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看行历史
本文将带大家走近原50军149师447团的老团长孟庆友的传奇经历。孟庆友在抗日战争期间,凭借超凡的胆略和聪慧的策略,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他作为山东纵队2旅6团的侦察排长,便以出色的战斗表现和精准的枪法被誉为“战斗英雄”和“捕敌神枪手”。
孟庆友于1916年出生在山东省莒县寨里河乡的寨里河村。1938年1月,怀着报国之志,他加入了八路军,成为了抗日游击队的一员。到了1943年5月,由于日军即将对我根据地发动新一轮的“扫荡”,孟庆友被升任为排长,承担起了极为艰巨的任务。
那么,为什么这个任务如此艰难呢?上级明确要求孟庆友必须拿到日军扫荡计划的准确情报。尽管孟庆友和他的队员们个个身手不凡,精通伪装、枪法精准,甚至能简单沟通日语,但敌后侦察任务的艰难程度仍不容小觑。如果行动失败,后果将非常严重。
农历初九的一个清晨,身材高大的孟庆友和一名战士,伪装成赶集的农民,头戴草帽,悄然来到石井镇。他们仔细观察到,在镇子南边的城门旁,一群人围在墙边,争先恐后地看着一张张贴在墙上的告示。告示上,清晰地写着“朱信斋,悬赏1200银元,捉拿孟庆友”。
“孟庆友是谁?”其中一名看热闹的人疑惑地问道。老人的回答低声而急切:“他是莒中独立营的便衣排长,西至寨里河,东到黄墩,周围便衣全是孟排长的部下。” 孟庆友立刻意识到,那个悬赏捉拿他的朱信斋正是曾经叛变投敌的前部下,他心里立刻一沉。
听完对话,孟庆友便和战士一同从人群中悄然穿过,准备脱身。然而,几步之后,他们突然碰到了一个身穿伪军制服、腰间别着盒子枪的伪军连长——侯连长。侯连长虽然哼着小调,却在看到孟庆友时,猛然停下了脚步。他觉得那高个子,黑脸庞似曾相识,突然一声喝问:“孟庆友进城了,快抓住他!”
原来,侯连长和孟庆友曾有过一段历史,曾被孟庆友俘虏过。侯连长认出了他,立刻大喊起来,引起了周围伪军的注意。危机四伏之下,孟庆友和战士机敏地闪入茅房,迅速换上了事先准备好的伪军军装。
不过,侯连长并没有轻易放弃,他带领着伪军逐门逐户地搜查,很快发现了可疑的高个子“伪军军官”闯入了日军小队长小野的宴会现场。宴会正在进行中,日军和伪军官员们正围坐在桌旁畅饮,孟庆友凭借着伪装的身份,混入其中,与日军官员们不动声色地交谈。
宴会进行时,一名日军军官突然向孟庆友询问:“你是哪部分的?”孟庆友毫不慌乱地回答:“我是石崖据点朱副大队长的副官。”话音未落,他便举起酒杯,一边喝酒一边巧妙地回避着可能的怀疑。然而,日军中队长小野的目光逐渐锁定了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采取了行动。
然而,孟庆友凭借超强的冷静与应变能力,趁机脱身,借着上厕所的借口离开了宴会大厅,顺利逃脱。然而,日伪军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疯狂地在镇中四处搜捕。
孟庆友依靠对地形的熟悉,巧妙地与战士迅速脱离了追击,最终通过一片槐树林成功躲入了一个农民家中。该农民不仅默契地帮助孟庆友藏匿,还带领他们进入地下藏匿点,直到敌人放弃追捕。
不久后,孟庆友再次带着战士返回驻地,准备将情报迅速报告上级。当他们在路上遇到侯连长时,孟庆友再次巧妙地利用伪装与胆略,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盘问,最终带着敌军的情报顺利返回独立营。回到营地后,他们提供的情报极为重要,帮助八路军提前应对日军的扫荡计划,立下了赫赫战功。
孟庆友的事迹,不仅仅局限于这一场战斗。在长期的敌后侦察与战斗中,他常常伪装成农民、商人、甚至伪军,屡屡突破敌人的防线,取得战斗胜利。1944年8月,孟庆友因其杰出的表现,被授予“战斗英雄”和“捕敌神枪手”称号。他的传奇经历,成为当时八路军中备受传颂的故事。
战后,孟庆友的军事生涯持续发展,历任武工队长、侦察参谋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为国家效力,担任了情报区队长等重要职务。1960年,孟庆友转业至化工部任处长,并于1969年9月因病在北京去世。
孟庆友的一生,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勇气的抗战传奇。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传承勇气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