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密林中的一个傍晚,几名红军战士围成一圈,将毛泽东保护在中央,大家在一棵高大树下避雨休息。战士们过于疲惫,纷纷躺下沉沉入睡。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战士突然醒来,他看到毛泽东在为大家遮雨,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那是1935年5月,红军部队正穿越大凉山地区。长途跋涉让他们疲惫不堪,需要休息一夜,第二天再继续赶到安顺场渡口,准备渡过大渡河。那是红军唯一的生路,如果能过河,便能逃出生天;若过不去,便是全军覆没。然而,敌人紧追在后,前方又有强敌把守,形势异常严峻。于是,部队决定连夜出发,急行军前往安顺场。
安顺场渡口是唯一的渡口,能通过就能生还。为此,红军提前准备架设浮桥的工作,并指示每位战士必须携带两根毛竹。于是,夜色中,战士们背着或扛着两根毛竹,奋力向前行进。这支铁血军队的潜力得到了全面的展示,瞬间,他们从战斗部队转变成了工兵队和后勤队。
然而,与其他战士不同的是,毛泽东竟然自己背了四根毛竹!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时常伸手去拿其他战士背负的重物,包括枪支和米袋,毫不犹豫地将它们扛在自己身上。警卫员看到毛泽东的举动,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于是劝说:“主席,您别背这么多毛竹,让我分担一下。”毛泽东笑了笑,并没有答应,继续大步前行。其他战士见状,也纷纷劝说,毛泽东只是摇头。警卫员无奈,悄悄与战士们交换了眼色,几人一齐上前想要帮毛泽东分担。毛泽东却用大手挡住他们,语气有些严肃:“执行命令,大家都一样。我有多少力气,就做多少事。你们背的东西也很重吧!”战士们见毛泽东表情坚定,也不再多言。只见他挺拔的身影,背负四根毛竹,还带着长枪和沉重的米袋,在队伍中稳步前行,战士们对他的敬仰与感动,油然而生。
突然,天公不作美,瓢泼大雨再次来临。黑暗的夜晚,倾盆大雨让部队的前进几乎变得无法继续。于是,他们决定在原地稍作休息。树木提供了有限的遮蔽,多少可以挡住一些雨水。为了保护毛泽东,警卫员主动提议:“主席,您在中间,我们围着您,挡挡风。”毛泽东却微笑拒绝:“和大家一样,我们就在树下避雨。”然而,战士们执意将毛泽东围在中间,自己主动形成了一个圈。
不久,战士们都已经沉沉入睡,但毛泽东并没有休息。他拿着一把破旧的伞,一边为战士们挡雨,一边自己忍受着雨水打湿全身。伞的破洞总是朝向他自己,让他全身湿透,衣服像是从水中捞起来的一样。警卫员醒来后,看到了这一幕,心中感动不已,赶紧劝道:“主席,您休息吧,伞我来撑。”毛泽东低声“嘘”了一下,示意不要吵醒其他战士,继续为大家撑伞。
然而,还是有几名年轻的战士醒来,看到了毛泽东在为大家遮雨,纷纷开口说:“主席,把伞交给我,我们年轻力壮,您怎么照顾起我们来了?”毛泽东微笑着轻声道:“别争了,我撑伞,你们多休息会儿。”战士们的心中充满了敬佩,纷纷劝毛泽东放下伞,休息片刻。看到毛泽东固执的神情,警卫员有些急了,便用激将法说:“我们有意见!”毛泽东问:“什么意见?”警卫员说:“您太不顾自己,太劳累了,我们真的有意见!”毛泽东笑着回答:“好,好,我接受大家的意见。其实,我们是在互相帮助,不是我被你们围在中间吗?你们也在为我挡风。”
直到部队重新启程,毛泽东才终于放下伞,肩负起四根毛竹,再度与战士们踏上了征途。这一幕成了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壮丽史诗的一部分。
毛泽东在回顾这一伟大历程时深感自豪:“自盘古开天地,到三皇五帝,再到今天,历史上有过像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在十二个月的时间里,空中天天有敌机侦察轰炸,地面上几十万敌军穷追不舍,途中遇到无数困难险阻,我们却依靠脚步,一路长驱二万余里,穿越十一省。请问,历史上有过像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未有过!”毛泽东由衷感慨,这种艰难险阻的坚持与勇气,正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成员的精神象征,永不畏惧任何困苦与挑战。这一份坚定的信念,正是对未来胜利的最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