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一天,原山西省委书记、开国少将谢振华终于迎来了复职的机会。那时,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召见了他,谈及一项重要的决定:将他任命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这个消息对谢振华来说,无疑是久旷之后的巨大惊喜。自从1974年遭遇不幸之后,他已经有三年多未曾从事任何工作。期间,他承受了无数的委屈和磨难,但始终未曾放弃过自己对党的信任与对未来的期许。他心中默默告诉自己,终有一天,党组织会给他一个公正的结论。这一刻的到来,标志着他再次能够为国家、为人民贡献力量。内心的激动与工作欲望,足以想象。
此时,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正在北京开会。在与罗瑞卿的谈话后,谢振华便决定立即去找李德生报到,并表示自己即将启程前往沈阳履职。这并非偶然——谢振华与李德生均为开国少将,虽然谢振华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升迁比李德生更快。1949年,谢振华便晋升为军长,而李德生则在1954年才步入这一行列。从资历上看,谢振华显然要高出李德生一筹。
然而,时过境迁,李德生已经成为沈阳军区司令员,位高权重,而谢振华刚刚复职,担任副职。为了尊重规矩,谢振华决定在第一时间去向李德生报到。李德生了解谢振华的过去,对这位老战友始终保持深厚的敬意。当他得知谢振华即将赴沈阳时,立刻表示热烈欢迎,并握住了谢振华的手。然而,李德生也向他提出了一个不同的建议——他希望谢振华能够先不急着离开,毕竟他多年来饱受磨难,复职后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实在不多,正值元旦节即将到来,李德生建议他先陪伴家人,等节后再去沈阳履职。
这一提议让谢振华一时间有些愣住了,心中顿时充满疑问,难道李德生对自己的复职有异议?但李德生看出了他的疑虑,轻笑着解释道:谢振华这些年受了太多苦,久未与家人团聚,难得有机会恢复正常生活,应该趁着节日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再去工作也不迟。对于李德生的好意,谢振华心中感激,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他认为既然军委已经下达了命令,而且他也已经向罗瑞卿报告过了,不应再耽搁,应该尽快启程前往沈阳。
李德生深知谢振华复职心切,便没有再多说什么。然而,事实并非如谢振华所预料的那样。在他收拾行李准备启程时,晚上却接到了总政治部的通知,告知他可以先与家人团聚,待节后再随李德生一同回沈阳。接到这一通知后,谢振华也便不再急于前往沈阳,安心在家过节。
李德生如此关心谢振华的家庭团聚,背后展现了他对战友的深情厚谊。事实上,李德生早已看出了谢振华内心的渴望,只是不愿主动开口。而且,李德生知道,谢振华的复职不仅仅是一项职责,更是一种对过去的回馈和对未来的希望。为了确保谢振华能够安心与家人共度佳节,李德生特意亲自去医院探望罗瑞卿,并提出将谢振华的任务延期,确保他能够享受这难得的家庭时光。
罗瑞卿在听后非常感慨,立刻意识到自己在之前的谈话中过于关注工作,忽视了谢振华的个人生活和节日需求,立即责怪自己疏忽。他特意让李德生转告谢振华,安心在家过元旦,等节后再与李德生一起前往沈阳报到。这一细节体现了罗瑞卿与李德生在工作之外的细心与温情。
元旦过后,谢振华终于踏上了前往沈阳的路途。到达沈阳军区后,他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与独到的见解,与李德生密切配合,势如破竹地展开工作,仿佛要将过去错失的时光全部追回。李德生则完全信任谢振华,将重要的工作交给他负责。两位老战友的合作无间,沈阳军区在他们的带领下,逐渐走向了新的发展高峰。
1982年,谢振华再次得到军委的重用,被调任昆明军区担任政委,开启了自己军旅生涯的新篇章,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次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