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司马炎建立晋朝这个说法是不太全面的,司马炎只不过给了临门一脚而已。司马家族篡权,是经过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司马炎三代人的努力,司马炎篡代,不过是水到渠成而已。
也恰恰因为晋朝建立的时间拖的太长,导致晋朝生出来就是一个畸形儿。
从高平陵之变到司马炎篡魏,用了十六年,从司马炎篡魏到西晋统一天下,用了十五年。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统一天下用了这么久。
三十年的立国时间,导致西晋开国时,完全没有其他王朝开国时那种君臣一心,朝气蓬勃的样子。反倒是开国以后,腐败的不像样子,一片末日景象。
这就跟司马家族篡权的方法有关了。
由于得国不正,所以天下人,尤其是统治阶级,对于司马家族的看法,是颇有些不屑的。
司马懿还好,因为司马懿毕竟是曹魏三朝老臣,位高权重,当时的大臣更多的将司马懿认为是士族代表而不是篡位之人,所以在高平陵之变后的两年,直到司马懿去世,大家都相安无事。
可是等司马懿死了,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想要结过老爹的摊子,困难立刻就出现了。各地的军头以及朝廷里的大臣们,完全不服,纷纷反难。淮南、辽东都有反对司马家的叛乱,司马师本人就是死在了平叛的路上,两兄弟艰难维持局面。
到了司马炎这,威望更轻了,几乎完全没有威望。满朝文武之中,别说是他爹的同龄人,连他爷爷的同龄人都没死干净呢!他的手下几乎全都是他的长辈。
司马炎没有办法,只能靠加封来笼络。
司马炎手下,曹魏时期寥寥无几的千户封邑比比皆是。曹操手下的曹真不过封了一千六百户,曹魏开国功臣王朗、贾诩不过封了七八百户。而司马炎手下,狗腿子贾充封了三千户,手下镇守一方的大将都是五千户往上。
这种笼络的政策,奠定了西晋的基调——笼络士族,宽容士族。
所以,像石崇王恺斗富这种荒唐的事,作为开国之君的司马炎居然不禁止,也不足为奇了。毕竟司马家的原则是——只要你不造反,其他一切都好说。
贪污腐败随便,皇帝还给你加官进爵?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所以西晋的官员们铆足了劲的贪,政治空气一片浑浊。
西晋建立之后,吸取了曹魏的教训。
曹魏的教训是啥呢?
皇室不振!曹操时期,所有的兵权都掌握在曹家人自己手中。可是轮到曹丕,曹家人就渐渐地被曹丕疏远了。到高平陵之变之后,天下的大军将领,居然没有曹家的人能站出来保卫皇室!这是曹家被颠覆的根本原因。
所以,司马家族做了一个很“聪明”的举动——分封亲王。
西晋在全国分封了众多的亲王。与后世的亲王不一样,西晋的王爷们,个个是有钱有兵有地盘的军阀,个个称雄一方。
晋朝这么设置,是为了防止再来一次权臣篡权,自己像曹家一样被灭掉。
但是他没想到,这些亲王们可不是老实人。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司马炎一死,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天下的亲王们纷纷加入到抢夺皇权的队伍中来,人脑袋打成了狗脑袋,打的中原翻天覆地,民不聊生。
然后,趁着中原空虚,匈奴鲜卑这些民族趁虚而入,开始造反,西晋建国仅仅几十年就被匈奴人刘渊灭掉,开始了五胡乱华的黑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