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焚书坑儒,究竟“焚”了什么书,“坑”了什么儒
创始人
2025-09-21 19:34:09
0

秦朝以其严苛的刑罚和残暴的统治闻名,这种高压政策激发了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而在秦代社会,最先显现出的矛盾便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逐渐激化。

一、焚书事件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仆射周青献辞称赞他废除诸侯制度,实行郡县制,树立了大一统的威望。然而,博士淳于越当场反驳,提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的观点,重新引发了是否应恢复分封制的争论。秦始皇召集群臣讨论此事,丞相李斯毫不留情地斥责淳于越为“愚儒”,并指责当时的许多学者“不学现在而学古代,扰乱百姓”,认为这会威胁秦朝的统治根基。

李斯进而向秦始皇建议:“臣请命史官将非秦国记载的一切书籍焚毁,非博士官职所必需者,天下若有人藏有《诗》、《书》及百家言论,一律交给守卫官员焚烧。凡敢传诵《诗》、《书》者,弃市示众;用古书批评当世者族诛。若官员知情不报,同罪。若三十日内不执行焚烧,处罚黥刑。唯独医学、卜筮、种植之书可免。”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毁大批典籍,同时禁止私学兴盛,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事件”。

实际上,“焚书事件”起因于当时地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权力,加强对思想的控制。原本支持分封制或郡县制的人,都希望秦朝能够实现长治久安,但李斯借机大力推动思想统一。焚书的结果适得其反,一方面对中华文化造成了巨大伤害,百家争鸣的自由思想遭遇沉重打击;另一方面,很多珍贵典籍被毁,而被保留下来的医药、卜筮、种树书籍反而未能流传至今。值得注意的是,儒家经典与分封制并无必然关联,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也没有恢复分封制度,反而巩固了中央集权专制。

二、坑儒事件

“焚书”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年,秦始皇便掀起了另一场震惊世人的“坑儒”事件。全国统一后,秦始皇迷恋长生不老的传说,寻求不死之药。许多方士迎合他的心愿,承诺能找到仙人和灵药。比如,齐国人徐福向秦始皇上书,称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藏有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遂派遣数千童男童女随徐福出海寻仙,但他们一去不返。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巡游至碣石,派遣燕人卢生寻访仙人,随后又派韩终、侯公、石生等人寻找仙丹妙药。有方士建议他秘密行动,避开恶鬼干扰,方能引来“真人”,取得仙药,秦始皇深信不疑,但最终未能得偿所愿。与此同时,方士们私下议论秦始皇,讥讽他以刑罚震慑天下,贪恋权势,根本无法求得仙药,遂秘密相约逃跑。秦始皇得知后大怒,下令将违反禁令的460余人活埋于咸阳,形成了“坑儒”事件。

有观点认为被坑者主要是方士,与儒生无关,但《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扶苏曾言:“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由此可见,被坑方士中或有儒生。需区分坑儒与废儒的区别,秦始皇虽重法,但也吸收儒学以巩固统治。焚书坑儒与禁止私学虽在一定程度上统一思想、加强统治,却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美洲印第安人的起源问题,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从哥伦布误将美洲原住民称为“印度人”开...
原创 聚... 公孙胜,这位拥有高深法术的梁山元老,长期以来被誉为《水浒传》中的顶尖道士。他的道术独步江湖,超凡入圣...
原创 盛... 头条创作挑战赛 盛颙是一位出生于无锡的明朝中期官员。他在景泰二年成功考中进士,并因此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原创 明... 本文为时拾史事的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浅樽酌海,又名细雨丝竹 系列:与戚继...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杨学诚:从... 新华社武汉7月14日电 题:杨学诚:从清华学子到抗日先锋 新华社记者龚联康 他是清华学子,当民族危亡...
家传秘宝再现江湖:一枚中华民国... 在新疆的王先生家中,静静躺着一件穿越时空的历史瑰宝 —— 一枚中华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试铸铜样。这枚钱币...
原创 韩...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非常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期望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愉悦...
原创 抗... 在封建王朝更迭的漫长历史长河中,许多历史人物在朝代变革的浪潮面前,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他们或是顺应...
原创 他... 于慎行,字无垢,原籍东阿县东阿镇,也就是今天山东省平阴县一带。 古时人们给子女取字,往往寓意着对名...
原创 项... 秦朝末年,陈胜凭借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起了各地诸侯的反抗,天下各地的反秦起义蓬勃兴起。原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