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蒙古国开国帝王。1162年出生在蒙古乞颜部,9岁丧父,部落离散。经过长达19年的隐忍,铁木真借助克烈部、札答阑部的力量,1189年在克鲁伦河上游的桑沽儿河,重新聚拢乞颜部,并成为部落首领。
随后,铁木真在17年的时间里,先后征服和灭掉塔塔尔部、泰赤乌部、克烈部、乃蛮部、蔑儿乞部等,逐步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春,蒙古高原各部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忽里勒台”, 为铁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
随后,成吉思汗建九旃白旗,正式建立“大蒙古国”,并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登基后,成吉思汗实行军政合一的千户制,扩建属于大汗的中军护卫怯薛军,颁布法典《大扎撒》。
建国登基后的成吉思汗,随即开始了对外征伐。其实在1205年就已经对西夏用兵,1207年和1209年又两次用兵,迫使西夏献女臣服,蒙古于是可以腾出手来专门对付金朝。1211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伐金,在野狐岭等地大败金军,使金国元气大伤。1214年,蒙古两次出兵金国,攻下中都,并在战争过程中不断学会了攻城。
1217年,成吉思汗封大将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委托木华黎全权负责攻打金国事宜。到12223年木华黎病死,蒙古军已经征服了金国大部分土地。
在木华黎攻打金国的同时,成吉思汗于1219年亲率大军开始了第一次西征,拿下了花剌子模让长子术赤镇守,并在各个城市设置达鲁花赤行使统治权力。这次西征,哲别、速不台的军队大败钦察骑兵和罗斯诸公国,使蒙古军足迹远抵克里米亚半岛。
1225年,64岁的成吉思汗亲征西夏,在西夏灭亡前夕病死在六盘山。临终前,成吉思汗定下“联宋灭金”的战略,死后被秘密安葬。享年66岁,在位22年。
成吉思汗全传
¥38
购买
成吉思汗第四子,第二任蒙古大汗窝阔台的弟弟。在成吉思汗诸子中,拖雷的军事才能是最突出的,战功也是很卓著的,深得成吉思汗宠爱。20岁随父对外征伐,拖雷在蒙古灭金、第一次西征、灭西夏等重要的军事行动中,都战功赫赫。
1227年,成吉思汗病死后,由于成吉思汗指定的继承人窝阔台,暂时未能得到蒙古忽里勒台大会的推举,按照“幼子守灶”的传统,拖雷暂时担任“监国”。
1229年八月,忽里勒台大会召开,推选新大汗。部分蒙古贵族主张反对成吉思汗的遗命,改立已经监国两年的幼子拖雷,大会因此争议了40天之久。此时,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已死,次子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势力孤单,最终只得拥立其兄窝阔台即位。
1232年夏,由于天气酷热,正在率军攻打金国的拖雷只得跟随窝阔台回师,后在途中病死(有说被毒死),享年40岁。
成吉思汗第三子,拖雷之兄。窝阔台虽不像弟弟拖雷那般能征惯战,但是他长于政事,心思细密。成吉思汗在第一次西征前,就理智的确定了窝阔台为未来帝国的继承人,而不是他一贯偏爱的拖雷,这也是后来绝大多数蒙古贵族支持他几位的原因。
1229年,经忽里勒台大会推举,窝阔台继任为大蒙古国第二任大汗。他继续成吉思汗的遗志扩张领土,第二年就亲率大军南下灭金国,1235年又分两路攻南宋,同时派拔都、速不台带15万人远征欧洲,将大蒙古国的版图曾扩充到中亚、华北和东欧。
为治理征服的原金国境内的汉人,窝阔台任用契丹人耶律楚材为中书令,采用汉法收取赋税,并且开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奠定了后来元朝的统治基础。1241年十一月,长期酗酒加上沉湎女色,窝阔台中风而死,终年56岁。
乃马真·脱列哥那,窝阔台汗的皇妃,贵由汗的生母,史称乃马真后。窝阔台生前不喜欢长子贵由,而属意三子阔出,阔出死后又想传位阔出之子失烈门。但乃马真后却想让贵由继位,于是在窝阔台死后,她以皇孙失烈门年幼为理,不听耶律楚材的建议,执意临朝称制摄政。
乃马真后本身并不具备管理国家的才能,只能重用一些亲近的佞臣,比如波斯女人法提玛和回回商人奥都剌合蛮,通过各种贿赂和滥赏来笼络蒙古贵族,为儿子贵由继位以及自己的摄政争取支持。
乃马真后称制期间,耶律楚材称病不出,大蒙古国几乎乱成一团。1246年,忽里勒台大会推举贵由为大汗,不久乃马真后死去,称制长达5年之久。
窝阔台长子,本不受窝阔台所喜没有继承权,因为母亲乃马真后的摄政才得以继位。早年曾参与征讨金国,也和拔都一起远征过欧洲,两人还因此产生了矛盾。
乃马真后死后,贵由亲政,但他并没有改变其母摄政期间造成的混乱局面,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乱赏乱赐,又沉湎酒色,本就不好的身体进一步虚弱。
1247年秋,贵由因为拔都没有参加推举自己的忽里勒台大会,决定西征去讨伐拔都,开始了蒙古贵族之间的互相攻战。1248年春,贵由亲率大军从和林出发,三月走到今新疆额敏县附近时,贵由病情突然恶化,随即病死。时年43岁,在位不满两年。
贵由汗皇后,在贵由汗死后,海迷失后以窝阔台汗确定的继承人失烈门年幼为理由,垂帘听政称制。由于海迷失后威望不高,她自己的两个儿子忽察、脑忽都与她分庭抗礼。而其他分支的蒙古宗王为了争夺汗位,更是明里暗里相互争斗。
海迷失后称制下的大蒙古国,显得更加混乱。直到1251年,拖雷系的蒙哥争得汗位,海迷失后先是被拘禁,后又被投入水中淹死。
贵由汗死后,海迷失后称制却无法服众。术赤系长子拔都邀请宗王到其中亚草原驻地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但察合台系和窝阔台系宗王们拒绝前往,只有拖雷系的蒙哥兄弟们欣然前去参会,会上拔都提议推举蒙哥为汗,并获得通过。
但会后察合台系与窝阔台系拒绝承认,蒙哥与母亲唆鲁禾帖尼又邀请各支宗王到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但窝阔台、察合台两家很多宗王仍不肯应召。直到1251年,在唆鲁禾帖尼的斡旋和笼络下,除窝阔台系外的宗王们最终同意参加大会,并推举蒙哥为汗。
蒙哥即位后,对窝阔台系宗王及其势力进行了镇压,进一步埋下了大蒙古国分裂的隐患。蒙哥分别于1252年和1253年派出忽必烈和旭烈兀,南征并灭掉了大理国,远征西亚直到地中海东岸的的巴勒斯坦地区。
1258年,蒙哥、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蒙哥亲率主力进攻四川,1259年初,在合州钓鱼城下攻势受阻。1259年八月十一日,蒙哥在钓鱼城下被击成重伤而死,终年50岁,在位9年。
蒙哥汗弟弟,拖雷第四子。忽必烈代蒙哥汗总领漠南及汉地军政,又受封京兆,因此拥有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同时,忽必烈先后出征大理,征南宋时又总领东路军,军中威望很高。蒙哥汗死后,在与弟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时胜出,从而成为大蒙古国第5任大汗。
忽必烈在担任大汗的11年间,继续他总领漠南时期的政策。大批任用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等,并提出“行汉法”的主张。尊崇儒学,在元好问和张德辉请求下,忽必烈欣然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