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1日的半夜,西蔡塘(现为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街道西蔡塘村)内的日伪军据点,突如其来的一阵急促枪声将伪军班长郝有平从睡梦中惊醒。他猛地坐起身,眼中满是惊恐,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是:“完了,中计了!”
郝有平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因为在这个据点内,守卫的不过是十来名伪军,而在此之前,原本驻守的更多的伪军,已经接到命令前往增援牛山镇的日军驻点了。那时,西蔡塘这个据点的人员已经所剩无几,郝有平意识到,这一切似乎是个精心策划的圈套。
傍晚时分,他们接到情报,称牛山镇据点遭到边海大队的围攻。根据命令,附近的日伪据点必须立刻增援牛山镇,联手消灭边海大队。伪军队长临走时特意交代了郝有平,要他守好西蔡塘据点,等到第二天早上,队长他们会带着增援回来。然而,听着外面不断传来的枪声,郝有平心中暗暗担忧,第二天,西蔡塘据点还会存在吗?
郝有平从内心深处觉得这显然是边海大队的计策。他们故意在牛山镇引发一场假战,制造骚乱,诱使西蔡塘的伪军增援,而实际的目的则是空虚西蔡塘的防线,趁机进攻这个兵力薄弱的据点。
事实上,郝有平的推测完全正确。边海大队围攻西蔡塘并非为了这几名伪军的性命,而是为了另一个重要目标——西蔡塘内部的一座弹药库。五个月前,日军在西蔡塘建设了一个大型弹药库,用于储存他们在平定清乡行动中使用的武器和弹药。为了守护这个重要的军事物资,日军还修建了多处碉堡,重兵把守,火力网密不透风,使得当地的游击队一度无法对其形成有效威胁。
但边海大队精心策划了这次袭击,他们通过声东击西的计策,成功引出了大部分伪军,企图趁机拿下这个守卫森严的弹药库。不过,即便如此,西蔡塘据点的防御并不容易突破。敌人为了保护弹药库,建设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只要西蔡塘的这几名伪军能够坚持到增援部队赶来,成功防守的希望仍然存在。
然而,这场战斗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速战速决。外面的游击队组织了几次进攻,但始终被日伪军的火力压制,未能突破防线。正当游击队急得团团转时,他们并不知道,西蔡塘据点内其实有一个秘密内线——伪军士兵张万洪。张万洪是郝有平的亲戚介绍进入伪军的,平日里与郝有平关系较好,因此郝有平对他格外照顾。张万洪也因其圆滑的性格而深得郝有平的信任,平时都跟在郝有平身边。
当时,郝有平指挥着守卫据点的伪军,依托坚固的工事准备死守。然而,随着外面的枪声愈加激烈,张万洪悄悄接近了郝有平,拍了拍他身上的子弹袋,低声说道:“班长,子弹不多了啊。”
郝有平转头查看了周围士兵的弹药,确实不多,心急如焚的他吩咐张万洪:“你去弹药库拿些子弹来,咱们只要坚持一段时间,队长他们就能赶回来了。”
然而,郝有平的这个命令,最终为这场战斗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张万洪接到命令后,迅速趁机离开,沿着据点内的房屋小道,悄悄朝着弹药库奔去。这个弹药库设在据点的北侧,原本有哨兵把守,但因郝有平需要增援,哨兵已被调走。张万洪顺利推开弹药库的门,里面堆满了子弹、手榴弹、炸药和各类武器。张万洪并未多加思索,从箱子里抓起两包炸药,迅速点燃引线,然后朝外狂奔。
此时,郝有平站在据点前线,焦急地摸着自己的弹药,心中满是责怪:“张万洪怎么还不回来?子弹库能不能及时拿到?不会是被敌人打中了吧?”正当他胡思乱想着,突然一声巨响传来。
“轰隆!”整个据点剧烈震动,郝有平被爆炸的气浪掀翻,翻滚了几圈。当他从土堆里爬起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心如死灰。原本存放弹药的地方已经化为一片废墟,四周的房屋也被摧毁得支离破碎,曾经守卫的重要物资已经彻底毁掉。
“张万洪,你这个……”郝有平大骂一声,愤怒至极,顿时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刚刚增援牛山镇的伪军匆匆赶回西蔡塘,他们只见到满目苍夷的残垣断壁,弹药库已经完全被摧毁,而据点内的伪军也全都被俘虏。看着周围的一切,回来的伪军们面面相觑,西蔡塘的日伪据点,从此彻底荒废。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无数像郝有平和张万洪这样默默无闻的草根英雄,他们在历史的波涛中奋勇向前,却最终消逝在无声的历史长河中。尽管这些故事鲜为人知,但它们依然是那段历史画卷中的重要一笔,构成了那个时代不屈抗争的鲜活见证。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