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万岁,京兆杜陵人。年轻时,英勇善战,骑射精湛,身手如飞。他自小热爱兵法,尤其精通占候之术——一种通过观察天象变化来预测吉凶的古老占卜方式。
十五岁时,北周与北齐在芒山展开激战。史万岁随父亲参军,两军对峙之际,他指挥左右紧急准备装备,并亲自策马前行。突然间,周军遭遇惨败,而他的父亲对他果断的决策颇为赞叹。史万岁以年幼之姿便能洞察大局,看出战势之不利,迅速采取行动——这正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体现。
当杨坚任宰相后,尉迟迥起兵反叛,史万岁随梁士彦前往镇压叛乱。途经途中,他抬头看到天际飞来一群大雁。史万岁对梁士彦说道:“请射击其中的第三只。”箭如流星,正中其羽,随风而落。全军士气为之一振,皆佩服其箭法之精妙。
战场上,史万岁每每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勇猛异常。他像李广那样,都是不畏艰险的勇将,屡战屡胜。
然而,后来史万岁卷入一桩谋反案件,被流放到敦煌担任戍卒。此地的戍主异常强悍,单骑深入突厥境内,掠取大量牲畜,甚至无人敢正面与之对抗。戍主自负其能,屡次辱骂史万岁。史万岁心中不平,暗自决心证明自己。一次,他向戍主挑战,要求一试身手。戍主命令史万岁驰马射箭,史万岁以箭破敌,成功掠取突厥之六畜,回到戍地。戍主由此改变看法,开始与史万岁并肩作战,深入突厥数百里,屡获大胜,声威赫赫。
虎落平阳,史万岁不言自强。后来,他随窦荣定一起出征突厥,采取巧妙策略,与敌方商定单挑决胜负。突厥勇士单独出阵,却被史万岁迅疾斩杀。突厥军惊慌失措,不敢再战,最终撤退。
史万岁继续追随杨素征讨江南,他带领两千人深入敌后,经过七百多次战斗,穿越千余里,十个月没有一丝音信,大家都以为他战死了。直到有一天,史万岁将书信藏于竹筒内,漂浮在水面上,最终被人捞起并传递给杨素。杨素大喜,将此事上报给了高祖。高祖为之感慨,深知这位将领非凡。
史万岁深入敌阵,直至击败了诸葛亮所立的南蛮纪功碑。碑背上有一句话:“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史万岁怒推碑石,继续向前,令四方敌人惧怕,纷纷遣使求降,献上明珠以示诚意。史万岁也因此被刻石颂扬隋朝的德治。
开皇末年,突厥达头可汗进犯,杨坚派杨广与杨素出征灵武,而史万岁则被派往马邑道。史万岁遇上突厥大军,突厥探子询问隋朝的大将是谁,侦察兵答道:“是史万岁。”突厥人顿时心生恐惧,认为那正是敦煌流放的戍卒。达头可汗闻此消息,心生畏惧,决定撤兵。史万岁紧追百里,将突厥军团彻底击溃,斩首数千,逼退敌军数百里,最终胜利凯旋。
杨素怕史万岁抢了功劳,便向杨坚谎称突厥人来投降,并非入侵。杨坚信以为真,未给予史万岁应有的功勋。史万岁写信给杨坚,希望能得到公正对待,却遭遇冷遇。杨勇被废后,杨坚询问史万岁下落,杨素却谎称他在东宫。杨坚深信不疑,将史万岁召入宫中,东宫的众人纷纷上前指责自己冤屈,史万岁也愤怒地喊冤,言辞激烈,反抗朝廷之权威。杨坚愤怒至极,命人将史万岁处决,但事后悔恨不已,追悔莫及。
史万岁一生虽然英勇过人,但在朝堂之事上似乎缺乏一点圆滑与智慧。若他能像李靖、李勣那样懂得权谋,或许早已身处高位。但他终究是天命之将,拙于人情世故。
隋朝的灭亡似乎早已注定,而史万岁的死,令天下士庶感到无比惋惜。史万岁虽未曾完善管理军营,但他有着极高的战场直觉,常以智勇应对千变万化的战局,堪称一位伟大的将领。他的勇猛和果敢,也与古代的李广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