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一众谋士和武将的辅佐下,逐步夺取了荆州、益州与汉中,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割据一方的诸侯之一。随之,诸如马超、诸葛亮等人上书请求汉献帝将刘备封为汉中王,这一请求得到了批准。刘备封赏了众多的文臣武将,其中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被尊为五虎上将。尽管五人都拥有强大的战力和赫赫战功,刘备实际上将更多的兵权授予了其中的三位,这三人分别是谁呢?
关羽:忠诚与兵权的化身
关羽在刘备手下无疑是掌握兵权最为深厚的一位。关羽不仅武艺超群,而且对刘备的忠诚无可匹敌,深得刘备的信任。211年,刘备在益州别驾张松的劝说下,决定亲率大军进入川地,挑战益州的刘璋。就在刘备准备进军之际,他安排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驻守荆州。当刘备在与刘璋的对抗中遭遇庞统被杀的重大打击时,他不得不将自己的后路交给了关羽,指派他继续镇守荆州。关羽在这段时间展现了非凡的能力,帮助刘备稳定了后方局势。最终,刘备成功夺取益州,并在随后的汉中之战中获得了胜利。
然而,随着刘备的进位为汉中王,关羽获得了比其他五虎上将更高的地位和兵权。219年,关羽为了匡扶汉室,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场关键战役中,关羽率兵攻占襄阳、樊城,但在江东孙权的突然袭击下,关羽的荆州被夺。孙权兵力不断逼近,最终将关羽围困并生擒。关羽的死不仅让刘备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将领,也给刘备带来了巨大的人才损失。
张飞:勇猛但难以控制的猛将
张飞是刘备手下的另一位战功赫赫的猛将,曾为刘备攻占荆州、益州、汉中等地立下了卓越的战功。张飞性格刚烈,脾气暴躁,尤其爱喝酒。正因如此,刘备在担任徐州牧期间,张飞就因为酗酒误事,导致徐州被吕布夺走。虽然大家都认为,刘备夺得汉中后会将重任交给张飞,但刘备却显然对张飞的性格有所顾虑。他担心张飞会因喝酒再犯旧错,因此决定将汉中的重任交给了魏延,而让张飞负责更为偏远的阆中。张飞并不完全甘心,手中虽有数万兵马,但在战事中始终未能展现出足够的谋略。尤其在襄樊之战后,关羽死于孙权之手,张飞心情沉痛,决定与刘备共同进攻江东复仇。不料,在准备期间,张飞醉酒后暴怒,打骂手下部将,激起了众人的不满,最终被手下部将趁其熟睡之时残忍杀害。
马超、黄忠与赵云:兵权无法掌握的将领
马超是刘备麾下的一员猛将,拥有显赫的军事才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刘备对他始终未能完全信任,也未给他更多的兵权。马超曾是西凉的一方军阀,在潼关之战中败给了曹操后,被迫投降了张鲁,后又归顺了刘备。尽管马超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刘备始终未敢真正信任他,未给他兵权,更多地将马超视作一个名义上的将领。
黄忠,曾是长沙太守韩玄的部下,参与过许多重要的战役。关羽攻打长沙时,黄忠投降了刘备,并为刘备夺取益州和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尽管如此,黄忠的军事才能相对较为平凡,刘备未将兵权交给他,仅仅给予了他一定的权力和职位,未让他担任重要军事指挥官。
赵云是刘备早期的忠臣之一,武艺超群,忠诚无比。他曾在长坂坡救刘禅,表现英勇。刘备将赵云视作自己的“贴身保镖”,命其专责保护自己。然而,尽管赵云表现出极高的个人能力和忠诚,刘备始终未给赵云更大的兵权,赵云手中也没有大规模的军队,这也使得赵云未能成为一个负责大范围领兵的将领。
魏延:被高估与低估的将领
魏延,曾是长沙太守韩玄的部下,早年不受重用。后在关羽攻占长沙时,魏延投降了刘备,随刘备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魏延为刘备夺取益州、汉中等地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在刘备去世后,他成为了蜀汉重要的军事将领之一。刘备临终时,慧眼识珠,将魏延任命为汉中太守,魏延通过巧妙的防御战术,利用汉中复杂的山地地形,加强了防御,为汉中的安全做出了贡献。然而,魏延性格刚烈,与蜀汉内部很多将领不和,最终在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与参军杨仪发生激烈矛盾,险些引发内乱。为避免这场内战的爆发,魏延最终被马岱所杀,结束了他充满争议的一生。
这些武将或英勇,或有谋略,虽然有些未能得到足够的信任和兵权,但都为刘备的事业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的结局与命运,折射出刘备在权力分配和将领使用上的复杂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