8月19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磅礴开卷!
创始人
2025-09-29 02:03:18
0

斑驳的满铁档案、杨靖宇的抗战遗物、新中国第一辆卡车的喜报……8月19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将在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中苏醒。

整个展览面积约4400平方米,以九个展区系统梳理吉林三百年发展变迁。

展馆中,1200余张历史图片、70余个数据图表与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交织成一部立体史书,其中,500余件展品为首次公开亮相。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让我们翻开吉林厚重的历史画卷,回溯吉林省近现代风云变幻,感受吉林人民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传承血液中奔涌的红色基因。

历史总序:填补空白的吉林叙事

走进展览馆,感受近代吉林300年历史事实的曲折与无奈、苦难与辉煌。

展览首次全面系统挖掘吉林近现代史,填补了吉林省缺乏近现代史专题展览的空白。

展览时间跨度,从1644年清军入关延伸至20世纪50年代末,九个展区依次展开:“清代吉林”“俄日的侵略与吉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军阀统治下的吉林”“伪满洲国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十四年抗日战争”“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抗美援朝后援地”“摇篮风采”“吉林省的全面建设”。

展览门口的浮雕,以开拓边疆、保卫边疆、解放边疆、建设边疆为主线,融入长白山、松花江、工业成就等地域与时代标志符号,形成了历史脉络的时空叙事,充分展现了吉林从探索现代国家之路到复兴中华文明之路的光辉历程。

边疆视角:柳条边墙与海岸线之变

展览以独特边疆视角,呈现吉林这片土地的多元基因与护疆史诗。“清代吉林”展区中,一道特殊的“绿色长城”引人注目——柳条边墙,深刻影响了区域发展格局。

清朝以“武功开国”,努尔哈赤以“十三甲肇基王迹,用兵实始于吉林”,视吉林为“国家根本之地”。

康熙年间把东北定为封禁区,修筑柳条边墙,设置边门,派兵驻守,严禁私入。

清代柳条边墙在吉林省境内绵延345公里,这道“绿色长城”深刻塑造了吉林的历史发展轨迹:它通过边门管控人为制造了“边里-边外”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延缓了吉林中西部开发却意外保护了长白山生态环境。

边墙守军后裔形成的“台丁”群体成为民族融合的特殊见证,而“边台”“边壕”等37处遗存地名与伊通县保存的2公里边壕遗址,仍在诉说着这段独特的边疆治理历史,成为解读吉林开发史的空间密码。

展览第二部分,还解答了一个历史地理之谜

“吉林为何由全国海岸线最长的行政辖区变为距海最近的内陆省?”

在“俄日的侵略与吉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展区,参观者将看到从1858年《瑷珲条约》到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仅使吉林从滨海省份沦为内陆,更造成出海口缺失,至今仍是东北亚地缘格局的历史伤痕。

铁证如山:满铁部分档案首次公开展出

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权益,在东北开战。最终,日本获得宽城子(长春)至旅顺间的铁路支线及其附属地的一切权利,为后来的侵略扩张埋下了伏笔。

这场战争使吉林中部沦为殖民据点。战争催生的“间岛问题”与“北满特权”更撕裂了吉林主权,成为东北沦陷的前奏曲,而战场遗留的万人坑(今吉林蛟河境内)至今仍在警示弱国命运的历史悲剧。

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是日本殖民东北的核心机构,以经营南满铁路为名,实为全方位侵略工具。它通过附属地在长春、四平等地建立“国中之国”,推行文化殖民。

展览中,满铁部分档案也是首次公开展出。

红色血脉:“三地三摇篮”标识吉林荣光

展览系统呈现了吉林省的红色标识——“三地三摇篮”: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抗美援朝后援地;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电影事业的摇篮、航空事业的摇篮。

在“十四年抗日战争”展区,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被细致还原。1940年2月23日,孤身陷入重围的杨靖宇拒绝诱降,烧毁文件后与敌血战,壮烈殉国,年仅35岁。

展览还特别设置“密营岁月”场景复原,“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再现抗联战士在零下40℃的低温行军作战,吃野菜树皮,宿山林荒野,爬冰卧雪,与敌周旋14年,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奋斗的状态。

在“新中国的三个摇篮”展区,一汽投产的喜报等实物展品,诉说着吉林对共和国工业化的独特贡献。这些实物与长影集团的红色经典电影、航空事业的早期探索共同构筑了吉林的工业文化底色。

重磅文物:千件展品中的历史密码

千余件实物展品中,不乏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见证。

龙虎石刻拓片、伪满洲国御用万岁条幅、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关崇贵个人物品等,让观众与历史“面对面”,感受历史的真实性与厚重感。

今年2月,长春市丰乐剧场旧址修缮中发现的6把日俄军刀,其中刻有铭文的俄式军官刀首次亮相。

尤为珍贵的是抗日报刊《救国时报》——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机关报。《救国时报》共发行152期,登载“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专栏文章14篇、“东北义军捷报”27篇、“抗联文告”16篇、“抗日烈士传略”5篇、反映抗联各军斗争的通讯29篇。

开展后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将为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注入“历史内核”,让这里从特色商业街升级为吉林近现代史的文化窗口。

展厅里,那把在丰乐剧场遗址发现的俄式军官刀、满铁档案中泛黄的“上海共产党支部宣言”译文……这些沉默的证物即将向参观者诉说一个地域三百年来的抗争与重生。

吉林省博物院已计划将展览作为全省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的鲜活课堂,让年轻一代触摸这片黑土地的精神密码。

来源: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编辑:易一

相关内容

仓山戏曲专场唱响家国情怀
27日,“共赴明月之约,同贺祖国华章”仓山区闽剧协会2025年庆国...
2025-09-28 09:06:08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句话常被提及:“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这句话深...
2025-09-28 09:05:31
安徽黄山旅游2天需要花多少...
黄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2025-09-28 09:05:26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秦朝后,...
2025-09-28 09:05:21
重新发现侨乡!高校师生四载...
日前,为期半个月的第四届“澄海华侨与侨乡社会调查”研学营落下帷幕。...
2025-09-28 09:05:13
立体呈现广东开放多元的文化...
南方日报讯 (记者/赵媛媛)8月15日上午,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
2025-09-28 09:05:06
原创 ...
战争的存在意味着必然的伤亡,而每一次胜利背后则都隐含着无数鲜血与牺...
2025-09-28 09:04:59
原创 ...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草根皇帝,也是明朝的开国之君,被誉为开创了...
2025-09-28 09:04:59
原创 ...
刘备可谓三国历史中眼光最为独到的人之一。虽然他出身贫寒,早年生活拮...
2025-09-28 09:04:53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文/寻史奇谈 朱元璋,这位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以非凡的毅力和智慧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大明王朝的建立者,...
原创 清... 前言 清朝灭亡后,满族贵族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他们拥有特权,每月从朝廷领取可观的俸禄,...
原创 蜀... 凡人声明: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今天凡人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后三国时期蜀汉最后一位杰出...
原创 诸... 唐太宗李世民曾高度赞誉司马懿的谋略,称其“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
原创 华... 在《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仓皇撤退,经过华容道时,遭遇了关羽的拦截。尽管关羽手下兵力并...
原创 他... 乐进,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著名猛将之一,与张辽、于禁、张郃、徐晃一起被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然而,乐...
原创 赵... 宋高宗精于权术(二) 高宗在位初期,首先任用抗金派的李纲为宰相,并任命宗泽为东京留守,积极组织军民抗...
原创 上... 在《三国演义》中,上方谷司马懿中计这一情节尤为经典。诸葛亮巧妙地设下埋伏,引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利用...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因其与现代的距离相对较近,许多人对此古代王朝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致...
原创 满... “秋七月癸未,沙等及宋兵战于高梁河,少却;休哥、斜轸横击,大败之。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