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50年代,因为爱上朝鲜姑娘,一名志愿军退出中国国籍,后来如何?
创始人
2025-09-22 13:03:23
0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对朝鲜进行了武装干涉,直接入侵了朝鲜半岛。朝鲜国内烽火连天,战火渐渐逼近我国边境,局势紧张异常。

为保护祖国领土和东北边疆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跨越鸭绿江,历经三年的艰苦奋战,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然而,许多人鲜少知道,在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背后,竟然绽放出一段跨越国界的爱情故事,见证了中朝之间特殊的情感纽带。

王兴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一员,进入朝鲜后主要负责兵站工作,承担着为前线储备物资和运输补给的重要任务。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正式签署,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圆满结束。尽管战争胜利,但朝鲜满目疮痍,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急需重建。于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起帮助朝鲜恢复重建的重任,并开始分批撤离。

兵站作为保障部队后勤的关键单位,通常是最后一批撤回中国的部队之一。战争结束后,王兴复被安排留在石岭,暂住在当地村民家中,正是在这里,他遇见了日后携手共度一生的女孩。

吴玉实生于1941年,战争结束时还是个纯真无邪、满怀梦想的少女。她从小便对志愿军充满敬仰和爱慕。她的父母是朴实的农民,家中有七个孩子,其中四个男孩、三个女孩。令人心痛的是,两个哥哥在参军中牺牲,另外两个兄弟也因病早逝。

失去亲人的吴玉实,对志愿军的感情格外深厚,她对这些守护家园的战士充满亲切感。

在王兴复的帮助下,吴家减轻了生活压力,经历战争创伤的心灵也逐渐得到慰藉。

和平的氛围中,王兴复带着吴玉实一起看电影、参加联欢会,参观兵站,两人就在这些温馨的时光里萌发了爱情。

然而,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严格的纪律规定,严禁与驻地朝鲜人结婚,即使彼此心意相通,也只能压抑情感,不能公开表达。

王兴复只能默默守护吴玉实,以哥哥般的身份陪伴她,隐藏着心底的爱意。

直到1958年,周恩来总理决定年底前将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这消息令大多数驻朝志愿军士兵欣喜若狂,但对王兴复而言,却充满了迷茫和焦虑。

他知道,如果此刻离开,自己和吴玉实可能永远无法再续前缘。于是,他勇敢地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与吴玉实结为夫妻,尽管她比自己小了整整九岁。

王兴复深知,为了娶吴玉实,他必须从志愿军复员,留下来生活。于是他先找到吴玉实的父亲,表达了自己的诚意,得到了父亲的支持。

接着,他鼓起勇气对吴玉实说:“我不走了,留在朝鲜,求娶你为妻。”

多年来的互相扶持早已让吴玉实对他情深意重,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你留下,我就嫁给你。”

随后,王兴复将这一决定向组织汇报,中朝两国高层为之震动。为了维护两国友谊,也为了成全这对有情人,经过多次审批,终于同意了他的“就地复员”请求。

拿到批准文件的那一刻,王兴复激动地与吴玉实紧紧拥抱:“组织同意了,我们永远不会分开。”

最终,他留在了这个充满回忆的土地上,向朝鲜政府提交了结婚申请,决心将心爱的姑娘娶回家。

1958年,中国政府鼓励海外华人加入朝鲜国籍。作为一名活跃的海外华人,王兴复响应号召,于1959年冬季正式加入朝鲜籍。

婚后两人恩爱有加,育有七个子女,生活幸福美满。

然而,尽管生活安稳,朝鲜依然是他的异乡。随着年岁增长,对故土的思念愈发强烈,时常怀念起家乡那些温馨、动人的往事,正如诗人王维所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国文化强调“落叶归根”,呆在异国他乡多年,王兴复心中渐生归乡念头。

1967年,他放弃了朝鲜国籍,重新取得中国公民身份,回到祖国,在中国安了家。

作为妻子的吴玉实,对丈夫的选择给予了全力支持,她坦言:“若不是为了娶我,他回国后肯定会有更大成就。”

而这美满结局的背后,是王兴复多年坚持不懈为归国所做的努力。

1963年,王兴复首次向朝鲜申请在中国定居,但未获批准,只被允许探亲。

70年代末,他以华侨身份向中国驻朝使馆申请回国定居,得到了使馆支持。

不过,关于子女国籍的问题,朝鲜政府经过一年多的审议,才最终同意。

1981年,王兴复携妻子和六个子女返回中国,安居乐业,享受晚年生活。

这段跨越地域和年龄的爱情故事,最终迎来了圆满结局,成为后人口中传颂的佳话,不仅是伟大爱情的见证,更象征着中朝两国的友好情谊。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迎来一场规模盛大的纪念活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原创 林... 北宋末年所谓的 “80 万禁军” 虽在《水浒传》中被反复提及,但这一数字更多是文学渲染,实际战斗力与...
本周四开始报名!2025汕头马... 近日,记者从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2025汕头马拉松将于12月14日(星期日)上午7:30在...
原创 6... 在1964年,特赦后的末代皇帝溥仪踏上了南下之旅,开始了他与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昔日的国民党将领...
原创 他... 《——【·前言·】——》 隋末乱世,群雄并起,一位南朝皇族后裔萧铣,在江陵孤注一掷,自立为帝,妄图复...
【民建先贤(13)】孙晓村:坚... 孙晓村(1906-1992),浙江余杭人。1949年参加民建,历任民建全国会务推进委员会委员、常委,...
原创 东... 东吴王位之争是中国三国历史中的一件极为重要的政治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东吴国。该事件的具体背景可追溯...
原创 中... 文|探古论今人 编|探古论今人 “突厥化”一词,指的是某个区域或族群在历史进程中,受到突厥民族...
原创 为... 说起中国近代史上被割走的土地,沙俄和后来的苏联,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留下的伤疤也最深。 时间倒回19...
原创 朱...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在精心培养下去世,年仅38岁。朱标的离世,毫无疑问成为了明朝历史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