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爬雪山前康克清高烧40度,正要被抛弃时,朱德赶来怒道:带她走
创始人
2025-09-21 05:03:14
0

(说历史的女人——第78期)

1938年,朱德总司令在延安的抗大讲课。课堂上快要结束时,朱德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开始照读讲稿。这时,台下突然传来一声愤怒的质问:“照稿子念,谁不会?”

在当时,朱老总作为红军的元老,威望极高。哪位女学生敢在课堂上如此顶撞他呢?这位敢于直言的女生显然不是普通人。她会是谁呢?有人可能会猜测她是朱德的亲人,甚至他的女儿。但朱德唯一的女儿,朱敏,刚出生不久,且在1938年时,她还在乡下与外婆生活。因此,她不可能是这位女生。

答案其实很简单——那个女生就是朱德的妻子康克清。

常常有观点认为,康克清是一个温和、善良的人,甚至看上去可能性格柔弱。然而,真实的康克清远不止如此。她是一个坚定、有个性、甚至可以称得上刚烈、泼辣的女子。她与朱德的互动,也是她个性的真实写照。

(一)为革命而死,总比被人当棵烂白菜踩一辈子要强!

康克清原名康桂秀,1911年9月7日出生于江西省万安县一个贫困的渔村。康桂秀的命运从小便充满了波折。因家境贫困,她出生不到40天便被送给邻村的罗姓人家做童养媳。那时,家里负担重,父母无法抚养她,只能将她寄养在别人家里,以期能将来为人家儿媳。

但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人,尚未长大的康桂秀便失去了这份婚约。罗家唯一的独生子夭折,她也没能如愿以偿成为这个家庭的媳妇。尽管如此,罗家对康桂秀依然很善待,视她如亲生女儿。只是,养父母本身也贫困,康桂秀从小便没有接受过任何正统教育。她从六岁起便开始放牛,十几岁便学会做饭、推磨、劳作,年少的她便承受了超乎寻常的生活重压。

虽然生活艰辛,但这些磨砺也使得她变得更加坚韧,锻炼了她钢铁般的意志和强大的个性。

14岁时,康桂秀加入了当地妇女组织,接触到了革命思想。这令她的养父母很是忧虑,因为在那个年代,革命之路意味着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尽管如此,康桂秀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毅然投入了革命的怀抱。她也因此拒绝了母亲为她安排的婚事。

17岁时,命运的转折点终于到来,康桂秀遇见了当时红军的领导人朱德。

1928年秋,陈毅在她的家乡罗塘湾招兵,康桂秀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冲动,决定加入红军。尽管父母极力反对,她还是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加入红军后,陈毅曾对她说:“小姑娘,当红军是要打仗的,你不怕吗?”

康桂秀毫不犹豫地回答:“人总是要死的,为革命而死,总比被人当棵烂白菜踩一辈子要强!”

她的坚定与决心令陈毅也为之动容,最终,她加入了红军。

(二)朱军长,你真幽默!

康桂秀与朱德的第一次见面发生在前往井冈山的途中。

那时,朱德和毛泽东带领的红四军正在艰苦的战斗中。朱德妻子伍若兰不幸被敌人俘虏并残忍杀害。伍若兰的牺牲让朱德心情沉重,也让康桂秀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的风险和生命的脆弱。然而,这并未让18岁的康桂秀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

康桂秀初见朱德时,原以为他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但朱德给她的印象却是一个淳朴的农民,身上没有任何军人架子。那时,朱德偶然路过女兵的住处,曾志邀请他走进来。姑娘们一见到朱德,立刻肃然起敬。但朱德却笑着说:“怎么都不说话了?刚才不是挺热闹的吗?”

这句话打破了场面的尴尬,大家都放松了下来。康桂秀也不由自主地笑了出来:“朱军长,你真幽默!”

朱德被她的直率和真诚所打动,询问她的名字,并得知她才18岁时,他惊讶地说:“这么小就干革命了,打仗是会牺牲的,你怕不怕?”

康桂秀毫不犹豫地答道:“怕死就不来当红军了!”

朱德对她的回答感到非常欣赏,两人相互激发着对革命的信念。

(三)我自己有工作,希望你在生活上不要指望我太多!

1929年,17岁半的康桂秀与43岁的朱德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朱德不仅亲自借钱,还请战士们共享这顿简单的饭菜。

婚后,康桂秀并没有因自己的身份而做出任何特殊要求,反而依然保持着自我奋斗的节奏。新婚之夜,她便告诉朱德:“我自己有工作,还要抓紧时间学习,希望你在生活上不要指望我太多!”

朱德完全支持她的想法,深知革命路上不能有过多的依赖。他告诉康桂秀:“我有警卫员照顾,生活上的事不用你多操心,你只需全力以赴做革命工作和学习。”

(四)千万别把我留下,我死也要跟着红军走,跟着你走!

1934年,康克清与朱德一同参与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途中,康克清不仅要背负自己的一切行李,还经常帮助伤病员搬运物资。她的身体足够强健,但长时间的行军和恶劣的环境依然让她在第三次翻越雪山时,生了重病,体温飙升到40度。

然而,红军的医疗条件极为简陋,许多伤员都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当时,张书记因红军的粮草紧张,不仅克扣了朱德的口粮,还做出残酷的决定,打算将康克清留在长征路上。然而,康克清坚决表示:“千万别把我留下,我死也要跟着红军走,跟着你走!”

最终,朱德得知后,立刻带领警卫员前去营救,发出了雷霆之怒:“走!让部队带着她一起走!”康克清因此被救回,也最终成功跨越了大雪山。这一段艰难的长征路,体现了她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革命意志。

(五)念稿子,谁不会啊!

长征结束后,朱德和康克清安定下来。1938年,朱德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党的建设》。课快结束时,朱德为赶时间,开始读起讲稿。没想到,康克清站了起来,毫不客气地说:“照稿子念,谁不会呀?”

这一幕让朱德既尴尬又无奈,但他并未发火,因为她是自己的爱妻。康克清的直率与豪爽,也正是朱德深深喜爱她的原因之一。

尽管课堂上她受到了批评,但这次事件也再次展示了康克清的独立与坚定,展现了她作为一位革命伴侣的独特魅力。

在随后的岁月里,朱德与康克清携手并肩走过了47年的风风雨雨。在革命的浪潮中,他们相辅相成,携手共度艰难时光,始终不离不弃。康克清虽然没有亲生子女,但她对朱德后代的关爱与陪伴,使她的故事永载史册,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中一个难忘的篇章。

康克清于1992年4月22

相关内容

填补早期秦文明通史著述之缺...
近日,著名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
2025-09-21 01:02:54
原创 ...
隋唐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英雄与名将的汇聚地,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了豪杰...
2025-09-21 01:02:42
原创 ...
众所周知,20世纪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两次划时代的事件,一是两次世界...
2025-09-21 01:02:38
书讯 |《困于沙丘》以战国...
几卷得而复失的残简,一段湮没无闻的史实 为何胡服骑射光耀华夏,赵武...
2025-09-21 01:02:28
原创 ...
提到长坂坡之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以及...
2025-09-21 01:02:09
原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在其笔下对靖康之耻的愤怒...
2025-09-21 01:02:06
原创 ...
《北齐书·卷九·李祖娥传》记载:帝高洋怒不可遏,挥刀责骂道:“你杀...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即便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我也要将爱新觉罗家族彻底铲除。”这...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赵匡胤的无奈困局:帝位之争下的悲剧 赵匡胤的悲剧命运,仿佛被无形...
2025-09-21 01:01:38

热门资讯

向海守望:一座千年庙宇的涅槃重... 在广州东部的珠江之畔,矗立着一座历经1400多年风雨的古老庙宇——南海神庙。它不仅是岭南地区重要的文...
原创 秦... 我只能说,如果你真以为杀一个人就能轻松晋升一级,杀20个人就能升到顶级,那真是太天真了。秦朝实施的军...
首部以史实为依据的大舜传记出版 编者按: 7月8日,《绍兴晚报》刊发绍兴市文史专家李永鑫、何俊杰创作的《大舜传》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原创 1...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在其近三百年的统治期间,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成就。举例来说,...
原创 周... 三国时期的传奇故事一直备受世人关注,作为一个充满悲壮色彩的时代,这段历史英雄辈出,美人如云,成为三国...
《三国志8 Remake》BW... “三国志”系列一直都是历史策略模拟游戏的常青树,也是光荣特库摩最为招牌的策略游戏IP。这个系列在进入...
原创 为... 背后的原因大有门道。 从历史文化来说,尽管俄国一直自认欧洲人,自认第三罗马。但欧洲从不认为俄国是欧洲...
长平之战中,白起真的有必要杀降... 公元前260年深秋,上党盆地的血腥气四十多年后仍让司马迁颤抖。长平之战,赵军主帅赵括战死,四十万赵国...
原创 天... 在《史记·天官书》的星占体系中,太白金星作为"天之将军",其运行轨迹与人间兵戈紧密相连。这种原始意象...
原创 水... 这其中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水镜先生司马徽,作为一位隐士,素以布衣身份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