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者与难民:十九世纪的欧洲移民
创始人
2025-09-26 14:32:48
0

撒马尔罕的布哈拉犹太人,今乌兹别克斯坦。/ 谢谢美国国会图书馆, 维基共享资源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日益增长。

由 伊多·德·哈恩博士 著

政治史教授

乌得勒支大学

由胡安·路易斯·西马尔·杜兰博士撰写

当代历史副教授

马德里自治大学

由埃里卡·西维奥斯博士撰写

历史副教授

国际城镇史委员会

引言

19世纪,欧洲影响和权力的体现以及欧洲人在全球的存在,都体现在移民的戏剧性历史中。从18世纪末开始,欧洲人的迁移规模不断扩大,这一运动对欧洲大陆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欧洲人流动性的增加,首先发生在欧洲内部。关于19世纪的旧有叙述主要关注城市化,即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运动。实际上,欧洲内部的移民是一个相当复杂、往返于城镇之间的运动,人们在季节性和周期性劳动力市场的浪潮以及国际征服和冲突的脉搏中流动。越来越多的人,得益于改善的公路和水路,尤其是铁路的快速扩张,不仅能够离开家乡,还能回到他们从未完全离开的地方——这些地方由于电报的扩张和新闻业的惊人增长,他们仍然保持着联系。

同样适用于欧洲以外的移民潮:即使在这个更大的距离上,得益于大型快速钢质蒸汽船的建设,移民也只是一种部分的决定性移民。正如欧洲人在欧洲内部四处移动一样,他们的全球移民轨迹往往是循环的而非线性的。即使欧洲移民在其他地方永久定居,他们仍然与他们的“祖国”(这个术语本身就捕捉了人们怀旧地看待出发领土的方式)保持着密切联系。此外,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比利时日益侵入性的帝国主义统治使欧洲以外的人民受到殖民统治,并将他们卷入多民族帝国,从而为世纪之后殖民臣民向帝国中心的移民创造了条件。

讽刺的是,这些全球移民浪潮与民族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日益增长以及民族国家作为主要政治组织形式的同时出现。随着移民从一个国家和文化过渡到另一个国家,他们越来越将自己视为离散社区的一员,与原籍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与此同时,地区认同——例如迁移到马德里或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加利西亚人,或许多从法国各省迁移到巴黎的法国人——在发展中的民族主义的更广泛背景下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民族国家创建新的宪法框架,强化了民族公民的地位,它们也产生了新的强制移民推动因素,即大规模驱逐或歧视那些不符合国家定义的民族特定特征的人。

政治流亡者、驱逐者和难民

1860 年的朱塞佩·马志尼。/ 谢谢 Wikimedia Commons

欧洲人的流动性增加是由多种因素驱动的,其中经济需求与机遇、基础设施以及法律限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同样重要的是那些迫使人们迁徙的政治因素,例如政治活跃和暴力冲突。政治流亡在十九世纪的欧洲普遍存在。在当时,这种现象在大多数欧洲语言中通常被称为“移民”——这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留下的词源遗产,当时成千上万的反动贵族和神职人员(连同他们的家人和仆人)离开法国,到邻国寻求庇护。

通常,流亡伴随着革命和政权更迭。自1789年起,前政权支持者和未能成功挑战现有权力的挑战者习惯于流亡。这种情况持续到世纪末的巴黎公社以及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动乱。例如,1821年,许多意大利自由主义者抵达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国家在前一年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政府。然而,1823年两国伊比利亚政权的垮台迫使数千名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意大利人涌向欧洲其他地区,尤其是英格兰和法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波兰大流亡,它始于1830年后,并在1863年反对俄罗斯统治的起义后进一步扩大。此外,泛欧1848年革命及其镇压使数千名意大利人、德国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和罗马尼亚人流亡。其中许多人被称为“四十八人”,他们离开欧洲前往美洲。

在这些流亡者中,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例如意大利的朱塞佩·马志尼(1805-1872)、波兰的亚当·密茨凯维奇(1798-1855)、德国的海因里希·海涅(1797-1856)、法国的维克多·雨果(1802-1885)、俄国的无政府主义者米哈伊尔·巴枯宁(1814-1876)和彼得·克鲁泡特金(1842-1921),或他们的社会主义同胞亚历山大·赫尔岑(1812-1870)。卡尔·马克思(1818-1883),这位世纪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之一和共产主义之父,在比利时、法国和英国流亡期间生活和创作了大部分作品。一些部分生活在流亡中的政治领袖,例如意大利的朱塞佩·加里波第(1807-1882)或匈牙利的路易斯·科苏特(1802-1894),成为了真正的欧洲名人。流亡者的传播促进了政治思想的传播,并基于自由、平等和博爱原则的国际政治文化的形成。

然而,经历流亡的不仅是自由主义者、共和主义者或社会主义者。反革命者和王室成员也经历了流亡;事实上,他们是最早被称为“émigrés”的人,这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回应。虽然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和圣赫勒拿岛是被迫的,但法国波旁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查理十世(1757-1836)在 1830 年革命后自愿离开了他的国家。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1830-1904)在 1868 年革命中被推翻后,在巴黎度过了余生。她的反动叔叔卡洛斯(1788-1855),也是 1833-1840 年卡洛斯战争中她的对手,在的里雅斯特(当时是哈布斯堡帝国的一部分)作为流亡者去世。葡萄牙内战中的失败派代表米格尔(1802-1866)及其所有后代在 1834 年被禁止,并在流亡中去世。法国皇帝路易-拿破仑(1808-1873)在 1871 年被推翻后也流亡至死。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59-1941)或许是 19 世纪流亡的君主中的最后一个例子:他在 1918 年 11 月 10 日逃离国家后,于 1941 年在荷兰去世。

拿破仑在布洛涅颁发荣誉军团首枚勋章,1804 年 8 月。/ 转自 Wikimedia Commons

此外,并非所有因政治原因离开祖国的人都属于世袭或知识精英阶层。拿破仑战争(1803-1815)是由多国军队参战的,他们在 1815 年 6 月 18 日滑铁卢战役后,最终远离了故土。成千上万的普通男女在艰难的环境中流亡多年。有些人居住在专门为他们设计的场所,包括今天我们会称之为难民营的地方。接纳大量政治难民有时是出于对政治多元化的包容,但更多时候,他们的存在让关注暴力政治激进主义输入的本土政治精英感到焦虑。值得注意的是,拿破仑的大军团复员士兵的散布加剧了革命后时代精英阶层对国际革命的担忧。 类似的恐惧在1848年和1871年的流亡革命者中引发,而在1880年代一系列炸弹袭击后,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无政府主义者更是加剧了这种恐惧——他们在1890年代的“弑君十年”中,针对欧洲国家元首发动袭击。这些政治流亡者群体都被怀疑属于国际革命网络——而且理由充分,因为其中许多人确实旨在建立这样的国际网络。例如,作为民族主义运动“青年意大利”的创始人,朱塞佩·马志尼在1834年启发了“青年欧洲”国际协会的建立。另一个例子是1850年在伦敦成立的“中欧民主委员会”,旨在推动大陆范围内的革命政治变革。同样在伦敦,国际工人协会于1864年成立,成为一系列旨在团结全世界工人的“国际”中的第一个。他们最终未能实现这一目标,这典型地反映了这些流亡激进分子的国际网络大多以失败告终。 然而,讽刺的是,他们的尝试确实动员了对手,以建立具有反革命目的的类似国际网络。值得注意的是,各国的警察力量试图通过护照和签证等系统形式的注册和文件记录来监控和控制人员流动,从而发展出了一个国际网络。

管理欧洲人的流动性也是国家权力增强的一种表现。这种国家权力的增强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西欧的宗教和政治异见者,或者至少是被迫,离开他们的家园:例如,1834年新教教会分裂后荷兰国家的镇压迫使大约7,500名荷兰正统新教徒离开前往爱荷华州和密歇根州。在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之后,以及作为常规惩罚,数千名法国政治反对派被流放到新喀里多尼亚和法属圭亚那殖民地,其中包括犹太军官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1859-1935)。更大数量的难民正在逃离战争、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例如,在1821年至1828年间,希腊民族主义者迫使大约20万土耳其人逃离希腊。 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后,俄罗斯皇帝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年)强迫大量塔塔尔人迁移,主要迁往安纳托利亚,但这些数字远不及1859年至1864年俄罗斯“平定”高加索后驱逐的数十万穆斯林。普法战争(1870-1871年)结束后,8万人被驱逐出法国,而13万人被迫离开阿尔萨斯-洛林。从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的分裂以及巴尔干地区和东土耳其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导致无数人——亚美尼亚人和库尔德人、保加利亚人和希腊人——在争议地区之间迁徙。而在1880年至1914年间,远在犹太人大屠杀之前,约250万来自俄罗斯和东欧的犹太人试图逃离迫害和屠杀,许多人穿越大西洋前往美国,而少数人则向南迁徙,最终抵达巴勒斯坦。

内部欧洲大规模移民

1792 年法军于瓦夫尔战役击败普鲁士。/ 谢谢国家美术馆, 维基共享资源

虽然流亡、驱逐和避难涉及因政治原因被针对的特定群体,但大量群体则因社会和经济原因被动员起来。各种群体从事季节性流动或某种形式的临时移民:贵族家庭定期在他们拥有的庄园和城市住所之间移动;工匠和学徒在其他地区——甚至在其他国家——寻找工作,并常常在偏远城市定居;女孩和年长未婚女性离开她们的村庄和城镇,寻求做家庭佣人的工作;青少年和年轻人,主要是贵族、知识分子和城市贵族的子女,通过在其他地区就读中学和大学,或环游欧洲参观西方文明的所有遗址,来追求个人成长和智力资格。但社会底层——尤其是当时构成社会决定性多数的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他们的出生地或狭窄的地区紧密相连。 农村地区的成年男性只有在战争中才能大规模地接触到外部世界:例如,在1800年至1814年期间,数万名男性作为士兵参加了拿破仑战争,寻求金钱、冒险或英雄主义。

这里,政治和法律条件也很重要。尽管国家对人流动的影响日益增长,但由于“自由放任,自由通行”的自由主义观念的政治影响力上升,十九世纪可能成为移民时代,这导致了移动方面的法律限制普遍放松。但这并非同时发生在各地:在英国,1795年部分废除1662年《定居与迁移法》标志着教区农奴制的终结。然而,当时中欧和东欧的社会相对不流动。对于农村人口来说尤其如此,因为直到1807年普鲁士才废除农奴制,直到1848年哈布斯堡王朝才废除农奴制,直到1861年俄罗斯帝国才废除农奴制。在俄罗斯帝国的某些地区,如波罗的海省或波兰王国(当时波兰东半部处于俄罗斯统治下),农奴制早已消失,到中期,上述所有国家都为农奴提供了购买他们耕种土地的法律机会。 然而,在实践中,很少有人能够利用这些机会成为独立农民:大多数农民仍然处于从属地位,被束缚在地主拥有的土地上。

只要必要的基建严重落后或完全缺失,移民就无法成为大规模现象。在德意志邦国(即1871年后构成德意志帝国邦国)以及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土(例如下奥地利、上奥地利、波希米亚或摩拉维亚),道路网络相对发达且维护良好,但在中东部和东部欧洲,大多数道路和高速公路在1850年之前都没有铺砌。该地区的第一条铁路线出现在1830年代末,但在更发达的地区,铁路网络发展成密集的网络甚至花费了几十年时间,直到世纪末的最后几十年,东南欧洲的铁路连接仍然极其稀少。

尽管法律和基础设施条件为移民提供了可能,但欧洲内部大规模移民的主要动机是经济推拉因素:贫困、需求、工作和报酬。这意味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移民是相互促进的相互关联的过程,但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工作的可获得性受到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影响,迫使许多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但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化并非严格相关,且工业化在欧洲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英格兰和北欧新兴的工业中心吸引了大量移民,但大规模工业直到世纪下半叶才出现在中欧、东欧以及大部分南欧。或许并非巧合,这些后者的地区也是向美洲进行长途移民的来源地。

国际与全球移民

“从旧世界到新世界”:1874 年驶往纽约的汉堡轮船上的德国移民(1874 年)。/ 谢谢欧洲地球科学联盟 ,公共领域

在整个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初期,离开欧洲的移民数量远多于来自其他地区进入大陆的移民。在这个时期,大约有5500万至6000万人离开欧洲。从相对角度来看,阿根廷成为拥有最大移民群体的国家:到1914年左右,其800万居民中约有58%是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他们通常来自西班牙和意大利。其他热门目的地包括巴西、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然而,从绝对数量来看,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移民前往美利坚合众国。最初,前往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不列颠群岛(包括爱尔兰)、斯堪的纳维亚和德国。1870年后,来自中欧、东欧和南欧的移民开始加入他们,到二十世纪初的第一个十年,移民数量达到每年百万级别的规模。他们乘坐巨型邮轮,通过海港离开欧洲,其中最重要的海港是北海的汉堡和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 那些从欧洲前往美国的移民首先抵达纽约,并通过埃利斯岛上的港口进入“新世界”,在那里他们被美国移民当局登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东中欧、东欧和南欧的移民已经达到了大规模的程度。

移民到美国和其他目标国家的移民主要受经济因素驱动:贫困、缺乏专业机会和贫瘠的土地是他们进行艰苦旅程的最常见原因。特别是来自南欧、中欧和东欧最贫困地区和省份的大规模移民是一个重要现象。例如,在奥匈帝国的三百万移民中,有170万人来自匈牙利;其中许多人来自山区,那里农业耕作机会稀少。然而,有些移民根本不贫困,因为移民需要投资。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卖掉了他们的房屋或土地财产,以资助他们的旅程并在美洲立足。这些更有进取心的人寻求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并在海外积累储蓄的机会,这些储蓄也可以投资回国内。 这些意图似乎得到了再移民率的有力证实:事实上,一些移民曾两次或三次在美國与东欧或南欧之间往返旅行。

除了经济动机之外,移民决策——更重要的是选择移民的国家和地区——是基于一系列广泛的参数做出的,这些参数共同塑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移民体系”。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国家通过财政和实践支持(例如)或直接驱逐来促进移民的政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政策源于希望减轻贫困、低生产率或犯罪(化)公民的负担。另一个影响移民命运的重要因素是接收国的政策。例如,只有当印第安纳州一家法院在1821年禁止“赎罪制度”——在该制度下,贫困移民在被迫借钱进入该国后被迫沦为奴隶——之后,移民到美国的浪潮才真正兴起。同样,移民到澳大利亚的浪潮是由位于伦敦的澳大利亚殖民土地和移民委员会刺激的。

对于移民选择去向的决定,家庭关系和当地社区或许更为重要。在这些社区中,通过与先前先驱移民的联系,有志于移民的人获得了关于旅行要求的信息,并在到达目的地后获得了实际支持。他们还获得了关于工作前景的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同样受到与同一职业或行业的早期移民联系的影响。随着这些相互联系形成了“连锁移民”的形式——即一个群体跟随另一个群体——移民也仍然与他们离开的国家级社区保持联系,这促成了具有国家定义的移民社区的出现,这些社区只部分融入了新的国家认同。许多这样的移民社区在地理上也聚集在一起:波士顿的爱尔兰人,“俄亥俄州、内布拉斯加州、威斯康星州和密苏里州之间的德国带”;在密歇根州建立荷兰的荷兰人。这种与祖国和东道国的持续互动也使得未来返回欧洲的可能性成为可能。 数字差异巨大:不超过五 percent 的所有犹太移民返回欧洲,而八十九 percent 的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返回,而 1905 年至 1915 年间移居美国的意大利人中有一半返回意大利。

尽管欧洲与美洲之间的移民是十九世纪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地区也是这一全球移民体系的一部分。例如,在1848年至1882年间,约有30万中国劳工来到美国,主要从事铁路建设或金矿工作——直到1882年的《排华法案》禁止所有中国移民(直至1943年)。更为重要的是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尽管在世纪上半叶被奴役和贩卖的人数迅速减少(并在下半叶结束),但它对美国及其他移民社会的影响仍然至关重要。同样重要的是,奴隶制的终结导致了契约劳工的帝国内部移民,他们被需要来弥补被奴役的非洲人劳动力的损失,并且他们所受的待遇与奴隶制仅略有不同。在十九世纪,人们也在殖民帝国的非欧洲地区之间流动——在印度、肯尼亚和南非之间,在荷兰殖民地和苏里南之间。 在这个殖民框架下,我们也能瞥见法国这个“局外人”的历史:在整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法国是唯一一个移民顺差的欧洲国家——这得益于大量英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以及值得注意的波兰移民。1830年阿尔及利亚被占领后,大约有70万法国人移居那里,并在1848年被并入法国成为其一个省。

结论

从国际移民,尤其是海外移民的角度来看,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形成了一个连续体。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代表了一次严重的断裂,1914年后,欧洲移民不再以先前形式进行。原因有三:首先,过去既是移民输出国又是移民输入国(例如德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以及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敌对国家;其次,1918年前后,国家边界和国家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三,在二十年代,美国通过1921年紧急配额法案及后续立法引入了严格的移民配额,这意味着前帝国继承国的公民无法像以前那样大量移民到美国。

推荐阅读

  • Bade, Klaus J., 《欧洲历史中的移民》Migration in European History (Oxford: Blackwell, 2003).
  • Bade, Klaus J., Piet C. Emmer, Leo Lucassen 和 Jochen Oltmer 编, 《欧洲移民与少数群体百科全书:从 17 世纪到当今》(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11)。
  • 巴特рам,大卫,玛丽莎·V·波罗斯和皮埃尔·蒙福特,《移民关键概念》(洛杉矶:Sage,2014)。
  • Blumi, Isa, 奥斯曼难民,1878-1939:帝国后的移民 (纽约: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2013)。
  • Jianu, Angela, 一个朋友圈:罗马尼亚革命者与政治流亡,1840-1859 (莱顿: Brill 出版社,2011)。
  • Lucassen, Jan 和 Leo Lucassen 编, 全球化移民史:欧亚经验(16 世纪-21 世纪) (莱顿和波士顿:Brill 出版社,2014)。
  • Oltmer, Jochen, 《Migration: Geschichte und Zukunft der Gegenwart》(达姆施塔特: WBG, 2017)。
  • 奥斯特哈默尔,尤尔根,《世界的转变:十九世纪全球史》(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4 年)。
  • 莫奇,莱斯利,《迁徙的欧洲人:1650 年以来的西欧移民》(布卢明顿: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2003 年)。
  • 托普,约翰,《护照的发明:监视、公民身份与国家》(第二版)(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18 年)。

出自 《欧洲经验:1500-2000 年现代欧洲的多视角历史》

相关内容

原创 ...
岳飞,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凭借忠诚的信仰...
2025-09-26 05:05:03
原创 ...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科技与文化交融,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逐渐打破了许...
2025-09-26 05:04:58
原创 ...
从西元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近代史阶段。当然对于华夏来说这一变...
2025-09-26 05:04:30
原创 ...
在当今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呈现出高度的现代化,...
2025-09-26 05:04:00
原创 ...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宣布投降,整个中华大地上人们欢声...
2025-09-26 05:03:51
原创 ...
秦始皇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大一统的帝王,还是历史上首位自称“...
2025-09-26 05:03:50
原创 ...
1933年,郭炳生这一名字突然引发了我军的剧烈震动——他被我军击毙...
2025-09-26 05:03:39
原创 ...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的前线,一股寒冷的气流伴随着刺骨的北风席...
2025-09-26 05:03:25
原创 ...
1981年冬,北京一间简陋的病房里,杜聿明静静地躺在床上,病榻上显...
2025-09-26 05:03:11

热门资讯

原创 元... 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明朝第一位正式册封的皇太子朱标在从陕西回京后不久便因病去世。这一突如...
原创 三... 春秋战国的历史,总是充满了波澜壮阔的故事,尤其是“三家分晋”这一事件,作为历史中的一大转折点,至今仍...
原创 汪... 2011年的某一天,《南方周末》的记者通过多方打听,最终来到北京西单东侧一条不起眼的小胡同,见到了已...
原创 秦... 想象一下,你每天要读完20万字的报告,还得写批复——这相当于啃完两本《红楼梦》的量。更狠的是,这些“...
原创 秦... 蒙曼老师在讲解隋唐历史时提到,《隋唐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存在一些误差,她举了秦琼和罗士信为例。在这部小...
残特奥会旱地冰壶赛迎里程碑 参... 9月18日—9月22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旱...
原创 张... 张国焘叛逃后,凭借其特殊的身份背景,蒋介石将他派遣到军统,协助戴笠执行反共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张国焘...
原创 岳... 岳飞遇害之后,金国并未抓住机会立刻南下,消灭南宋并实现中原统一。这个历史进程并非仅仅由于金国遵守了约...
原创 真...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杨慎出生在一个富裕且显赫的家庭。父亲杨廷和当时担任吏部尚书,后又在正德...
原创 以... 秦国的统一过程通常被认为与两个重要因素紧密相关——商鞅变法和“奋六世之余烈”。然而,许多人常常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