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昨天发布了《“你不要照搬我们的打法,仗不是这么打的!” 毛主席授胡志明兵法》一文,这篇文章讲述了1966年6月10日,越南主席胡志明在清晨来到杭州西湖的刘庄,亲自拜访毛主席的经过。文章详细记录了他们两位在会晤过程中的部分对话内容,并深入探讨了毛主席对越南革命的看法和对自己党史的回顾。
毛主席对胡志明表现出了极高的尊敬,视他为志同道合的同志,言无不尽,毫不保留地向他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史。特别是,毛主席没有回避自己早年在党内经历的挫折与失败,他提到了自己曾经被开除出中央政治局,以及三次被逐出军队的痛苦经历。毛主席还细数了党内几代领导人的故事,谈到了“五朝”领袖的更替情况。当谈到第五朝的领袖张闻天时,他顺带提到了彭真、罗瑞卿、陆定一等人,并对胡志明提问说:“他们以前参与过国民党吗?”胡志明显得非常惊讶。
毛主席笑了笑,轻松地回答道:“参加过国民党,没什么大不了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党要求我们这样做,我们只是根据党指示去行动,那时候的情况不同,不能简单地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番话让胡志明更加好奇,毛主席于是进一步解释了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背景。
他详细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1924年通过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决定派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目的是帮助改造国民党,特别是在当时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主席和李大钊、谭平山、林祖涵、瞿秋白等十余名共产党员曾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毛主席还特别提到,他们后来在国民党担任了宣传、组织和农民等部门的要职。
毛主席的解释让胡志明更加理解了当时的复杂局势。他作为外部人士,对于这些细节并不太了解,因此显得有些困惑。在毛主席的耐心讲解下,他逐渐明白了共产党员当时的选择及其政治背景。
在谈及彭真等人的错误时,毛主席深深叹息。他提到:“彭真在延安办党校时也犯过错误,在晋察冀根据王明路线走偏,聂荣臻和杨成武都曾在那个时期工作,对此事了解颇多。”随后,毛主席详细阐述了王明两次错误路线的根本问题,第一次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极“左”路线,主张大规模杀戮和纵火,第二次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极右路线,对敌人低头投降,主张妥协。
毛主席接着谈到了其他叛徒和背离者:“王明跑到苏联去了,躲在莫斯科写文章,攻击我们。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叛变,龚楚也投向了国民党。”他不无感慨地说:“陈独秀叛变,瞿秋白投降,王明也当了叛徒……”这让胡志明也深感痛惜,叹道:“革命的道路,果然充满了艰难与曲折。”
毛主席接过话题,沉痛地总结道:“我们党经历了五代领导,每一代都面对了大难。1927年,我们毫无防备,结果十万党员被蒋介石追杀,只剩下两万。1934年,红军反‘围剿’失败,经过长征,原本30万人的队伍只剩下两万五千人。那是一次真正的浩劫!”他说,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让党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更强的斗志和应对能力。因此,毛主席表示,尽管许多叛徒和机会主义者给党带来伤害,但也正是从这些经验中,我们才逐渐成长。毛主席补充道:“没有这些左倾和右倾的机会主义者,书本上的马列主义是教不出来我们的。”
他继续回到彭真、罗瑞卿等人的话题,严肃地对胡志明说道:“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他们是你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但在思想上偏离了正确的路线,就会引发错误的决策。”毛主席话锋一转,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劝你,要警觉,不是所有称你‘万岁’的人都真心支持你。那些最捧你的人,往往最不可靠。一个党不可能不分裂,这是一条规律。”
最后,毛主席深沉地说道:“你们可能害怕群众示威,甚至请求催泪瓦斯,但我告诉你,真正可以依靠的,始终是人民群众。不要被那些喊你‘万岁’的人迷惑,他们才是最不可靠的。”这番话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对于群众基础的信任和对政权稳固的深刻理解。
通过这次对话,胡志明不仅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风风雨雨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毛主席对革命道路的理解与智慧。这场对话,超越了简单的外交交流,更像是一场关于革命理念、历史经验和政治智慧的深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