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随着全军的统一改编,西北野战军被重新编为第一野战军,旗下设置了两个兵团。在这次变革中,代表二兵团的政委王世泰显得尤为“引人注目”。王世泰之前是名军队干部,他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担任了重要的军事指挥工作。如今,他被调任为兵团政委,转向政治思想工作,由于这一变化,他的“显眼”地位无疑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在全军创建的16个兵团中,许多担任政委的将领此前都有从事政治工作的经历,或者至少在政治岗位上服务过一段时间。不同于其他早早成立兵团的野战军,如第二野、第三野和第四野,一野的兵团组建时间相对较晚,特别是在1949年6月份,才成立了第一兵团与第二兵团。王世泰从第四军的军长一职调任二兵团政委,而接任军长的是张达志。
在一兵团的领导架构中,王震担任了司令员和政委的双重职务。他在土地革命和抗战初期一直从事政策工作,随后转向军事领域。而二兵团则由许光达担任司令员,王世泰则负责政委职务,徐立清则担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虽然从兵团领导班子的角度来看,二兵团的主要军政职务似乎已经安排妥当,但为什么二兵团依然显得阵容强大呢?
从王世泰的职业经历来看,或许可以进行这样分析:尽管他过往主要从事军事工作,但在转任政工岗位之后,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因此需要暂时让徐立清协助他处理某些具体的事务,以确保兵团的工作顺利进行,在工作一切就绪后,再全面负责政治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徐立清在二兵团任职几个月后,便被调回一兵团担任政委,这其中可能也反映出一兵团在完成向新疆的任务中对政治工作者的迫切需求。
事实上,王世泰在成为兵团政委的短时间内,参与了甘肃的解放战役。随着甘肃的解放,他也被安排到了地方,担任省政府副主席,协助前线的起义将领邓宝珊。然而,面对地方工作,他感到陌生,更倾向于留在军队工作。然而,实际情况是,随着各地的解放,军队内的干部并不缺乏,各地却急需大量新干部,这使得许多军官转向地方工作的现象相当普遍。同时,甘肃地区也需要一些高级将领来担当地方要职。
经过20年的军旅生涯,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王世泰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新的转机。在之后的工作中,他频繁调整职务,从甘肃工作几年的时间,调任到了铁道部副部长、国家建委副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协作区委员会副主任以及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多个重要岗位上。尽管职务变动频繁,但解放后他在甘肃地区的工作时光颇为长久,可以说他后半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甘肃的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