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昨天在“覃仕勇说史”发布了一篇文章,题为《1950年,邓岳在朝鲜战场突然遇到彭德怀,顿觉高山仰止,膜拜一生》。文章中提到,1950年10月19日,毛主席亲自钦点担任总司令的彭德怀秘密率军进入朝鲜战场。当天夜里,成批成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悄然撕去军服上的所有中文标识,借着黑夜的掩护,肩扛着武器弹药,背负着装土工具和十天的干粮,从安东、长甸河口、集安等多个地点,源源不断地汇聚到鸭绿江边。那情景壮观异常,仿佛千军万马齐头并进,声势浩大,气势如虹。
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在晚年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旧豪情万丈,热血沸腾:“鸭绿江畔,士兵如海,枪炮如河,马蹄声声,炮车隆隆……那一刻,鸭绿江仿佛沸腾了。”到了10月20日清晨,已有五个师的兵力跨过了鸭绿江。到23日,即邓岳遇见彭德怀的那天,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二军、第四十二四军四个军的十二个师,加上炮八师高炮一团,已经顺利过江,且大量后续部队仍如奔腾的铁流般从国内各地汇集而来。真可谓天降神兵,群敌丧胆。自此,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威风,铸造了不朽的威名,被赞誉为“地表最强陆军”。
然而,当时志愿军面对的,是被称作“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先进”的美军,以及由美军主导的“十六国联军”。美军拥有数千架飞机,牢牢掌握着制空权,陆军已实现机械化和摩托化,海军装备有航空母舰、战列舰、驱逐舰、巡洋舰、登陆舰、扫雷艇,武装得极为精良。而我们没有空军,也无海军,只有装备简单的“小米加步枪”的陆军,作战依靠两条腿行军,没有装甲车,没有机械化部队,没有坦克。虽有火炮,但数量少且火力远不及美军。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甚至嘲笑我们使用的武器仿佛停留在“旧石器时代”的原始水平。
面对这样的差距,志愿军只能讲究策略和兵法,避免蛮干。为了避开敌机空袭,保证进攻的突然性,我们的援朝部队采取昼伏夜出的方式。数十万官兵花费整整一周时间秘密过江,成功骗过了在中朝边境盘旋的敌机侦察,堪称军事奇迹。然而,老覃去年发表的《抗美援朝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却有专家在混淆视听,他的说法很新奇》一文中,有读者竟讥讽人民志愿军行动鬼鬼祟祟、不光明正大,称其为“小人行径”,“无耻”、“阴险”、“下流”。对此,老覃只能无奈摇头。
如果讲究光明正大的对决,那就请美军舍弃他们的先进武器,和我们平等交锋,他们敢吗?去年老覃还发表了《苏械16军入朝,美军顿感压力巨大,说:现在和谈,你方要有诚意》的文章,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是凭借落后的武器装备,逼得美军回到谈判桌。1951年8月,我军开始陆续换装以苏式重装师为标准的装备,第16军作为第八批入朝的部队,于1952年12月亮相,短短两个小时内连战三仗,美军惊魂未定,士气瞬间崩溃。美方谈判代表惊恐抗议,和谈进程迅速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我志愿军入朝前曾多次警告美帝,只是对方自视甚高,完全无视我们的严正警告。去年老覃在《专家说毛主席误判了抗美援朝,美国并不想打中国,却忽视了两件事》一文中详细列出了这些警告:1950年6月27日,美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毛主席6月28日发表重要讲话,严厉谴责美帝侵犯我国台湾领土;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同日发表声明,誓言“奋斗到底”。8月27日,美军派遣9架飞机侵入我国东北辑安、临江、安东地区疯狂轰炸,造成交通枢纽和机场受损,周总理愤然向美方抗议。但美军却愈发嚣张,持续进行挑衅性轰炸。我们没有空军,只能忍受“打碎牙齿和血吞”的被动局面。9月30日,周总理严正警告美帝“不得越过三八线”,否则中国绝不会坐视不管,但美方置若罔闻,依旧肆无忌惮……
血债必须用血来偿还。志愿军来了!
鉴于美军武器装备强大,我们只得昼伏夜行。朝鲜的道路本就有限,且被南撤的人民军和流离失所的平民挤得水泄不通,导致我们的部队推进极其缓慢。白天是敌机肆虐的时段,它们在天空中横冲直撞,疯狂扫射,见人就打,见物就炸,毫不留情。天可怜见,我志愿军没有防空力量,唯一的三十六门七十五毫米高炮中,还留着十二门防守鸭绿江渡口,这些高炮多是日本遗留下来的老旧装备,膛线早已磨损,炮弹射击极不精准,防御形势十分被动。
前面提到,三十八军在23日已过江,但它作为预备队,一开始紧跟四十二军。入朝后,命令调整,四十二军被调往东线阻击,三十八军则集结于熙川。由于道路阻塞,部队进展受阻,军长梁兴初焦急万分,亲自奔赴现场指挥交通。刚到路口,参谋气喘吁吁地报告:“司令部被敌机轰炸,一辆车被炸翻,军作战科长牺牲,其余各科科长均受伤!”梁兴初是抗美援朝十大虎将之一,他麾下三十八军战后被誉为“万岁军”。此刻听闻作战科长牺牲的噩耗,他忍不住泪如雨下,悲痛呼喊:“出师未捷,先折大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