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国八大将李渊杀3个,李世民杀4个,剩下的那个结局如何?
创始人
2025-09-28 23:04:44
0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唐朝开国八大功臣中,李渊杀掉三位,李世民处置四人,最后一人命运如何?留下的并不是什么荣华,而是被历史拂去的余温。

金戈铁马之后的孤影

盛夏未散,长安城郊的县衙旧址上,两条尘土飞扬的小路纠结拐弯,一旁的高墙筋骨发白,像极了往事中的裂痕。曾有一位战将披甲归来,站在这座旧瓦与荒草中间,神情落寞。 那个人不是刘文静、阚朴、杜伏威,也不是罗艺、张亮、侯君集、李君羡或薛万彻。他是剩下的“唯一者”

他曾在高昌战场立下大功,平定西域诸乱,随李渊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立功之后,封号厚实,家中酒旗飞扬,铺展锦袍。然而,功高未必有好报。 每一位兄弟相继倒下,对他仿佛不是警告,而是预言。

每晚,都有人送酒至他门前。他依旧收下酒杯,却不提父皇的赏赐,也不论朝野风云。那屋里有个木桌,桌面裂纹蔓延成蜘蛛网,童年画稿塞在角落:那是与兄弟并肩时的年少。如今看那画纸,线条稚拙,满是希望,却被现实撕裂。

他的步子越来越轻。家臣劝他搬到洛阳,远离长安权斗。他没答,转身摸了摸墙面。墙面上挂着高祖老时的画像,眉眼间有权力的阴影与期待。他看着画像,贝齿紧抿。没有哭,没有悔,只有战马消散后的灰烬在胸口躁动。

高祖那时下诏:“功不可没,恩典加身。”他说好的人情没能换来性命保障。接踵而来的,不是友谊,而是嫉恨。 漫漫夜色里,他看不到明灯,只有祖庙深处钟声回荡——那钟声,像是提醒他:在这座皇权高楼里,没有永恒安身的地方。

武德九年玄武门变发生时,他人在高昌。消息传来,城都惊讶。他没有溃逃,却收兵成列,守住西域边关。军营外的戈壁与长风成为他最后的庇护。他离朝廷远,又离死地远。三千里之外,枪声与暗杀都未能及他。

那年冬,他回京。长安雪飘,宫城的瓦顶白得刺眼。他望着宫墙,心里明白:自己不是李建成、不是李元吉。可事实摆在眼前:李世民手刃兄弟,封赏拥立,他站在尘土里,看不到尊荣,只感受到冰冷。

权力后的沉默与消散

他开始变得无痕。权贵走访时他微笑接客,俸禄一笔交回府库。曾经书卷剑文并茂的他,现在只愿捧一杯清茶,关着炉火,躲进旧宅。 他养了几匹马,不骑,只任其在院里闲走。马蹄声敲打土坯墙,声音微弱,却让傍晚更贴近空寂。

家中没有后代。妻子病逝,少子夭折。他守着几件战袍,挂在墙角。衣纹中嵌着他口号所在的边疆图腾,泪自然落在绣边。他未曾在棺椁前哽咽,只有晚风吹过墓碑,像无声的祭奠。

子孙稀少,随从中断代。他看着庭院里剩余的枯藤,生出一种像是陈年酒酿的苦涩。藤叶碎落,像世代荣光碎成尘。那藤本有活力,如今被岁月扼住。

一些中人谈论:“他死于自缢”“逃向西域藏身”“隐退读道”。没人知道真假,但每次提起,他都像被抽走空气的蜡烛,只剩余烬。无需哀悼,只剩下静默。

朝廷里没人再提他,只在大事中偶尔出现名号。年间修史者写道:“留赖边关,未与列君子同归。”语气平淡,却像最后通牒。他既不是叛徒,也不是忠臣残辉,只是历史镜中最淡的一抹天光。

远离长安的余生

长安的权力风暴持续翻卷,宫门口的斧钺森冷,朝堂上的眼神暗中交错。那位功臣却渐渐淡出画面。 李渊、李世民的刀锋都没落在他身上,不是因为仁慈,而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威胁性。没有兵权,没有党羽,也没有野心。对新朝而言,他更像一段被封存的旧史。

于是,他被外放到边陲。驿道尘沙飞扬,驼铃在风中摇晃。他骑在马上,看着天际的黄昏。烈日烤裂大地,戈壁延伸到天边。荒凉与孤寂像一层厚幕,把他与帝国的核心隔开。

在那片土地上,他的名字仍然有威慑。当地百姓记得他曾平定叛乱,军士们依旧尊称他为大将。他却少言寡语,只在军营巡查时偶尔抬头,眼神冷峻而沉重。夜里,他独坐在火堆旁,盯着火光跳动。火星溅落,像记忆里血染的长安。

他的日子变得规律:清晨校阅军队,午后批阅文书,夜晚独处。偶尔出巡,马蹄声在荒原上空旷回荡。他身边没有亲族相伴,只有几名老部下默默跟随。昔日的辉煌在他们眼中已化作尘土,剩下的是守成与孤寂。

每逢节令,他会在营帐里摆上酒壶,对着空席默默举杯。那些本应坐在席间的兄弟早已埋骨长安或他乡。他一口一口饮下烈酒,直至杯底空空。醉意里,他听见风声如哭,仿佛历史在提醒他:功臣的命运,无法逃脱被削弱与被遗忘。

岁月推移,胡风依旧,战马依旧,唯独他的身影渐渐老去。眉间的棱角被风沙磨平,双眼的锐光慢慢暗淡。他还活着,却像被尘世隔绝,成了历史里一个模糊的注脚。

孤碑下的历史回声

多年后,他的生命在边疆悄然终结。没有隆重的国葬,没有鼓角齐鸣的仪式。只是军营外一块孤碑,刻着寥寥数语,连封号都简化得冷漠。荒原的风吹过碑面,掀起黄沙,把字迹渐渐掩去。

他的死讯传到长安时,朝堂寂然。史官在竹简上补上几行:“ 功臣某某,卒于某地,赐谥。”冷静的笔触,没有情感,没有波澜。对帝国而言,他已经成为不再重要的符号。

在民间,偶尔有人提起他的名字。老人对孩子说起当年开国八大将如何血战疆场,孩子眼里闪烁着惊奇。故事总会停顿在最后一句:“只有一人,没有被处死。”随之是沉默,没有人知道他后来的境况。

残留的诗文偶尔提到他,言辞含糊: “归骨边陲,不与权斗。”这成了他全部的评价。历史的舞台上,他既没有像刘文静、阚棱那样被李渊清除,也没有像侯君集、张亮那样被李世民斩杀。他只是被放逐,被遗忘,被风沙覆盖。

荒原的夜色里,孤碑旁的风声仍在呼啸。几匹野马掠过,蹄声惊起鸦群。天地之间,留下的只有他模糊的背影。唐朝的铁血与权谋卷走了太多鲜血,而他算是少数“活到终局”的幸存者。但幸存并非福分,而是一种冷寂的流放。

开国八大将,七人死于帝王之手。他是唯一的幸存者,却没有荣耀,只有被历史遗忘的孤影。命运给了他一条生路,却剥夺了他的一切存在感。生存成了惩罚,而死亡,才是解脱。

相关内容

仓山戏曲专场唱响家国情怀
27日,“共赴明月之约,同贺祖国华章”仓山区闽剧协会2025年庆国...
2025-09-28 09:06:08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句话常被提及:“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这句话深...
2025-09-28 09:05:31
安徽黄山旅游2天需要花多少...
黄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2025-09-28 09:05:26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秦朝后,...
2025-09-28 09:05:21
重新发现侨乡!高校师生四载...
日前,为期半个月的第四届“澄海华侨与侨乡社会调查”研学营落下帷幕。...
2025-09-28 09:05:13
立体呈现广东开放多元的文化...
南方日报讯 (记者/赵媛媛)8月15日上午,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
2025-09-28 09:05:06
原创 ...
战争的存在意味着必然的伤亡,而每一次胜利背后则都隐含着无数鲜血与牺...
2025-09-28 09:04:59
原创 ...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草根皇帝,也是明朝的开国之君,被誉为开创了...
2025-09-28 09:04:59
原创 ...
刘备可谓三国历史中眼光最为独到的人之一。虽然他出身贫寒,早年生活拮...
2025-09-28 09:04:53

热门资讯

专访侯逸凡|全运封后:在深圳的...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国际象棋项目决赛的棋盘前,侯逸凡的每一步落子都带着沉稳的力量。当最终赢得胜利...
原创 如... 秦朝末期,社会动荡,百姓疾苦,诸侯割据,纷争不断。诸侯为了推翻秦朝的暴政,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有人认为...
原创 三... 满都海皇后,蒙古族历史上备受尊崇的女英雄,被誉为“中兴蒙古之母”。在蒙古的每一个城市与乡村,几乎都可...
原创 廉... 在战国时期,廉颇、李牧、白起和王翦被并列为四大名将,四人都在各自的国度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众多...
原创 朱... 朱元璋在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后,心中一直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为早逝的父母迁坟安葬。他希望为父母寻找...
原创 清... 在道光年间,清朝的皇后孝穆皇后经历了令人唏嘘的命运。她于道光年的某个时刻离世,却在同治年间才得以安葬...
原创 白... 公元223年,白帝城中的军帐内,蜀汉的创始人刘备正面临人生的终结。曾经带领蜀国走向三分天下局面的刘备...
原创 慈... 在清朝宫廷中,女官是指担任较高职务的宫女,与普通宫女不同,她们通常享有一定的品秩,并且能领俸禄,地位...
原创 此... 安史之乱,作为唐朝历史中的一大转折点,深刻动摇了唐朝的政权基础。乱后,河北地区逐渐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们的武力评估常常是争论不休的话题。许多人认为,关羽的武力水平在三国名将中可能仅能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