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房玄龄出谋划策厉害,杜如晦决断事情靠谱,他俩辅佐太宗,才有了贞观之治的好局面
创始人
2025-09-24 21:05:05
0

咱们今天聊聊历史上一对特别有意思的搭档,房玄龄和杜如晦。你说这俩人,单拎出来都厉害,凑到一块儿,简直就像给唐太宗李世民安上了左右脑,硬生生把初唐那摊子事儿给捋顺了,才有了后来人人称赞的贞观之治。

记得以前翻《旧唐书》,总觉得房玄龄这人有点 “磨叽”。唐太宗每次开会问个事儿,他能站在那儿捋着胡子琢磨半天,一会儿说东边有隐患,一会儿说西边得周全,十条八条计策摆出来,听得人眼花缭乱。有回朝堂上讨论要不要对突厥用兵,他愣是从粮草储备说到天气变化,连边境驿站的马匹数量都算得清清楚楚,末了还挠挠头说 “臣这只是抛砖引玉,还得再想想”。

可偏偏杜如晦就是他的 “解语花”。这人说话语速不快,但总能在房玄龄絮絮叨叨的当口,突然眼睛一亮,指着其中一条计策说 “这条可行”。你别以为他是随口说的,他能把每条计策的利弊拆解得明明白白,比如刚才说的对突厥用兵,他就拍板用 “袭扰疲敌” 的法子,理由是 “突厥人善骑射但不耐久战,咱们耗得起”,后来还真就这么成了。

我总琢磨,这俩人怕是上辈子就搭过伙。有次唐太宗夜里急召他们议事,宫里的灯笼照得俩人影子在墙上晃。房玄龄捧着地图在那儿圈圈画画,笔尖都快戳破纸了,杜如晦就坐在旁边小口喝茶,等房玄龄说得口干舌燥,他才慢悠悠地接过笔,在几个关键据点打了勾,“就按这几个点布防,保准万无一失”。李世民在旁边看着,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说 “你们俩凑一块儿,比朕的军师还管用”。

其实刚开始,李世民也没发现这层默契。武德年间打窦建德那会儿,房玄龄连夜写了份安抚河北百姓的章程,条条框框列了二十多页,李世民看着头都大了。正好杜如晦进来送军报,扫了一眼就说 “删去七条,重点抓赋税减免和流民安置”,后来照着改了的章程推行下去,河北果然安定得快。从那以后,李世民就养成了习惯,凡大事必叫上这俩人,先听房玄龄掰开揉碎了说,再等杜如晦一锤定音。

你发现没,房玄龄就像个精密的算盘,什么细枝末节都漏不过他的眼。当年制定《贞观律》,他硬是把前朝的律法逐条比对,连 “偷盗桑叶” 这种小事都考虑到量刑轻重。杜如晦呢,就像个掌舵的,一眼能看穿本质。有回讨论官员考核制度,房玄龄设计了一套极其复杂的评分体系,杜如晦看了直摇头,说 “不如简化成‘德、能、勤’三样,老百姓看得懂,官员也明白该往哪儿使劲”。

贞观四年那阵子,长安城粮价跌了一半,街头巷尾都在说 “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有天李世民在御花园设宴,指着满池荷花对俩人说 “你们看这花长得旺,全靠底下的根扎得深”。房玄龄赶紧躬身说 “是陛下仁德”,杜如晦却接了句 “臣以为,是上下同心,各司其职”。这话听着实在,就像他们俩的相处模式,一个铺路搭桥,一个掌舵前行,谁也不抢谁的风头。

有时候我总在想,历史上能臣不少,可像这样互补得严丝合缝的真不多。房玄龄不是没主意,只是想得太周全,总怕漏了什么;杜如晦也不是鲁莽,他是能在千头万绪里抓住要害。就像盖房子,房玄龄是那个画出详细图纸的工匠,连瓦片怎么摆都标得清清楚楚;杜如晦就是那个总工程师,看一眼图纸就知道先打地基还是先架梁。

后来杜如晦先走了,房玄龄在朝堂上孤零零站着的时候,唐太宗好几次叹气道 “少了个拍板的人,朕心里都没底了”。你看,再厉害的君主,也得有合适的人搭班子,这道理放到今天也一样。

说起来,贞观之治哪是什么天降祥瑞,不过是君主肯听劝,臣子肯使劲,你补我的短,我扬你的长,一步步把国家往好里带。这俩人,一个善谋,一个善断,就像两把钥匙,合在一起才打开了盛世的大门。

要是你也觉得这对搭档的故事有点意思,不妨点个赞,加个关注?或许能沾沾这贞观盛世的福气呢?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大航海时代的起点,非洲成为了欧洲列强争相占领的焦点,而安哥拉作为...
2025-09-24 13:06:31
山东省会为什么是济南,而不...
全文共1683字 | 阅读需4分钟 山东省和许多省会一枝独秀的省不...
2025-09-24 13:06:18
关于召开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
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单位: 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定于2025年9月2...
2025-09-24 13:06:13
不忘旧史、传承伟大精神
刷着短视频里的盛世烟火,晒着周末出游的打卡照片,捧着奶茶漫步在华灯...
2025-09-24 13:06:05
原创 ...
杨东霞 临沂,古称琅琊,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历史上,它...
2025-09-24 13:05:48
中证A50ETF指数基金:...
证券之星消息,9月23日,中证A50ETF指数基金(560350)...
2025-09-24 13:05:32
带父母去四川6日游美食推荐...
嘿,宝子们!四川,那可是个集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于一身的宝藏旅游地。...
2025-09-24 13:05:32
原创 ...
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文末提供文献引用来源,敬请留意。 作...
2025-09-24 13:05:03
原创 ...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改革,使得明朝在政治、军事、经...
2025-09-24 13:04:43

热门资讯

明天,A股“最接近牛市的一周”... 刚过去的交易周(7月21日~7月25日),A股继续向上突破。主要股指中,因突破3600点而备受关注的...
特朗普访问苏格兰,英国多地发生... 当地时间7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苏格兰海岸的高尔夫球场打球之际,英国多地爆发抗议活动,抗议者谴责...
原创 西... 各位亲爱的读者,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请您不吝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便于您随时跟进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 《... “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宋史》中的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位近乎完美的士大夫形象。司...
原创 溥... 溥仪,满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传奇人生中创造了许多“第一”。他是历史上首位三度登基并三度退位的皇...
原创 7... 在大唐帝国的辉煌历史中,765年无疑是一个充满危机的年份。帝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威胁,两大强敌同时入...
原创 当... 各位亲爱的读者,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别忘了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关注”按钮哦!这样您就能随时阅读到...
原创 台... 中国大陆早已普及了简体字,但在台湾地区,人们依然使用繁体字。看似这是一种“保留文化传统”的做法,实则...
原创 刘... 这事儿吧,得从诸葛亮咽气前那几天说起。他躺在病榻上,手里攥着蜀汉的兵符,脑子里转悠的除了北伐大业,还...
原创 丁... 丁汝夔,明朝中期的一位官员,原籍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府沾化县。他在正德十六年通过科举考试,荣登进士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