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是蒋介石最为信任的嫡系高级将领之一,素有“天子门生第一人”之称。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期间,胡宗南不仅与白崇禧、傅作义、刘峙、卫立煌并肩成为国民党军的五大战略集团之一。然而,鲜有人知的是,胡宗南人生中最早遇到的两位关键人物竟然是毛主席和廖仲恺,而非蒋介石。
1896年5月12日,胡宗南在浙江镇海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出生,现今这里隶属于宁波市镇海区。随着黄埔军校招生的启动,胡宗南便前往上海参加招生考试。尽管充满了激情与渴望,他却面临一个显著的生理短板——身高不足。相关资料显示,胡宗南的身高不足1.6米,按当时标准来看,确实颇为矮小。
当时黄埔军校的招生有四项基本标准:首先,必须认同革命思想;其次,文化水平需达到要求;第三,在面试中对三民主义及时局有深入的见解;最后,身体必须强壮,个子也要高,因为学生们最终将投入战场。另外,黄埔军校的年龄标准为18至25岁,而胡宗南在考试时已年满28岁。
综上所述,胡宗南的身高和年龄均不符合黄埔军校的招生要求。虽然他可以通过虚报年龄来争取报名,但身高却难以掩饰。不过,幸运的是,身材高低在黄埔军校招生中并非固定规定,许多人认为这是蒋介石设定的潜规则,而负责招生的国民党干部则可以对此标准视而不见。
负责当时黄埔军校招生的干部恰巧是毛主席,听说胡宗南在毛主席面前险些预言了“中日之间十年内必有大战”,并且这一分析似乎相当透彻。毛主席认为胡宗南不仅认同了革命思想,且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准(胡宗南为中学毕业生),更对时局问题也有独到见解,至于身高方面的不足,可以暂时不予考虑。
因此,毛主席不仅让胡宗南顺利通过了招生考试,还为他提供了一笔路费,以支持他前往军校(当时毛主席自己也面临工资拖欠的问题)。尽管如此,上海的招生考试并不是最终评定,胡宗南还需参加黄埔军校的总考。参加总考时,一位考官(胡宗南终其一生未透露其名字)认为他个子太矮,直接拒绝了他的入学申请。
胡宗南深感委屈,泪流满面地喊道:“革命是年轻人的责任!个子矮又有什么关系?拿破仑的身高算得上高吗?他同样可以在战场上叱诧风云!甚至孙中山先生的身高也仅有1.68米,廖仲恺先生更是个子矮小!既然是为革命,何必以貌取人呢?孙中山先生多年来未能实现的愿望,正是因为你们将众多热血青年的理想和抱负歪曲了!”
正当此时,路过的廖仲恺先生恰好听到了胡宗南的呼喊,意识到了他的热情与执着,立刻表示同意胡宗南进入军校学习。廖仲恺先生是黄埔军校的党代表,真正意义上的“黄埔军校之父”,在该校的实际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既然廖仲恺先生已经认可胡宗南的请求,考官们自然没有了异议,于是胡宗南顺利地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
可以说,若没有毛主席和廖仲恺先生的破格提携,胡宗南根本无缘于黄埔军校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后来成为蒋介石中央系中名声显赫的“天子门生第一人”。从这一视角来看,毛主席和廖仲恺先生无疑是胡宗南人生道路上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