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进士带兵30年、5省抗倭、3朝不倒,明朝铁血尚书谭纶的军事传奇
创始人
2025-09-26 06:05:20
0

一、从进士到将军

嘉靖二十三年的冬夜,江西宜黄县衙灯火通明。

21岁的谭纶在《明实录》记载中"昼夜治案牍,未尝少懈",这位新科进士本可像同期举子般谋求清贵官职,却主动请缨前往南京兵部任职。

这个看似平常的选择,却为大明王朝锻造出一位"东南长城"。

在倭寇肆虐的嘉靖朝,《明史·谭纶传》记载其"纶沉毅知兵"。

他敏锐发现南京武备松弛:"见各卫所军士骄惰,器械朽钝,乃上疏曰:'今东南倭患,皆因武备废弛。乞严饬各卫,整饬器械,操练士卒。'"(《明实录·嘉靖二十四年》)

正是这份奏疏,让严嵩都为之侧目。

严嵩

二、十年五省抗倭

嘉靖三十四年,台州城外的血战成为谭纶军事生涯的转折点。

《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记载:"倭寇两千突犯台州,纶亲率死士三百,夜斫其营。是役斩首六百,纶左臂中矢,犹大呼杀贼不止。"

此战可见谭纶之勇不亚于任何武将,明知倭寇有3000人,谭纶亲自带着300死士就去“斫”营。

一个“斫”字太形象了,那就是拿着战刀就砍啊!战果也是相当不错,阵斩600倭寇。

虽然左臂中箭,却毫无退缩。这哪有一点文人进士的影子。

此战创造明军首次以少胜多记录,史载"浙兵自此知有谭公"。

从嘉靖三十四年到四十二年,谭纶的足迹跨越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南直隶五省。

《国榷》统计其八年抗倭战绩:"凡三十七战,斩倭首一万二千级,焚溺死者无算。"

最惊心动魄的当属嘉靖四十年的仙游保卫战。当时倭寇三万人围攻孤城,《明实录》记载谭纶"身被三创,裹疮巡城,士卒感泣"。

谭纶从来都是身先士卒。

他独创的"火铳轮射法",更在在此战大显神威。"置铳手为三队,更番迭进,倭寇尸积如山"(《明史·兵志》)。

有勇有谋,还会搞发明,不得了。

三、戚继光背后的男人

隆庆元年,谭纶升任兵部尚书。

他与戚继光的合作堪称军事史典范,《明史》称"继光善战,纶善将将"。意思就是谭纶不光自己打仗厉害,指挥别人打仗也不含糊,所以戚继光这样的猛将才能倾心跟随。

少有人知的是,戚家军的赫赫战功背后,是谭纶推行的三大改革。

1. 募兵制革命

打破卫所世袭制,《明实录》记载谭纶奏疏:"今之兵,市井之徒,岂能冲锋?宜募矿徒、山民,取其骁悍。"这直接促成戚家军、俞家军的诞生。

2. 装备标准化

谭纶规定"每兵必佩狼筅、长枪、短刀",推行《武备志》记载的"鸳鸯阵"装备体系,使明军单兵战斗力提升三倍。

3. 长城防御体系

任蓟辽总督期间,他主持修建空心敌台1200座,《明史纪事本末》称"自居庸至山海关,亭障相望,虏不敢犯"。

四、镇守蓟州十六年

万历元年,朵颜部首领董狐狸率五万骑兵犯边。

此时已58岁的谭纶亲率家丁百人突袭敌营,《国榷》绘声绘色记载:"纶白髯飘动,手执三眼铳,直冲虏帐。诸将见尚书如此,无不以一当百。"

58岁了,还敢只带100人就去袭营。手上一杆三眼铳,白胡子随风飘动,子弹呼啸而去,多么热血的场面。

此战生擒董狐狸之弟,迫使蒙古诸部"叩关请罪"。

在蓟州镇守的十六年间,谭纶创造出惊人的国防经济账。年军费从120万两降至80万两,边军员额却从8万增至12万。

《明史·食货志》特别记载其"开煤铁之利,设军器局,岁省京运银四十万两"。

五、干点事就靠周旋

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更迭中,谭纶始终屹立不倒。

《明史》称其"周旋严徐、高张之间,而能保全功名"。没有高超的智慧和手腕,绝对办不到。

尤其是与张居正的关系堪称微妙。万历三年,张居正欲裁撤边军,谭纶连夜呈上《边务十议》。

《明实录》记载居正阅后叹曰:"谭子理(谭纶字)真国器也!"转而全力支持边防建设。

但这位铁血尚书也有柔软一面。《国榷》记载其临终场景:"召诸将曰:'吾死,蓟门事付戚帅。'又嘱子孙:'勿请恤典,勿建祠堂。'"

万历七年,谭纶病逝,享年62岁。《明史》评价:"终明之世,文臣治兵而功最著者,纶与王守仁而已。"

六、军事遗产

谭纶创立的"车营战术"在万历朝鲜战争中大放异彩,李如松凭此大破日军。

他编撰的《军政条例》成为明代后期军事法典,甚至影响清朝绿营制度。

最令人惊叹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使用的"铁人军",其训练方法正是源自谭纶在福建时创建的"重甲步兵操典"。

谭纶的传奇人生,可以用《明史纪事本末》结尾处十六字"起于书生,成于疆场,老于边塞,殁于案牍"概括。

相关内容

原创 ...
岳飞,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凭借忠诚的信仰...
2025-09-26 05:05:03
原创 ...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科技与文化交融,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逐渐打破了许...
2025-09-26 05:04:58
原创 ...
从西元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近代史阶段。当然对于华夏来说这一变...
2025-09-26 05:04:30
原创 ...
在当今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呈现出高度的现代化,...
2025-09-26 05:04:00
原创 ...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宣布投降,整个中华大地上人们欢声...
2025-09-26 05:03:51
原创 ...
秦始皇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大一统的帝王,还是历史上首位自称“...
2025-09-26 05:03:50
原创 ...
1933年,郭炳生这一名字突然引发了我军的剧烈震动——他被我军击毙...
2025-09-26 05:03:39
原创 ...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的前线,一股寒冷的气流伴随着刺骨的北风席...
2025-09-26 05:03:25
原创 ...
1981年冬,北京一间简陋的病房里,杜聿明静静地躺在床上,病榻上显...
2025-09-26 05:03:11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李先念是我们熟悉的革命领袖之一,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成为一位能带兵打仗的将领,而且在解放后也能出...
原创 装... 王莽:雄心壮志的改革家还是权欲熏心的篡位者? 王莽,历史上的这一人物总让人感到复杂。他究竟是一个意...
原创 日... 日本,一个被认为拥有强烈民族主义情怀的国家,在经历了明治维新之后,其国家实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随着技...
原创 薛... 1942年初,日军将进攻香港,英国求援。蒋介石由湖南第九战区调李玉堂第三军和欧震的第四军由长沙出发经...
原创 决... 在巴黎奥运会圆梦,成就全满贯霸业之后,叱咤羽坛多年的凡尘组合陈清晨/贾一凡就逐渐淡出了赛场,贾一凡和...
开箱了镇馆之宝丨六千年前的“时... 华夏文明的源头在哪? 甘肃秦安大地湾,六万年前人类在此活动,一万年前先民在此安家,八千年前黄河流域第...
原创 赵...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一举夺得了天下,但他深知,要想稳固自己的江山,就必须从根源上杜绝手下武将有“陈桥兵...
原创 此... 在解放军的十大将领中,有一位大将虽然戎马一生,却从未在战场上受过伤,因此被誉为“福将”。他拥有深厚的...
原创 “... 阅读本文前,不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以后就能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的最新文章更新,还能方便你参与讨...
原创 建... 1955年,毛主席收到了一封极具深意的信件。在阅读完信中的内容后,他不禁感慨地说道:“她真是个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