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期宦官专政都可以杀皇帝,为何明朝宦官专政,永远主宰不了皇帝?
创始人
2025-09-28 14:03:26
0

唐朝的太监和明朝的太监,虽然都是太监,但从根本上讲不是一个次元的存在。

唐朝历史上,的确有很多权宦,从最早的鱼朝恩、李辅国,到后来的仇士良、田令孜,唐朝的权宦数量要比明朝多。不过明朝的太监们知名度远高于唐朝,什么王振、刘瑾、魏忠贤,那都是太监中的太监,是大名人。

不过唐朝的太监相比于明朝,那权力真是大太多了。唐朝的太监为难皇帝不是一次两次。唐玄宗退位后,曾经被李辅国数次羞辱,代宗继位后,李辅国居然对代宗皇帝说了这样一句话:

“大家内向坐,外事听凭老奴”。

“大家”是唐朝口语中对皇帝的称呼,李辅国的意思是,皇上你就往里靠靠吧,外面的事听我的就行了。

能跟皇帝说出这种话,说明唐朝的太监权力已经大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更讽刺的是,唐代宗听完这句话,居然没有任何办法处理李辅国,最后不得不找了一个刺客把李辅国刺杀了。

之后百年中,太监对皇权也是屡屡挑衅,甚至出现了甘露之变中大太监仇士良指着皇帝的鼻子骂的事情。

而这种事在明朝,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明朝的太监,无论权力多大,都是皇帝的一条狗。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九千岁魏忠贤,那是中国历史上太监制度的集大成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魏忠贤对天启帝,不敢有半点的不敬。都御史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魏忠贤怕天启帝处理他,吓得肝胆俱裂,几乎精神崩溃。

而魏忠贤看起来徒子徒孙遍布天下,可是崇祯帝朱由检,一个没有任何根基的普通亲王,上台后仅仅几个月就把魏忠贤给连根拔了,著名的太监刘瑾,明武宗消灭他只用了一个字条。

因为明朝的皇帝制度带来的优势太大了。

为什么同样是太监,太监和太监的差距就这么大呢?

因为唐朝太监和明朝太监的权力来源不一样。

明朝的太监,权力来源于批红权。所谓批红权,就是太监有权力替皇帝批准内阁的奏章。但这只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权力,皇帝可以让你批,也可以不让你批,一切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明朝太监的徒子徒孙也好,狗腿子也好,真正依附的都是那个替皇帝批红的权力,或者说从根本上讲还是依靠皇帝,而太监,只不过是皇帝随时可以换下的代言人而已。

但唐朝的太监不一样,唐朝太监的权力来源,是军权。

如果了解唐朝历史,就会发现,唐朝的宦官干政,是从安史之乱之后开始的,安史之乱以前从未有过类似记录。

这个锅,说到底怪唐肃宗。唐肃宗为了搞掉他老爹唐玄宗,因为没有人支持他,不得不拉拢太监李辅国。后来唐肃宗当了皇帝,就自然而然的把兵权交给了最信任的李辅国,开了唐朝宦官乱政的先河。

安史之乱之后,地方藩镇做大,唐朝朝廷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必须保证自己拥有一支强大的中央军,也就是常驻在长安的神策军,人数在十万人以上。

那么这支中央军交给谁带领呢?

很遗憾,是太监。

为什么交给太监?就不能交给别人吗?

自己带领?不可能,一国之君去当军头,就没有了任何当天子的体面。

交给皇亲国戚?唐朝的皇室关系太不稳定,从玄武门之变开始,皇室内斗就没有断过。弟弟杀哥哥,儿子逼父亲、外甥杀婶婶等等。每次政变,这些皇亲国戚都要拉拢神策军,如果把禁军交给他们,那政变不更加频繁了?

交给武将?别逗了,地方藩镇刚刚勉强消停下来,在中央又搞出来一个藩镇?

交给文官?唐德宗还真这么干过。

唐德宗继位初期,因为对太监非常反感,于是把禁军兵权收回到自己手里,交给了文官。

结果,几年以后,关中地区突然爆发了“泾原兵变”,一伙乱兵在长安造反,万分危机的时刻,皇上想找禁军——找不到。

为什么找不到?后来才知道,这些官禁军的文官,为了捞钱而吃空饷,大部分的禁军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军饷让当官的贪了。而仅有的这些兵,也都是托关系上的名单,很多人都是长安的小商小贩或者纨绔子弟,根本不在兵营。所以皇帝有难,禁军没有任何人来救驾。

后来乱兵杀进了皇宫,唐德宗实在没办法,一群亲信太监们自己拿着武器,保护唐德宗逃出来长安。

“还是太监靠得住”——这是唐德宗当时的想法。

唐朝皇帝发现,太监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忠诚,不会造反。

太监不可能当皇帝,所以不可能造反。而且太监的服务对象只可能是皇帝,不可能另起炉灶,投靠藩镇和文官的可能性很低(在前期)。把兵权交给太监,总不至于造反。对于皇帝来说,这就够了。

但是,到后来,唐朝的太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朝廷的兵权。他们发现,不是自己的权力来自于朝廷,而是朝廷的权力来自于自己了!

唐朝后期,朝廷势力衰微,朝廷威严全靠禁军在维持,也就是太监在维持。

这时候,唐朝的太监们自然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朝廷的核心决策者,唐朝宦官的权力也就达到了巅峰。

不过,要说明一点——唐朝太监的权力虽然大,危害却没有明朝太监大。

为什么呢?因为唐朝的朝廷就没什么权力,太监可以在朝廷里乱政,却折腾不到地方头上。地方手握重兵的藩镇们才不屌你长安的几个死太监。而明朝不一样,明朝是高度集权的政权,太监一旦把持朝政,危害是全国性的,因此才有全国到处修“生祠”的超级太监魏忠贤。

相关内容

仓山戏曲专场唱响家国情怀
27日,“共赴明月之约,同贺祖国华章”仓山区闽剧协会2025年庆国...
2025-09-28 09:06:08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句话常被提及:“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这句话深...
2025-09-28 09:05:31
安徽黄山旅游2天需要花多少...
黄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2025-09-28 09:05:26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秦朝后,...
2025-09-28 09:05:21
重新发现侨乡!高校师生四载...
日前,为期半个月的第四届“澄海华侨与侨乡社会调查”研学营落下帷幕。...
2025-09-28 09:05:13
立体呈现广东开放多元的文化...
南方日报讯 (记者/赵媛媛)8月15日上午,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
2025-09-28 09:05:06
原创 ...
战争的存在意味着必然的伤亡,而每一次胜利背后则都隐含着无数鲜血与牺...
2025-09-28 09:04:59
原创 ...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草根皇帝,也是明朝的开国之君,被誉为开创了...
2025-09-28 09:04:59
原创 ...
刘备可谓三国历史中眼光最为独到的人之一。虽然他出身贫寒,早年生活拮...
2025-09-28 09:04:53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马超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乃马腾之子。在其父马腾被杀后,马超接手了父亲的势力,成为了西凉地区的一位诸...
原创 朱... 朱德:没有他,哪里有毛泽东 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虽然战功不如其他元帅显赫,但却稳坐全军最高...
原创 原... 在五千年中国悠久历史的进程中,“动乱”几乎成了恒常的主题。即使有些时期看似安稳,出现所谓的“太平盛世...
原创 一...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很多朝代的宰相都是随着新的皇帝而更换。然而,...
原创 魏... 在“超级大国”晋国“解体”之后,秦国、齐国和楚国都感到了一丝松了一口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兴的...
原创 马...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的性格常常被描绘为急躁和冲动。他对督邮的不满可谓是怒火中烧,甚至选择了极端的方...
原创 大... 大禹,作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杰出治水英雄,留给后人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据传,他在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
原创 颠... 电影《南京照相馆》自正式上映以来的第三天,已有超过一千万观众共同回顾了那段历史,目睹了侵华日军的滔天...
读罢太平天国史才忽然发现,我们...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日本性别混乱的历史 根金,一位出生为男性的日本电视名人和“无性别”先锋。_genking_/Instagram 博士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