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蜀汉开国皇帝。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早年颠沛,得诸葛亮辅佐,联吴抗曹,取荆州、益州,221 年称帝。他以 “仁德” 闻名,善识人用人,却因伐吴兵败病逝白帝城。陈寿评其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是三国中颇具传奇色彩的枭雄。
咱老百姓看人,就看平时待人咋样。
刘备从卖草鞋起家,身边一直跟着关羽、张飞,这哥仨好得能穿一条裤子。
后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把人家当神仙供着。
听说有回打仗,他儿子差点丢了,他还骂手下:“为了个娃娃,差点伤了我一员大将!”
对自己人这么看重,不像那种得势就翻脸的人。
人们常说,心软的人做不出太绝的事,刘备要是当了一统天下的皇帝,估计舍不得对老兄弟下手。
你看刘邦、朱元璋杀功臣,多是因为那些将军手里兵权太大,又不听话,皇帝睡不着觉。
可刘备手下的人不一样,关羽、张飞跟他是把兄弟,诸葛亮更是鞠躬尽瘁的主儿,连魏延那种有点傲气的,刘备也能压得住。
要是统一了天下,这些人多半还是会听刘备的。
就像村里的老族长,家里儿子们都服他,哪用得着拿棍子打人?
再说,诸葛亮那么聪明,肯定会劝刘备别乱杀人,有这么个明白人在,功臣们估计能保住脑袋。
刘备一辈子都打着 “仁义” 的旗号,走到哪儿都喊着要救老百姓。
当年撤退的时候,带着全城百姓慢慢走,宁愿被敌人追上也不丢下。
这种把名声看得比命还重的人,要是统一后杀功臣,不等于打自己脸吗?老百姓会戳他脊梁骨,史书上也会骂他。
就像村里要是有人忘恩负义,大伙儿都会疏远他。刘备那么在乎别人怎么看他,肯定不想落个 “卸磨杀驴” 的名声,杀功臣这事儿,他得掂量掂量。
刘备的儿子刘禅,就是那个 “乐不思蜀” 的主儿,看着就不顶用。
刘备要是统一了天下,肯定得为儿子铺路。杀了功臣,谁来帮刘禅稳住江山?
诸葛亮、赵云这些人,既能打仗又能治国,留着他们才能护着小皇帝。
就像家里的掌柜老了,儿子还没本事,不得靠老伙计撑着?
刘备那么疼儿子,肯定明白这个理儿,说不定还会嘱咐功臣们多帮衬刘禅,哪舍得把他们杀了。
当然了,皇帝坐久了,难免会疑神疑鬼。
要是哪个功臣真的拥兵自重,不听使唤,刘备说不定也会收拾他,但肯定不会像朱元璋那样满门抄斩,顶多是夺了兵权,给个闲职养起来。
就像村里把闹事的亲戚赶出祠堂,但不会往死里逼。
毕竟一起打天下的情分在那儿,刘备又是个念旧的人。
总的来说,咱觉得刘备就算统一了三国,大概率不会杀功臣,顶多敲打敲打,让他们老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