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四野参谋长,他那卓越的参谋才能又是由谁发现的呢?答案是罗荣桓。
1946年的夏天,罗荣桓在东北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战友刘亚楼。当时,刘亚楼因于1936年前往苏联留学而与战友们失去了联系。此时他随苏联红军返回东北,并在苏军中任职。罗荣桓凭借敏锐的目光发现了刘亚楼在军事策略和参谋工作方面的潜力,因而毫不犹豫地向中央推荐刘亚楼担任民主联军的参谋长,这一推荐得到了党中央的批准。
刘亚楼果然展现出了优异的才干,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参谋长。在东北的战斗中,他提出的诸多建议常常未能得到林彪的采纳,但刘亚楼依然是司令部中不可或缺的助手。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对战局的深刻理解使得他被誉为林总任内所有参谋长中最卓越的一位。然而,时间的推移让一切都有了变化。1949年,在天津战役结束后的那个关键时刻,毛泽东决定让刘亚楼担任人民空军的司令员,负责组建新的空军部队。
7月21日,林彪已经南下至武汉,得知毛泽东的决定后心急如焚,立刻给刘亚楼发去电报,恳请他不要去承担航空方面的工作,并希望他能尽快回到武汉。仅仅三天后,林彪再度发电给毛泽东和中央,强烈表达了他的意见,提到刘亚楼应继续在前方指挥作战,理由是肖劲光需要留在湖南改造起义部队,邓华去广东作战,而程子华则回到山西。他强调,如果刘亚楼留在中央不来前线,那么前方的指挥工作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同一天,林彪还专门致电在天津的罗荣桓,表示“亚楼必须回前方才能应付得开”,渴望得到罗荣桓的支持和帮助。可是,毛泽东已经做出了决定,指定刘亚楼来组建空军,林彪的建议并没有起到效果,刘亚楼很快便走上了新的岗位。
一年后,刘亚楼带领新成立的人民空军奔赴朝鲜战场,在百舸争流的空中对抗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令敌人感到震惊。罗荣桓对此赞叹不已地说:“刘亚楼去空军,毛主席真是选对了人。”
《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对以上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该书由刘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是当年畅销书之一,曾占据中国军事畅销书榜单的首位,这足以显示出刘亚楼的传奇历程及其在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