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朝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杀一人升一级,杀二十人就能升满级?
创始人
2025-09-21 06:34:33
0

我只能说,如果你真以为杀一个人就能轻松晋升一级,杀20个人就能升到顶级,那真是太天真了。秦朝实施的军功奖励制度,并不是那么简单。即使有着惊天的战功,能够升到的爵位也不是随便就能到达的,二十等爵的晋升路径可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战神白起,他被誉为七国第一猛将,在秦国担任主将超过30年,攻占了70余座城市,亲自斩杀了百万敌军,可以说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即使他立下了这样的不朽功勋,最后的爵位也不过是大良造(十六级),离满级还远得很。

再来看商鞅,他不仅是商鞅变法的设计者,还以此奠定了秦国的制度基础。如果说白起的功绩是为秦国统一提供了军事保障,那么商鞅则从制度上为秦国的崛起提供了基础。从这个角度看,商鞅的功劳和白起不相上下。然而,商鞅的爵位同样止步于大良造,同样没有达到满级。

所以,别再以为杀几个敌人就能轻松晋升为左庶长、大良造了。

战国时期,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分封制,这种制度下,社会各阶层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地位几乎无法动摇。简单来说,奴隶的后代仍是奴隶,农民的后代仍是农民,贵族的后代永远是贵族。商鞅变法推出的军功奖励制,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封建制度的阶层固化,为普通百姓提供一个上升的通道。虽然它看似是一个理想化的“美梦”,但事实证明,这一制度真的有效,极大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然而,商鞅推行这一制度也严重威胁到封建贵族的利益,秦穆公去世后,商鞅最终也落得被车裂的结局——这一点,后话就不多说了。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二十等爵的复杂性,可以将它划分为四个大类,分别是:

1. 士爵,从低到高依次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

2. 大夫爵,从低到高依次为: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

3. 卿爵,从低到高依次为: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

4. 侯爵,从低到高依次为:内侯、彻侯。

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待遇,包括田地、宅邸、封邑、俸禄等标准,这里就不详细赘述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潜规则,也需要了解。

第一,关于获得军功的方式。根据《商君书·境内》记载,“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但这“爵首”并不是指随便一个普通人的脑袋,而是指已经有爵位的人的头颅。因此,想获得军功,必须得杀掉有爵位的人,而普通士兵和奴隶显然不符合这个条件。换句话说,这个规则本身就让获得军功变得更加困难。

第二,爵位在某些关键时刻能救命。秦国当时有着严苛的法律,许多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判罪,而拥有爵位的人却能通过这一身份逃脱惩罚,哪怕最终失去爵位。简单说,就是功过相抵,爵位成了命运的护符。

第三,军功可以继承。即使士兵在战场上英勇战死,家人也可以继承他的军功,尤其是三级以上的爵位。不过,军功也是可以被取消的,尤其是在战场上出现逃避战斗行为时,军功就会被清除,并且会连坐处罚。

这套军功奖励制度极大激发了秦军的战斗激情,使得秦军战力空前强大。当普通士兵在战场上斩杀一名有爵位的甲士时,确实可以晋升一级,杀二个晋升二级,杀三个晋升三级,最终晋升为“不更”,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当士兵继续杀敌到第五人时,晋升规则发生了变化。晋升到“大夫”级别时,单靠杀人是不足以晋升的,取而代之的是获得五户仆人的奖励。

《二年律令·捕律》明确规定:“其斩一人若爵过大夫及不当拜爵者,皆购之如律。”意思是,若杀掉敌人后晋升到“大夫”或不符合晋升条件,必须以奖励代替。简单来说,士兵晋升到更高等级时,要求不仅仅是拿人头那么简单。

当士兵晋升到“士爵”的上限“簪袅”时,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士兵,至少应该有个屯长或百将的职位了,也就是一个军事团队的领导。而一旦士兵成为军官,晋升更加困难。

秦军的战斗单位结构复杂,以五人为单位组成“伍”,十人为单位组成“什”,五十人为“屯”,一百人为“卒”,五百人为“五百主”,一千人为“二五百主”。从这些单位的设立来看,团队合作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战斗单元。

同时,秦军也设定了严格的晋升标准:

1. 如果团队中有士兵逃跑,其他人会受到连坐处罚,但若团队成功杀敌,处罚则免除;

2. 如果将官战死,卫兵要受刑罚;

3. 将官必须有杀敌战绩,否则就要被斩首;

4. 若百将、屯长等晋升职务,他们必须斩杀超过33人,才能升爵。

这种晋升标准,在当时的冷兵器时代显得极为苛刻。

因此,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能从士爵升到“不更”,还活着并未被剥夺军功,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想要继续晋升,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再加上“盈论”这一硬性标准,只有真正能“盈利”——即战死人数经过抵消后,杀敌数量大于33人,才有资格升爵。

对于高级军官来说,晋升的过程更加艰难,甚至可能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像白起这样的战神也没有达到最高级别的“侯爵”。而在秦国历史上,最终封侯的不过寥寥几人——穰侯魏冉、应侯范雎、文信侯吕不韦等人,他们的成功不仅仅依靠个人的战功,还有秦始皇的特别恩赐。

最后,关于陈胜和吴广的故事,大家应该不陌生。按照《史记·陈涉世家》的记载,他们曾是屯长,也就是负责50人的队伍。虽然他们已经拥有相当高的爵位,但最终仍然被征召为劳工,而且因未按时到达而被处死。这说明,即使普通士兵通过努力晋升了爵位,实际上也未必能享有太多的权利和保护,爵位的背后可能依然充满了残酷和无情。

相关内容

填补早期秦文明通史著述之缺...
近日,著名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
2025-09-21 01:02:54
原创 ...
隋唐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英雄与名将的汇聚地,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了豪杰...
2025-09-21 01:02:42
原创 ...
众所周知,20世纪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两次划时代的事件,一是两次世界...
2025-09-21 01:02:38
书讯 |《困于沙丘》以战国...
几卷得而复失的残简,一段湮没无闻的史实 为何胡服骑射光耀华夏,赵武...
2025-09-21 01:02:28
原创 ...
提到长坂坡之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以及...
2025-09-21 01:02:09
原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在其笔下对靖康之耻的愤怒...
2025-09-21 01:02:06
原创 ...
《北齐书·卷九·李祖娥传》记载:帝高洋怒不可遏,挥刀责骂道:“你杀...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即便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我也要将爱新觉罗家族彻底铲除。”这...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赵匡胤的无奈困局:帝位之争下的悲剧 赵匡胤的悲剧命运,仿佛被无形...
2025-09-21 01:01:38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广东男篮已经相继签下了麦考尔、奎因、萨林杰三名外援,萨林杰和奎因的经纪公司已经官宣其加盟广东男篮,随...
原创 曾... 突厥,是继匈奴、柔然之后,六世纪中叶活跃于中国西北边陲的又一个强大游牧民族。在历史舞台上,突厥活跃了...
原创 万... 中华民族多年抗战中,台儿庄战役是鼓舞全民族抗战士气的重大战役,万家岭大战取得的成果也不亚于它。 万家...
原创 真... 虎牢关的“英雄会战”,是《三国演义》开篇最为精彩的一幕。这场战斗,不仅让刘关张三英名声大振,吕布同样...
原创 马...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
原创 朱...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的八个儿子齐聚京城觐见皇帝。这八位藩王各自镇守不同的封地,虽说是父...
原创 嘉... 前言(开头暴击) 给大明朝当兵,有时候还不如蹲大牢。 一张忠君爱国的凭证,到头来,可能还换不来一个...
“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16时23分 在法国巴黎召开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 通...
原创 “... 抗日战争期间,山东省曾活跃着一支令日军及伪军胆寒的游击力量——铁道游击队。这个敌后武装力量,长期潜伏...
原创 家... 在甘肃省临夏州,马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家族荣耀与深情的中华民国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壹圆(上六星)。这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