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卢晓丽
9月23日至28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国际象棋项目决赛在深圳棋院(银湖)举行,来自全国19支代表队的120名运动员在此展开为期数天的智力角逐。
本次国际象棋比赛设有6个组别,包括男子个人公开组、女子个人公开组、混合团体公开组,以及男子个人业余组、女子个人业余组和混合团体业余组,将产生6枚金牌。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国际级裁判朱家琪以裁判长身份履职,这也是他连续三届担任全运会国际象棋项目裁判长。朱家琪表示,本次赛事技术官员运行团队架构完善,30余名技术官员分工协作,共同负责比赛运行与对局监督,确保赛事规范有序推进。
深圳市国际象棋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曹阳介绍,共有来自全国的19支代表队参赛,参赛人员包括领队19人、教练员22人、运动员120人、超编人员20人,共181人。同时,还配备技术官员32人,赛事总规模达到213人。
“这是一次规模大、组别全、水平高的全国性群众赛事,对于推动国际象棋运动普及和提高群众参与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曹阳介绍道,赛事期间策划了多项推广活动以扩大影响力,坚持“以赛促普及、以赛促发展”。
曹阳透露,9月26日至27日将邀请世界冠军谢军、特级大师叶江川走进校园和商圈,开展大师车轮战、冠军见面会和大盘讲棋等活动。此次活动还首次引入“量子国际象棋”新玩法,并设置亲子赛,营造“大手牵小手,共走全运路”的温馨氛围。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特邀副主席、深圳市国际象棋协会会长刘适兰表示,国际象棋国际认可度高,此类顶级赛事是推广普及的重要契机,能吸引更多人了解并参与,推动项目在深圳深入发展。罗湖区能持续承办高端智力赛事,得益于其综合优势与深厚积淀。继成功举办十五运会象棋决赛之后,罗湖区再次以更高标准、更优服务迎来国际象棋决赛,进一步展现出持续承办高端智力赛事的综合实力。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赵爱国指出,近年来深圳各区国际象棋运动蓬勃发展,为全国这项运动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赵爱国希望各代表队“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让国际象棋智慧之光在湾区绽放。同时,以此次赛事为切入点,推动国际象棋融入当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象棋运动共建共享大格局。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