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召开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时期,那是一个动荡而充满争议的时代。会议的核心人物彭德怀与黄克诚二位国防部长与总参谋长因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而面临严厉打压,甚至遭受了许多不公正的指责和历史的翻旧账。这场会议的日程一再延续,诸多与会者等着彭总等人提交一份充满“深刻检讨”的材料,以便顺利度过此次危机。
会议召开期间,众多将帅们栖身于庐山的山顶,然而以往被尊重的彭总,此刻却显得格外冷清: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敢于上门拜访彭总的人少之又少。除非出于组织的明确任务,否则大家都选择了回避,以免自己被牵扯到这场风波中。曾经位居十大元帅之首的朱总司令在庐山会议期间不时登门造访,虽然是为了出于私心规劝彭总谦卑反省,以便他能尽快脱身,而聂帅与叶帅则是受中央的委托,专程前来劝说彭总。
在大将和上将级别的将领中,只有韩先楚一人敢在庐山会议的关键时刻拜访彭总。虽然他并不是第一批上山的与会将领,对于前期的情形了解得并不全面,但当他抵达后,立刻感知到了这场会议的非比寻常。彭总与黄克诚已然成为了被批判的目标,其他人皆沉默不语,气氛异常凝重。面对这种情况,韩先楚决定亲自造访彭总主处。他的秘书夏承祖对此感到十分焦虑,不停地劝说领导三思而后行,但韩先楚却坚定不移地选择前去探访。
不止是探望彭总,韩先楚在离开彭总的住处时神情凝重,低声自语:“这究竟是什么事……”接着他又前去拜访住在不远处的黄克诚。值得一提的是,在五十年代初,韩先楚与黄克诚之间的私人关系并不十分融洽。解放战争时期,黄克诚曾是韩先楚的上司,黄老性格正直耿直,有时表现得有些偏执,因此两人工作中难免发生摩擦。
在庐山会议上,韩先楚几乎在一晚上内拜访了军队中两个被批的重点对象,然而这一举动几乎是公开的。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大家都极为回避相关问题,但韩先楚却毫不在乎,继续他自己的行动。值得庆幸的是,事后他没有受到追责,主要因为在会议上他几乎没有发言,并且与彭总的私人关系并没有邓华等人那么紧密。后来的邓华、洪学智、万毅与钟伟等人因在会上发言出现失误而共同受到批判,失去职务,而韩先楚的处境则要相对宽松得多。
自从1959年以后,韩先楚仍旧多次私下拜访彭总与黄克诚,对自身的影响毫不在意。值得称道的是,虽然在两位首长遭遇困境之前他与他们的交往并不密切,然而在他们被罢免后,他对他们的尊敬与同情却与日俱增。最终,彭总与黄克诚都获得了中央的正式平反。
韩先楚对政治运动中那些过度整人的做法深感不满。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在福建也遭遇过批判,甚至有同志曾张贴过“打倒韩先楚”的大字报,发出了激烈的声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行为将被追究并记录入案,但韩先楚在会上却明确表示:不允许将这些同志的事情写入档案,不允许今天你整我,明天我整你,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韩先楚的宽容与不计前嫌在地方上获得了普遍赞誉。1986年,韩先楚因病去世,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