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便可以随时获得我们的更新文章,同时也能方便进行分享和讨论,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源泉。
文 | 贾俊茹
编辑 | t
“从阿姆河两岸到埃及的最远端,所有的土地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法令,对于那些听从命令的人要赐予恩惠,对于顽抗的人则要让他们尝尽屈辱。”
在公元1200年至1300年间,蒙古帝国的疆域扩张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蒙古帝国曾创下历史上最大领土面积的记录,面积达到4400万平方公里。它的东界几乎触及太平洋,北界横跨贝加尔湖,西界逼近黑海沿岸,南界直达南海,横扫了地球22%的土地。如此广阔的疆土,离不开蒙古帝国那支无敌的铁骑。蒙古帝国在称霸亚洲之时,毫不犹豫地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西亚地区。
蒙古帝国的西征,共进行了三次。前两次征战成果显著,为蒙古的疆土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直到第三次西征——艾因贾鲁战役爆发后,蒙古帝国才被迫放慢了脚步。
在公元1251年,蒙古帝国内部发生了剧烈的政治斗争。历时数年的明争暗斗,最终由托雷的长子蒙哥取得了最终胜利,登上大汗宝座。蒙哥继位后,立刻展开大规模清洗,巩固了自己在国内的政权。在稳固内政后,蒙哥没有放松西征的步伐,他依然坚持将目光锁定西亚——尤其是阿拉伯地区。
公元1253年,蒙哥集结了超过10万的蒙古铁骑,并任命自己的弟弟旭烈兀为统帅,开始了蒙古帝国的第三次西征,这场战役史称“旭烈兀西征”。同年7月,旭烈兀任命大将怯的不花为先锋,率先出发,带领15000名兵力。到第二年10月,双方军队在哈里哈林会合,标志着第三次西征的正式开始。
这次西征一路顺利,蒙古铁骑在一路披靡的过程中迅速推进,直到抵达叙利亚境内,并准备向当时的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发动进攻。就在此时,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蒙古的节奏。蒙哥汗的死讯传来,旭烈兀面临艰难的选择。虽然战局还在推进,旭烈兀依然决定留大将怯的不花继续带兵作战,而自己则匆匆赶回蒙古。
此时,马穆鲁克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早前并没有将蒙古的威胁放在心上,而旭烈兀的匆忙回撤更是令他们掉以轻心。马穆鲁克王朝的统治者忽都思得知消息后,立刻集结兵力,主动发起反击。两支军队最终在艾因·贾鲁平原展开了决战,蒙古军遭遇了惨败。
艾因·贾鲁战役成为蒙古铁骑史上最大的一次失利,这场战役的失败不仅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国际局势,也使得蒙古帝国的西征计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此时的马穆鲁克王朝正处于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蒙古的强势进攻并没有太多顾虑,尤其是在旭烈兀撤军后,蒙古军队只剩下两万余人,敌人力量明显不足。
怯的不花此时显得过于自信,正因如此,他做出了许多过于冒险的决定。当他派出使者要求马穆鲁克王朝的统治者向蒙古投降时,语气中带着一种轻视和傲慢。他还威胁道,如果不臣服,马穆鲁克王朝必将遭遇灭顶之灾。马穆鲁克王朝的统治者愤怒至极,迅速将使者处死,并宣告与蒙古决裂。怯的不花的傲慢言辞无疑激起了马穆鲁克的愤怒,他们的士气瞬间高涨,战争也因此进入白热化阶段。
两军在艾因·贾鲁平原展开了激烈对决。怯的不花率先发动攻击,但在进攻过程中,他忽略了敌人的坚固防线和人数优势。马穆鲁克的五万重骑兵迎战蒙古的主力,随后五万轻骑兵从山谷两侧包围蒙古军队。此时,蒙古铁骑被敌人围困在山谷之中,局势变得非常危险。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三面包围,蒙古军队的士气瞬间崩溃,叙利亚部队甚至开始放弃战斗。怯的不花指挥部队进行反冲锋,并亲自带队冲锋陷阵,但由于人数严重劣势,蒙古铁骑逐渐陷入被动。历史学者普遍认为,若非怯的不花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马穆鲁克的胜利恐怕不会如此顺利。
然而,经过一天激烈的混战后,怯的不花因战马受伤被俘,最终被带到马穆鲁克的统治者忽都斯面前。忽都斯冷笑道:“你这傲慢的蒙古人,今天你将亲眼见识到我们的力量。”不等怯的不花做出反应,忽都斯便下令将其斩首。这一战不仅结束了怯的不花的生命,也宣告了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的彻底失败。
回顾这场战役,尽管马穆鲁克王朝的国力远不及蒙古,但凭借着勇气、智慧和战略,马穆鲁克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那时的战争毫不留情,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马穆鲁克人的胜利是他们为信仰、智慧和勇气所付出的巨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