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真是以胖为美吗?知道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后,现代女子都不笑了
创始人
2025-09-24 19:32:30
0

在现代人眼中,唐朝常常被认为是“以胖为美”的时代,尤其是提到美丽无比的杨贵妃时,这一观念似乎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同。人们普遍认为,杨贵妃的美丽与她的丰腴体态密切相关。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杨贵妃的体重可能比你想象的要轻得多,这是否会打破你对唐朝审美的既定认知呢?

很多现代女性在了解杨贵妃的体重后,可能会对“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产生质疑。杨贵妃的真实体重是多少?唐朝的审美标准究竟是怎样的呢?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更深层次去了解唐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根源。

唐朝的开国皇族李家,血统并非完全纯正的汉人,而是鲜卑族的后裔。鲜卑族是一个曾在广袤草原上游牧的民族,他们的文化与审美观念自然也与中原的汉族文化有所不同。对鲜卑族而言,强壮和健硕的体魄代表着强大的生存能力,也意味着良好的繁衍优势。因此,在鲜卑族的传统观念中,丰满的身材不仅是健康的标志,还象征着富裕和生活的美好。随着李渊建立唐朝,这种审美理念便被融入到新的社会和文化体系中,并逐渐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然而,这种审美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在唐朝初期,特别是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粮食丰收,百姓富足,胖乎乎的身材成为了富足生活的象征。在这种经济繁荣的背景下,唐朝的审美观开始向丰满的体态倾斜。

值得注意的是,唐朝人所称的“胖”并不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肥胖。唐朝人追求的是一种健康、丰满且富有活力的体态,这种审美观念不仅仅体现在女性身上,也反映在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唐朝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丰满、优雅体态的赞美。

实际上,唐朝的审美观念并非完全脱离汉族传统。它是鲜卑文化与汉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二者的结合使得唐朝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独特的风貌。唐朝女性的高髻发型、宽袖长裙等风格,正是鲜卑与汉族审美的融合。而唐朝与周边国家的频繁交流,也为审美观念的多样性注入了新的元素。例如,波斯、印度、日本等地的使节和商人将异域的审美理念带入长安,这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进一步丰富了唐朝的审美内涵。

进入唐朝的鼎盛时期,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为“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个时期,丝绸之路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各国的使节络绎不绝地来到长安,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和物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唐朝的百姓生活富足,逐渐形成了“心宽体胖”的理想状态,丰盈的体态成为了幸福生活的象征。

然而,唐朝人所追求的“胖”,更多的是一种健康、圆润、优美的体型,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肥胖。此时的“胖”更多是一种符合美学和健康的标准,强调的是身体的和谐与活力。这种审美观念在文学艺术中得到了广泛体现,诗歌、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表现了唐朝人对美的追求。比如,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便生动地展现了唐代贵族女性丰腴的体态。

杨贵妃,无疑是唐朝最具代表性的美人之一,然而她的真实体态却常常被误解。很多人认为杨贵妃一定是个丰腴的胖美人,毕竟唐朝的审美观念常被人简化为“胖美”。但根据史料和考古发现,杨贵妃的身高约为1.65米,体重大约60公斤。即便放到今天,这样的身材依然算得上匀称,且健康。

杨贵妃的美,远不止于她的外貌。她不仅精通音律,擅长歌舞,还有过人的诗才。她所创作的《霓裳羽衣曲》与《清平调》都成为千古传世之作。唐玄宗对她的宠爱,也不单单因为她的外貌,更因为她的才华和独特气质。这种内外兼修的魅力,才是真正令她成为一代传奇的原因。

唐玄宗的宠爱同样为我们理解唐朝审美提供了重要线索。作为当时的皇帝,唐玄宗见识过无数美人,但他对杨贵妃的痴迷不仅仅是她的美貌,更多的是她的才情与魅力。这种全方位的美,正是唐朝审美的核心。

杨贵妃的影响不仅限于个人魅力,她的家庭背景和政治影响力也十分显著。杨贵妃不仅为自己的亲人谋得了高官,形成了强大的杨氏外戚集团,还通过政治手段影响了唐朝的政局。这一切都反映了唐朝女性较高的社会地位。

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社会和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杨贵妃的悲剧性结局成为这一转折的象征。由于战乱的冲击,社会经济的衰退,使得昔日的“胖”身材不再是富足的象征,反而成为了奢华的标志。人们开始崇尚瘦削的身材,审美观念转向了清瘦的标准。

唐朝的审美观念在经历了盛唐的丰满美到晚唐的清瘦美的转变,反映了时代的变化。这种审美的变迁,不仅仅是关于身材的标准,更是社会风气、政治变迁和文化发展的综合体现。从“胖”到“瘦”的转变,既是时代的需求,也反映了人们对物质匮乏与生活简朴的向往。

唐朝的美,不单单体现在身体的丰腴或瘦削,更在于一个人内在的才华与气质。审美是多元的,不同的文化和时代会塑造出不同的美学标准。我们应该以更加宽容和开放的心态,去理解不同时代和文化中多样的审美观念,传承并发扬其中真正的智慧。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大航海时代的起点,非洲成为了欧洲列强争相占领的焦点,而安哥拉作为...
2025-09-24 13:06:31
山东省会为什么是济南,而不...
全文共1683字 | 阅读需4分钟 山东省和许多省会一枝独秀的省不...
2025-09-24 13:06:18
关于召开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
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单位: 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定于2025年9月2...
2025-09-24 13:06:13
不忘旧史、传承伟大精神
刷着短视频里的盛世烟火,晒着周末出游的打卡照片,捧着奶茶漫步在华灯...
2025-09-24 13:06:05
原创 ...
杨东霞 临沂,古称琅琊,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历史上,它...
2025-09-24 13:05:48
中证A50ETF指数基金:...
证券之星消息,9月23日,中证A50ETF指数基金(560350)...
2025-09-24 13:05:32
带父母去四川6日游美食推荐...
嘿,宝子们!四川,那可是个集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于一身的宝藏旅游地。...
2025-09-24 13:05:32
原创 ...
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文末提供文献引用来源,敬请留意。 作...
2025-09-24 13:05:03
原创 ...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改革,使得明朝在政治、军事、经...
2025-09-24 13:04:43

热门资讯

原创 房... 咱们今天聊聊历史上一对特别有意思的搭档,房玄龄和杜如晦。你说这俩人,单拎出来都厉害,凑到一块儿,简直...
原创 汉... 在中国古代史上,三国时期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时代之一。曹操与刘备之间的争锋相对,留下了无数值得铭记的...
原创 老... 在晚清动荡的年代,曾国藩作为湘军的创立者,以及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人物,以其独特的识人之术声名远扬...
原创 嘉... 其实嘉靖帝朱厚熜当初原本并没有继承皇位的机会。毕竟他的父亲朱祐杬是宪宗皇帝的第四子。虽然宪宗的前两个...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启动明故宫遗... 7月26日,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布《关于在南京明故宫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的情况通报》。通报中表示,故...
王世充弑主登帝位,刘文静郁闷遭... 关注 话说隋主杨侗在东都洛阳当皇帝,其实就是个傀儡,一点实权都没有。真正掌权的是王世充。 刚开始,...
原创 秦... 历史中常有“功高盖主”的现象,在封建王朝的漫长历史中,许多有着赫赫战功的将领,最终因其过高的声望与权...
《南京大屠杀档案》首次完整入藏... 2025年7月26日,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发表80周年。当天,“珍爱和平”中日民间...
原创 刘... 三国时期的真正赢家:司马家族的崛起与覆灭 在三国时期,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曹操是最大的赢家,因为他所建立...
原创 商... 根据《史记》记载,商汤带领军队征伐夏朝,在鸣条之战中击败了夏桀,紧接着商汤消灭了忠于夏朝的三嵕(z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