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尚为邻——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中国印尼文化交流展”在雅加达开幕
创始人
2025-09-21 17:34:58
0

7月11日晚,『万里尚为邻——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中国印尼文化交流展』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省立美术与陶瓷博物馆盛大开幕。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大使馆、郑和研究会主办,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艺术品博物馆、雅加达省立陶瓷和美术博物馆承办,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协办,并得到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雅加达省政府文化厅、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等多家中印尼机构的大力支持。

展览时间:2025.07.11- 08.11

展览地点:印尼雅加达省立陶瓷和美术博物馆

直击开幕式

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理事长

胡木清 主持开幕式

雅加达特区省政府文化厅厅长

穆查莫德·塔马里

(Mochamad Miftahulloh Tamary)致欢迎辞

中国航海博物馆副馆长

王煜 致辞

王煜副馆长表示,中国与印尼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均造访印尼,以和平使者的姿态架起贸易与文化的桥梁。今天,我们再次以航海为纽带,以展览为媒介,来续写和谐友好的历史源流与当下传承。中国航海博物馆多年来积极与各国的博物馆开展友好合作,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这一次,我们沿着郑和当年的航程,来到印度尼西亚,不仅体现了对伟大航海家探索开拓和睦邻友好精神的致敬,更象征着中印尼两国跨越历史友好往来和持续对话的延续。期待观众可以通过本次展览,感受古代先驱的智慧与勇气,思考文明交流的永恒价值。

郑和研究会会长

朱碧新 视频致辞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

艾 平 视频致辞

雅加达特区副省长

拉诺·卡尔诺(Rano Karno)致辞

中国驻印尼公使

周 侃 致辞

上海代表团与雅加达省政府代表互赠纪念品

中印尼贵宾共同为展览启幕

开幕式结束后,出席活动的嘉宾兴致勃勃地走进展厅参观展览。王煜副馆长为印尼国家宗教事务部部长纳萨鲁丁·乌马尔(Nasaruddin Umar)、中国驻印尼公使周侃等嘉宾作讲解。

展览简介

郑 和(1371-1433)

Cheng Ho

620 年前,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足迹遍及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东海岸,谱写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丽篇章。郑和远航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与造船技艺的巅峰成就,更以和平友好、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精神内核,在海洋上架起了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

2025 年恰逢郑和首次下西洋 620 周年,也是中国与印尼建交 75 周年、上海与雅加达结为友城5周年、万隆会议召开 70 周年。值此多重历史时刻交汇之际,本次展览旨在回望郑和下西洋的波澜壮阔历程,重温和平互信的郑和精神,深化新时代中国与印尼的人文纽带与友好合作。

展览以“万里尚为邻”为主题,分为“航海壮举,伟大航程”“星槎遗踪,万里丝途”“海纳百珍,文明互鉴”“承航远志,奋楫未来”四大板块,展品涵盖涵盖古籍文献、碑刻拓片、造船工具、航海图卷、海捞瓷器、影像资料等,系统呈现郑和下西洋的宏大场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中印尼文化的交融共生以及当代“海上丝路”的奋进新篇。

从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扬帆到新时代中印尼友好合作,本次展览不仅是一场文化资源的深度交流,更是郑和精神在当代的生动续写。展览将以真实而丰富的形式,再现郑和下西洋的雄壮航迹与中印尼跨文化交流的古今篇章。愿观众在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光影中,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文明力量,为中印尼乃至全球文化的交流互鉴注入全新的温度与活力。

精彩展品

宝船示意图:“宝船”是郑和船队的核心和领导,负责装运封赏礼品、西洋各国贡品,海外贸易所获奇珍异宝。宝船最大尺寸可达四十四丈(约合126米)长、十八丈(约合51米)宽。

《郑和航海图》过洋牵星图:“过洋牵星术”是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种天文导航定位技术,通过观测星辰的海平仰角高度,判断船只在南北方向上的位置变化。

《瀛涯胜览》: 郑和下西洋随行通译马欢所著,是其随郑和亲历二十国风物、详实记录海上丝路见闻的珍贵文献。

明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拓片(局部):国内最大的郑和下西洋记事石刻。

《东西洋考》:明张燮撰。书成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详细记载了东西洋诸国和地区的历史沿革。

明代万历年间(1610-1630年)青花瓷:藏于雅加达省立陶瓷和美术博物馆,是郑和带来贸易往来的实证。

满者伯夷王国赤陶器:满者伯夷王国是印尼历史上最重要的古代王国之一,这件作品约出现在15世纪初郑和船队到访爪哇之时。

现场展陈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国家的灭亡都是因为遭遇了强大的外敌,而少数国家...
2025-09-21 13:05:52
原创 ...
总有人说,历史如同一场轮回。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
2025-09-21 13:05:41
原创 ...
刘邦和项羽的首次交战,彭城之战,完全以惨败告终。刘邦带领的56万大...
2025-09-21 13:05:40
原创 ...
刘彻从胶东王升至太子,这一路可谓波涛汹涌,充满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
2025-09-21 13:05:34
原创 ...
1995 年,一位老将军的遗体在火化时,骨灰中筛出了 11 块金属...
2025-09-21 13:04:39
原创 ...
牧野之战与周武王的胜利 牧野之战,周武王以少胜多,凭借着英勇的战斗...
2025-09-21 13:04:35
原创 ...
前秦(351年~394年)是氐族雄主苻健建立的朝代,也是东晋十六国...
2025-09-21 13:04:19
首展重温“烽火卢沟”
本报讯(记者 孙颖)昨天,“宛平博物馆之城”上新,位于宛平城西门内...
2025-09-21 13:04:14
原创 ...
古今战争从未缺少失败者。秉承“成王败寇”的观念,有人宁死不屈,有人...
2025-09-21 13:04:14

热门资讯

2025榆林马拉松鸣枪开赛 肯... 中新网陕西榆林9月21日电 (张一辰 李一璠)21日上午,2025榆林马拉松鸣枪开跑。来自国内外的两...
原创 从... 公元626年,正是大唐武德九年。此时,唐帝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经历了兄弟反目、腥风血雨的“玄武门...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马登云:在... 新华社西宁7月12日电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烈士陵园,前来瞻仰的市民宋女士通过历史图片和文...
原创 靖...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很高兴与您一起探索历史、进行深刻思辨。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那么我们是否能设想第二...
原创 西... 西岐打朝歌打了多少年?千年烽火中的生死博弈! 西岐与朝歌的战争从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算起,到平定“三监...
原创 读... 秦国的崛起与统一:从隐忍到摧枯拉朽 秦国并不是最早崛起的诸侯国,但却是最终实现统一的国家。最初,没人...
原创 黑...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持续了四百多年的黑暗时期,成为了非洲黑人永远无法忘却的痛苦经历。为了追逐巨...
原创 “... 中国自古便注重家族传承,尤其是在育儿方面,古人们付出了极大的心力与智慧。自周代以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
原创 乌...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罗... 1956年年底,总后勤部的领导班子迎来了重要的调整,此时洪学智毫无悬念地被任命为部长。而邱会作则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