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作为天下权力的最高象征,似乎总与风流韵事密不可分。然而,唐朝的皇帝们在风流方面却有其独特之处,尤其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表现,几乎可以用“超越常规”来形容。民间常有“脏唐乱宋”的说法,暗指唐宋两代皇帝风流放纵,今天我们就来细说这位唐玄宗到底有多“风流”,呸,是多么风姿绰约。
他的后宫极为庞大,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都不足以形容,真正的数字是三千粉黛,甚至还太过保守。据《新唐书》记载,开元、天宝年间,宫中侍女多达四万人,仅唐玄宗的“梨园”乐队美女就有三百人!想象一下,四万名宫女轮流宠幸,李隆基哪有那么多精力?但若每天只宠幸少数几位,又与他风流倜傥的形象不符。于是,唐玄宗便自己动脑筋,发明了不少挑选妃子的独特办法。
他想出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所谓的“蝴蝶选妃法”。让一群待寝妃子排成一列,每个人头顶放一朵鲜花,由蝴蝶自由落在哪朵花上,便选中该妃子侍寝。然而,这个方法很快被一位聪明的妃子破解。她在头上涂抹了从西域引进的香料,吸引蝴蝶连续几天都落在她头上。李隆基对她的宠爱渐生厌倦,遂不再采用此法。
玄宗随即又研究出了“萤火虫选妃法”。妃子们需捉萤火虫,李隆基则以此欣赏妃子们为争宠而忙碌的模样,感受一种别样的成就感。但不久后,这个办法同样被破解——一位从小习得捕萤火虫技巧的妃子,连续数日获胜,李隆基又生厌倦。为了避免同一妃子连续侍寝,他命人找来一种涂在身上难以洗净的颜料,并刻制一枚印章,印章上写着“风月常新”,每天侍寝的妃子都盖章标记,从而有效阻止重复侍寝。
李隆基虽然喜爱新鲜玩法,但长此以往也难免感到无聊。一天,他看到有人赌骰子,灵机一动发明了“剉角媒人”的选妃法:妃子们轮流掷骰子,点数最大者便获侍寝资格。这个方法新颖又有趣,迅速流行起来。
虽然后宫人数众多,李隆基依然怀揣音乐梦想,乐于寻找志同道合之人,正因如此,他结识了赵丽妃。当时赵丽妃还是个民间歌姬,唐玄宗对她极为迷恋。初时为避嫌,他在宫外租房让赵丽妃居住,后因赵怀孕,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妃子。那时李隆基尚未登基,正妻王氏无子,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等妃子相继为他生下儿子,其中赵丽妃所生即为后来的太子李瑛。
李隆基之所以被称为风流,更多源于他的花心。他见赵丽妃等人逐渐老去,心生新欢目光投向了自己小表妹武氏——亭亭玉立、姿色出众。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这位小表妹正是武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武三思的侄女,而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二人是名副其实的表兄妹。
武惠妃并非普通女子,为了让自己儿子李瑁登上太子之位,她不惜设计陷害太子李瑛,最终导致李隆基一日间杀死了三子——李瑛、李瑶、李琚。武惠妃因心机重重,心理压力巨大,噩梦连连,半年后精神崩溃而亡。
武惠妃去世后,李隆基孤寂难耐。高力士便亲自远赴湖广、两粤等地为皇帝物色美人,最终找到才貌兼备的江采萍,也就是唐玄宗挚爱的梅妃。可惜不久,梅妃感叹人老色衰,唐玄宗渐渐失去兴趣,再度陷入孤独。
高力士见状,为讨唐玄宗欢心,便推荐了杨玉环——李瑁的妻子,生得天生丽质。李隆基对偷情乐此不疲,面对儿媳诱惑更是无力抵挡,于是千方百计将杨玉环接入宫中,封为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沉迷风月。虽然书中称李隆基“三千宠爱在一身”,实际上,他宠爱杨贵妃的同时依然偷情其他女人。
他偷情的对象竟是杨贵妃的姐妹。据《杨太真外传》记载,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丰硕修整,工于谐浪,巧会旨趣”。唐玄宗封她们为国夫人,大姐为韩国夫人,三姐为虢国夫人,八姐为秦国夫人。而他最常偷情的正是三姐虢国夫人。杨贵妃对此多次吃醋,但最终对李隆基无可奈何。
不仅是国内美女,唐玄宗连外国美人也不放过。宫中有一位“洋贵妃”曹野那姬,意为“最爱的人”。虽然史书中对她仅略有记载——“寿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却也足以证明李隆基曾宠幸过这位异域美人。
这样一个唐玄宗李隆基,看完之后你是否觉得他真够风流?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城里人真会玩”。可惜,正是这份“玩乐”心态,最终使他一手创造的开元盛世及大唐王朝走向衰败,也为后世留下诸多非议。细细思量,这样的风流,实在是得不偿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