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7 日上午 10 时,伴随雪花造型的灯光秀在室内雪场穹顶流转,18 支长三角代表队的滑雪选手踩着雪板疾驰而下,2025 长三角滑雪公开赛暨全民冰雪嘉年华在太仓阿尔卑斯雪世界正式开赛。这场入选省级体旅融合优秀案例的赛事,以 “雪映江南,滑享四季” 为主题,将 3 条专业雪道与城市商圈、非遗场馆串联成 “全时冰雪体验链”,更通过 “专业竞技 + 全民体验 + 商业联动” 的创新模式,让温暖湿润的江南大地既激荡冰雪激情,又涌动消费活力。开赛首日,核心雪场接待参与者超 1.2 万人次,赛事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阅读量超 2.9 亿次,带动周边餐饮、购物及文旅消费突破 1.5 亿元。
雪场破时空,冰雪串联都市景
本届滑雪公开赛最鲜明的突破,在于 “让冰雪运动摆脱季节与地域桎梏”。组委会依托太仓阿尔卑斯雪世界 “四季恒温真雪” 的独特禀赋,打造国内首个 “全季冰雪赛事体系”:核心赛场设置 3 条差异化雪道,串联雪世界主题场馆、太仓万达商圈、沙溪古镇等 6 处城市地标,形成 “室内竞技 + 商圈消费 + 古镇文旅” 的黄金动线。其中 “专业竞技道” 长 500 米、落差 40 米,采用欧洲阿尔卑斯雪道设计标准,满足国际赛事竞技需求;“全民体验区” 开辟初级雪道与戏雪乐园,配备 200 套亲子雪具,实现 “零基础畅玩”;“文旅联动线” 开通免费接驳车,将雪场与沙溪古镇、太仓博物馆无缝衔接,让参与者在冰雪与人文间自由切换。
“在江南的九月踩上真雪,滑完雪直接去古镇吃羊肉面,这种体验太奇妙了!” 获得女子单板滑雪预赛冠军的上海选手刘思彤坦言,此前总为滑雪专程飞往东北,“现在家门口的室内雪场不仅专业,还能串联吃喝玩乐,全家都成了冰雪爱好者”。为实现 “全龄覆盖、全民参与”,赛事构建阶梯式参与体系:专业组角逐长三角年度积分,大众组开设 “滑雪入门赛”,亲子组推出 “雪地寻宝” 游戏,更在 15 个社区设立 “冰雪公益课堂”,吸引超 3000 个家庭报名。“带孩子在雪场学滑雪,下午去沙溪古镇看雪景主题剪纸,这种‘冷热交织’的旅程太难忘了!” 来自苏州的市民周女士展示着全家的冰雪合影。
江苏省体育局文旅融合处负责人陈磊现场评价:“太仓用‘全季室内雪场 + 全域联动’模式,打破了冰雪运动的南方壁垒,长三角 16 个地市及 5 个国家的参赛规模与 48% 的女性参与率,印证了冰雪运动的全民吸引力,其‘四季冰雪 + 文旅’模式为南方体育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赛事融雪韵,细节藏满江南味
冰雪赛事的温度,藏在竞技激情与江南烟火的交融里。组委会以 “赛事搭台,文化唱戏” 为核心,将江南元素嵌入冰雪体验全流程。雪场内外设置 8 个 “冰雪风物角”:雪场内的补给站供应现做的太仓肉松饭团、桂花糖粥,用保温桶分装确保温热适口;雪场出口的非遗工坊里,工匠现场制作滑雪造型的红木雕刻、沙溪剪纸,选手可定制专属纪念章;万达商圈的 “冰雪文创市集” 汇聚 70 余家摊位,雪板造型的太仓糟油瓶、雪花图案的苏绣手帕首日销量突破 2.3 万件。
完赛物资堪称 “江南冰雪礼盒”:奖牌采用双层设计,上层是水晶雕刻的滑雪选手造型,下层镶嵌太仓特产珍珠母贝,背面刻有赛事口号与雪场地标;完赛包内附赠雪场次卡、古镇联票与餐饮折扣券,凭券可兑换沙溪民宿 8 折优惠、非遗剪纸体验及商圈购物补贴。“拿着奖牌去吃了打折的双凤羊肉面,用体验券学了红木雕刻,这赛事把江南的精致都装进来了!” 来自杭州的观赛者王先生晃了晃装满特产的购物袋。
智慧护冰雪,全域联动促消费
全季冰雪赛事的顺畅运转,靠 “科技赋能 + 本土协同” 双重支撑。组委会打造 “智慧雪场管理平台”,实现三大维度精准保障:采用 5G+AI 视觉技术,实时监测雪道雪质、人流密度及室内温度,确保赛事环境稳定;每位参与者配备智能雪卡,集成雪具租赁、成绩查询与消费核销功能,刷卡即可兑换补给或享受商圈优惠;组建 “雪场 - 商圈 - 社区” 联动服务队,雪场服务队由专业教练组成,商圈服务队吸纳商户员工,社区服务队以志愿者为主,应急响应时间不超过 5 分钟。“有位小朋友在戏雪区摔倒,附近的教练 30 秒就赶到处置,这种保障太贴心了!” 赛事保障总监李军介绍。
更具突破性的是 “冰雪流量向全域消费” 的转化机制。组委会推出 “雪票经济” 全链路:参与者凭雪场门票可免费乘坐接驳车,在合作商户享专属折扣;120 家本地企业在雪场设展销区,太仓肉松、双凤爊鸡通过直播预售,开赛首日订单突破 3.8 万单;长三角 16 地市联合推出 “冰雪观赛之旅”,包含 “滑雪 + 古镇 + 非遗” 套餐,吸引超 1.5 万名外地游客报名。太仓市文旅局负责人透露:“我们通过‘一场赛事激活一座城’的设计,让冰雪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真正实现‘滑雪搭台,全域受益’。”
冰雪激活江南,产业走出新路径
这场冰雪盛会早已超越赛事本身,成为长三角县域经济的 “新引擎”。赛事期间,“长三角冰雪产业联盟” 正式成立,整合 30 家运动品牌、42 家文旅企业与 8 所高校,启动 “冰雪人才培育计划”,预计年内培育滑雪教练、赛事运营人才 2000 名。太仓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已将滑雪公开赛列为 “冰雪经济核心 IP”,计划依托雪场打造 “冰雪 + 文创 + 旅游” 产业带,配套建设冰雪主题酒店与非遗产业园,目前已有 45 家企业签约入驻,预计年新增产值超 10 亿元。
赛事带动效应立竿见影:国产滑雪品牌推出的 “太仓同款” 雪具销量暴涨 2800%;沙溪古镇、南园等景点客流量较赛前增长 900%,周末民宿入住率达 100%;太仓肉松、糟油等特产通过赛事直播销量突破 6000 万元;雪场周边的餐饮商户日均营业额较平日提升 3 倍。在同期举办的冰雪经济论坛上,专家指出:“太仓用一场滑雪赛证明,南方冰雪经济不是噱头,而是能激活消费、传承文化的民生工程,其‘全季运营 + 全域联动’模式值得全国推广。”
当夜幕降临,雪场的灯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向商圈,刚结束滑雪的人群陆续涌入夜市。这场办在江南的冰雪赛事,不仅是一次速度与技巧的比拼,更是现代运动精神与江南文化的美好对话。随着 “春季体验赛、夏季夜滑节、秋季公开赛、冬季嘉年华” 四季体系完善,太仓的冰雪世界里正徐徐展开一幅 “赛事热、文旅旺、非遗活、百姓富” 的新画卷,为 2025 年南方县域经济振兴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