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唐朝,自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父亲李渊的皇位之后,仿佛是陷入了一种诅咒,皇位的争夺便成为了李世民后代们的终极目标。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皇室成员不惜彼此残杀,甚至连女性成员也未能幸免。唐朝的权力斗争,特别是到了唐明皇李隆基的时代,变得更加激烈和复杂。李隆基似乎比他的祖父李世民还要狠心和果断。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李隆基为了维护自己的一统江山奋斗了一生,最终却是被自己的儿子从帝位上拉下了。
首先,我们需要详细了解一下李隆基为何说是“抢了一辈子的皇位”。自从李世民去世后,唐朝的皇位就被李世民的后代们争夺了起来。这场权力的斗争,甚至波及到了皇族中的女性。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继位后,武则天展现了她强大的政治手腕,逐渐在朝堂上占据了重要位置。最终,武则天不仅操控了国家政务,还亲手夺取了自己儿子的皇位,自立为帝,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这一时期,李显和李旦这两位帝王,实质上都不过是武则天的傀儡,直到武则天的垮台,李显才得以复位。
然而,李显复位后的日子并不长久,他很快便被自己的皇后所毒死。原来,这位皇后心生野心,想要模仿武则天,自己也登上皇位。李显的死为李旦的儿子李隆基提供了机会。李隆基看出皇位似乎与自己无缘,于是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政变,成功地将自己的父亲李旦扶上了帝位。然而,尽管李旦成为了皇帝,李隆基依旧无法继承皇位,因为李旦的长子李成器还在。因此,按照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皇位本应传给李成器。与此同时,太平公主也暗中谋划着自己的皇位梦想。李隆基当时的境遇与他祖父李世民曾经的困境颇为相似,于是他决定发起一次“玄武门之变”,最终,李旦被迫将皇位禅让给了李隆基,而李成器也在无奈之下同意了这一决定。
在李隆基终于得到了皇位之后,大家以为这一切的争斗已经结束,但事实远非如此。李隆基继位后,并未安于现状,他开始对自己的子嗣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尤其是当时的太子李瑛,李隆基早早听信了宠妃武惠妃的谗言,冤枉李瑛谋反,并下令将其处死。武惠妃之所以要陷害李瑛,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李瑁能够继承太子之位。然而,当大臣们纷纷建议李隆基立李瑁为太子时,李隆基却犹豫不决,最终并未做出决定。其实,他心里担心的是,如果立了李瑁为太子,自己有可能会遭遇像李世民当年那样的背叛——被身边的亲王和大臣联合起来迫使退位。所以,李瑁也未能如愿成为太子。此外,李隆基还强行夺走了李瑁的妻子杨玉环,这给李瑁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打击。
至于李隆基的最终命运,或许更能说明一切。他一生几乎都在为皇位而战斗,却最终未能死守自己得到的宝座。有人可能会认为,李隆基的皇位最终并没有丧失,而是传给了他的儿子李亨。可是,李隆基的退位,并非他真正心甘情愿的决定。事实上,李隆基晚年生活纵欲过度,荒废了政务,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国家的实力严重衰退,叛军一度攻入了京城长安。面对叛军的威胁,李隆基不得不携带近臣和宠妃杨玉环逃亡。后来,在马崔坡的逃亡途中,甚至发生了士兵哗变,有人逼迫李隆基赐死杨玉环,这一切都让李隆基痛不欲生。尽管他依旧是名义上的皇帝,但实质上已经失去了皇威和权力。
在此情境下,李隆基开始意识到自己无法平定安史之乱,于是,他决定将这场“烂摊子”交给儿子李亨处理。李亨带领军队前去平乱,却趁机在灵武自立为帝,宣告李隆基退位。李隆基虽然一度想要反抗,但他早已失去了支持者,没人愿意为他卖命。最终,李隆基不得不无奈地将皇位禅让给了李亨,自己成为了名义上的太上皇。这一切,虽然李隆基一直在为权位拼搏,但最终却不得不放弃,成为历史上一个悲剧性的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