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美国一直自认为是“天选之国”,这种心态与以色列类似,二者共同拥有着自我中心的认知。美国仅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从一个相对年轻的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的超级大国,主导着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回顾历史,美国确实在多个关键时刻成功应对了强大的对手,诸如大英帝国、德国、日本以及苏联等国家,这些都巩固了它在全球领导地位的稳固性。
然而,面对中国的崛起时,美国一度显得轻视,错误地估计了中国的承受力,认为中国无法应对外部压力,只需稍加施压便可迫使中国陷入困境,做出让步。然而,现实是否如美国所愿?事实证明,错误的判断常常带来深远的后果,中国的崛起超乎了许多人的预期。
中国的崛起不仅体现在强大的经济实力上,还在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美国和苏联曾是全球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但其总人口仅为三亿左右,而中国却有着14亿人口的优势。如此庞大的基数,为中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和市场资源,使得中国的产业占全球35%的比重,几乎是美国的两倍,甚至有望在未来占据全球经济的半壁江山。此外,中国在稀土资源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掌握了全球最为先进的稀土提纯技术,纯度可达到99.9%,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在无人机领域,中国的出口遍及全球,像“翔尾蝎”型号无人机,航程可达七千公里,续航时长为三十五小时,能够搭载巡航导弹,性能堪称卓越。此外,中国的造船产能是美国的232倍,这一数据足以让人对中国的制造能力刮目相看。西方智库早已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并称其为“最后的超级大国”。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正是因为其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国历经多次战争的洗礼,在最强盛的时期,甚至让西方国家变成了附属国。即便在近现代曾经历过短暂的低谷,但中国的国力依旧强大。在当年的抗战中,尽管物资匮乏,凭借着“小米加步枪”,中国人民依旧坚决抵抗外来侵略,最终驱逐了侵略者。而如今,中国的海、空、火箭和陆军等军事力量得到了全面提升,早已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国。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这一胜利并未让美国对中国产生应有的尊重,反而在一些问题上采取了过于轻视的态度。比如,美国曾无端指责中国的“银河号”货轮向伊朗运送化学武器原料,还在公海派遣军舰和直升机进行威胁和监视,漠视国际法和中国的抗议,暴露出其霸权主义行径。进入2010年前后,中国经济超越了日本,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工厂”的地位逐渐稳固。尽管美国认为中国崛起是对其领导地位的威胁,但骨子里仍然保留着轻视的情绪。直到2016年后,美国才意识到中国的发展速度超出了预期,尽管美国试图通过施加压力来限制中国的崛起,但现实的打击让美国逐渐明白,仅仅依靠航母战斗群等军事手段,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压制中国。从2018年开始,美国对中国发动了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和政治战等多维度的攻击,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空隙。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令美国失望,除了伤害自身经济外,这些手段对中国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
尤其是在过去的七年里,美国逐渐发现,中国的崛起并非像以往那些大国那样的可控,传统的遏制策略在中国面前完全失效。美国的信心逐步丧失,最终陷入了焦虑和不安之中。中国的发展势头,让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显得愈发不再稳固,甚至有些无力回天。
美国战略专家认为,中国的崛起是美国历史上遇到的最强对手,其独特的国家特质使得美国的战略失效。中国的强大,源自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之道,到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再到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以及中医武术的博大精深,这些都是中华文明深厚智慧的结晶。而美国,作为一个拥有仅仅200年历史的年轻国家,尚未真正理解这些文化力量。中国的崛起,正是中华文明复兴的体现。尽管在面临外部困境时,其他国家可能会动摇或倒下,但中华文明历经千年依旧屹立不倒,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另外,从国家凝聚力的角度来看,许多近代崛起的大国,往往依赖的是资本力量,而中国则展现了全体国民的集体力量。无论是面对天灾人祸时的团结互助,还是推进大规模工程时的共同努力,中国人民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凝聚力。中国人在创造力方面也表现突出,从四大发明到现代科技创新,均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如今,中国在5G、高铁、航天等领域的突破,离不开十四亿人民的智慧与协作。
俄罗斯军事专家也明确表示,美国深知中国的崛起已无法阻挡。如今,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强大的发展势头,令所有外部遏制手段显得徒劳无功。美国曾试图依靠军事、科技和金融霸权维持其全球主导地位,但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的策略逐渐失效,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中国不会像苏联一样崩溃,中美全面对抗将导致…中国日报网: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中美冲突对抗没有赢家,世界不可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