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58年志愿军战士爱上朝鲜姑娘,放弃国籍留在朝鲜,后来咋样了?
创始人
2025-09-26 10:04:17
0

70年代末,中国驻朝鲜使馆接到了一份颇为特殊的申请。这份申请的递交者名叫王兴复,身份是居住在朝鲜的华侨。从表面上看,华侨申请回国定居似乎并不令人惊讶。但深入了解后,事情的复杂性逐渐浮现。王兴复之所以选择在朝鲜定居,背后竟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他在当年参加志愿军时期,曾放弃中国国籍,加入了朝鲜国籍。而更加让使馆人员震惊的是,王兴复不仅自己要求回国定居,还希望能带着他的朝鲜妻子以及孩子们一起回到中国。

事实上,朝鲜战争期间有一条明确的规定:志愿军战士严禁与朝鲜女性结婚。这样的禁令使得王兴复的举动更显得异常。究竟是什么让他能够违背这一规定,留在朝鲜并与一位朝鲜女子成婚呢?这一切的源头,得从他与妻子吴玉实的初次相遇讲起。 王兴复18岁参军,刚入伍就随军进入朝鲜参战。刚到战场时,王兴复感到既兴奋又激动,毕竟参军的初衷就是为了战斗、立功。然而,由于战场环境恶劣、物资匮乏,除了作战部队外,后勤保障队伍也显得至关重要。于是,王兴复被安排进了兵站工作。起初,他对这一安排颇有不满,但随着不断冒死为前线输送物资,他渐渐感受到这份工作的光荣。三年的时间里,王兴复在战火中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并最终成为第四兵站的重要骨干。

第四兵站位于石岭里,这是一个森林茂密、地形隐蔽的地方,正因为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才决定将兵站设在这里。在兵站建成之前,石岭里附近原本住着十几户人家,但由于战争的原因,这些村民早早迁往了山里,与志愿军并无太多接触。停战协议签订后,村民们开始陆陆续续返回,其中也包括吴玉实一家。 1943年,王兴复已是一个21岁的年轻人,而吴玉实那时只有12岁。吴玉实的家庭在朝鲜革命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她的哥哥们几乎都已牺牲或因病去世。她与父母一起,回到了石岭里。自小,吴玉实就崇拜自己的两个当兵的哥哥,也因为常年目睹志愿军的牺牲,她对这些英勇的战士们产生了深厚的敬意。

吴玉实与王兴复的初次见面是在兵站。她那时并不懂爱情,只是因为看到兵站一片忙碌,觉得有趣,便跟着过去了。王兴复看见这个活泼的女孩,便拿出了些许食物送给她,这一举动让两人迅速建立了起初的友谊。每次去兵站,吴玉实都觉得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而王兴复也渐渐对这个善良、纯真的女孩产生了好感。 1953年停战后,志愿军开始大规模撤离朝鲜,王兴复所在的兵站撤离的时间相对较晚。直到1958年,他才接到了回国的命令,而这时,吴玉实已经从当初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王兴复对她的感情变得愈加深厚,但由于当时志愿军的规定,他并未敢直接向吴玉实表白。然而,为了与她成婚,他决定向吴玉实的父亲提出请求。幸运的是,由于王兴复在当地表现出色,吴玉实的父亲很快同意了这门婚事。

然而,吴玉实提出了一个要求——她希望王兴复能够留下来,因为她的父母失去了儿子,需要有人照顾。王兴复听后十分高兴,但他没有立即向部队提出婚事请求,而是首先向连长表达了希望留在朝鲜的意愿。当时,王兴复的决定让连长感到困惑,因为其他战士都在欢欣鼓舞准备回国,只有王兴复坚持要求留下。连长最终确认了王兴复的决心,帮助他完成了向朝鲜方面的申请。

这一婚姻的申请经历了漫长的审批过程,最终在1962年,王兴复与吴玉实的婚事终于获得批准。这不仅是两人个人的喜事,也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和关注。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王兴复响应中国政府的号召,加入了朝鲜国籍,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祖国。他不断地希望能够回到中国定居。1967年,王兴复正式退出了朝鲜国籍,再次成为中国华侨。 虽然王兴复的申请未能立即获得批准,朝鲜方面仍然给予了他两次回国探亲的机会。每次回国,王兴复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而吴玉实也逐渐喜欢上了中国。经过多年的坚持,王兴复终于在70年代末得到了回国定居的批准。吴玉实经过一年的努力,也感动了朝鲜当局,最终夫妻二人于1981年顺利回到中国海城定居。

当地政府得知王兴复的背景后,对这对夫妻给予了极大的关照。不仅为每人发放了1000元安家费,还为王兴复安排了稳定的工作。夫妻二人也能够看到孩子们在海城顺利上学。尽管经历了数十年的波折,他们最终得以在中国安享晚年,生活美满,过上了宁静幸福的日子。

相关内容

原创 ...
岳飞,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凭借忠诚的信仰...
2025-09-26 05:05:03
原创 ...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科技与文化交融,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逐渐打破了许...
2025-09-26 05:04:58
原创 ...
从西元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近代史阶段。当然对于华夏来说这一变...
2025-09-26 05:04:30
原创 ...
在当今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呈现出高度的现代化,...
2025-09-26 05:04:00
原创 ...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宣布投降,整个中华大地上人们欢声...
2025-09-26 05:03:51
原创 ...
秦始皇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大一统的帝王,还是历史上首位自称“...
2025-09-26 05:03:50
原创 ...
1933年,郭炳生这一名字突然引发了我军的剧烈震动——他被我军击毙...
2025-09-26 05:03:39
原创 ...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的前线,一股寒冷的气流伴随着刺骨的北风席...
2025-09-26 05:03:25
原创 ...
1981年冬,北京一间简陋的病房里,杜聿明静静地躺在床上,病榻上显...
2025-09-26 05:03:11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惠文王嬴驷,是秦国历史上首位自称“王”的君主,他上台后的第一项决策震惊了整个朝廷——竟然亲手处决了...
原创 大... 几千年前,一场震撼历史的起义拉开了中国农民反抗暴政的序幕。在这场起义中,陈胜与吴广高喊着“王侯将相,...
原创 朱... “朕的眼力不太行,你来告诉我,这桌子上的这道菜是什么?”朱元璋一边举起筷子,一边环顾四周,试图让旁边...
原创 李... 1946年,在苏中地区发生了著名的“七战七捷”,其中第一场战斗便是在宣、泰战斗中击败了李天霞所率领的...
鼎力① | 湖南建投:放眼全球... 编者按:“鼎”,在古代意指礼器、重大的事物,在湖南,有一家中国500强企业,历经70多年发展,打造了...
原创 他... 在1943年1月底,八路军冀东军分区的十一团在承平宁地区继续坚持着艰苦的抗日武装斗争。此时,十一团的...
原创 杜... “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格言在历史的长河中屡见不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些涅槃重生的人物。从遥远的周处...
心动时|读享时光 无错不成书 中国的学术史,大抵是一部纠错勘误史。因为学术本身自带纠错勘误的职能与功能,所以,学术也可以说是在纠错...
原创 大... 在明朝的历史上,有许多名臣凭借其卓越的能力和杰出的贡献,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传奇人物。很多人常常提到,明...
秘鲁首都利马发现一处约1000...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  利马消息:当地时间7月31日,秘鲁考古学家称,天然气管道工人日前在秘鲁首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