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珍贵的历史照片是由日本摄影师在大约1925年前后拍摄的,其内容收录在名为《亚东印画辑》的作品中。照片主要展示了位于大连周边的几座古老建筑以及粮食存储设施。从这些历史的影像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年普通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与艰苦生存的真实写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些历史瞬间吧!
图片呈现的是大连四岗子的天齐庙,亦被称为天后宫。这是一座闻名遐迩的道教寺庙,因其宏伟的规模而被誉为“关东大庙”。该庙的创建始于1908年,然而原有的建筑在2004年遭到拆除,之后于2009年迁移重建,并于2013年重新开放。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大殿的正中悬挂着“天后圣母”四个字样,门口伫立着两位身姿魁梧的道士,身着华美的道袍,仿佛在向来访者传达着庙宇的威严与祥和。可见,当年这座道观的经济状况相当不错。
接下来的画面展示的是汤岗子温泉,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的千山区。汤岗子因其温泉而声名远扬,成为了全国知名的温泉康复中心。这一地区的温泉历史悠久,当地的县志记载称早在唐朝时期就已发现温泉,唐太宗曾在东征途中停留于此,享受温泉沐浴,称之为“坐汤”。从照片中,我们能看到路上往来的人们着装考究,这应该显示出他们的经济状况比较宽裕。
接下来的照片描绘的是大连码头的一处开放式仓库,成堆的农作物在露天场地上等待发货。我们可以看到,近处有工人在忙于搬运粮食袋,而远处则有几个人正在认真检查和清点这些粮食,让人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劳动氛围。
此外,这张照片还展示了正在装卸豆粕的苦力。作为普通百姓,他们不得不从事最为艰苦的体力劳动,以维持生计。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许多人生活得极为贫困,始终徘徊在温饱的边缘。
再看另一张照片,一名苦力正在大豆仓库旁忙碌,认真清扫着堆放在旁的高大粮堆周围的地面。
这张图片展示了贮藏大豆的露天仓库,各位网友,你们见过如此的粮仓吗?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见解和经历。
笔者感慨道:
东北地区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从这些老照片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昔日东北的大豆种植已然十分普遍,数不胜数的大豆粮仓随处可见。对此,各位网友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