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死前最大失误,将一顶级战将让给曹丕,他的实力相当2个魏延
创始人
2025-09-21 02:32:21
0

《——【·前言·】——》

三国时期,一将难求,蜀汉本就地窄人稀,每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都弥足珍贵。

刘备一生识人用人有方,却在临终前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把一位比魏延强两倍的顶级战将拱手让给了曹丕。

这位将领不仅武艺高强,更有非凡谋略,他到底是谁呢?

被刘备搞丢的超级人才

黄权,这个名字在三国演义中并不太起眼,很多人甚至对他没什么印象。

可在历史上,他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能型将领。

黄权最早是刘璋的部下,算是西川本地派。

刘备入蜀时,黄权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政治敏锐度,他极力劝阻刘璋不要与刘备会面,认为刘备此行别有用心。果不其然,刘备最终夺取了益州。

当时刘备攻城拔寨,黄权依然坚守岗位,带领部队抵抗。他不是那种见风使舵的小人,而是有着坚定忠诚的军人。

直到刘璋正式投降,黄权才归顺刘备。

这种忠义精神,反而让刘备非常欣赏。刘备接管益州后,不仅没有亏待黄权,反而重用他,委以重任。

黄权不只是一个勇猛的武将,他的谋略更是一流。在法正去世后,黄权成为蜀汉新的"奇谋参谋"。

刘备每次决策前都会征求他的意见,说明对他的能力极为认可。

如果说魏延是一把锋利的刀,黄权就是刀加上聪明的大脑,这也是为什么说他的价值抵得上两个魏延。

一个建议,救了蜀汉

公元217年左右,刘备已经在益州站稳脚跟,但形势依然严峻。

这时黄权向刘备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建议:必须拿下汉中。

"主公,若不占据汉中,三巴地区就保不住啊!"黄权分析道。

汉中位于益州北部,是连接关中和巴蜀的咽喉要道。如果被曹操占领,曹军就能直接威胁巴蜀腹地,蜀汉将会面临巨大压力。

刘备听了黄权的分析后,决定亲自率军北上争夺汉中。

这场汉中之战持续了近两年,最终刘备大获全胜,不仅巩固了蜀汉北部防线,还借此机会在定军山一战中斩杀了曹操的名将夏侯渊,大大提升了蜀汉军队的士气

汉中之战的胜利,让刘备有了自立为王的底气。

汉中一战后,刘备委任魏延为汉中太守,镇守这个重要的战略位置。

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黄权提出的那个关键建议。

可以说,黄权的战略眼光救了蜀汉的命脉。

如果当时刘备没有采纳黄权的建议,让曹操占据了汉中,恐怕蜀汉很快就会被曹魏吞并。

夷陵之战的致命判断

公元219年,关羽镇守荆州,被孙权偷袭,兵败身亡。

这个消息对刘备打击极大,他与关羽情同兄弟,立誓同生共死。

关羽的死让刘备悲痛欲绝,也激起了他对孙权的强烈报复心理。

刘备决定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当时蜀汉众臣纷纷劝阻,包括诸葛亮和赵云都反对这次行动。

他们认为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还不稳定,不宜对外用兵。而且孙权实力不弱,贸然出兵风险太大。

黄权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建议自己先带一支精锐部队去试探吴军的实力,摸清敌情后再决定是否全面开战。

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策略,既能满足刘备报仇的心愿,又能降低风险。

但刘备此时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拒绝了黄权的建议。

他执意亲自率领大军东征,并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率领江北军防备曹魏可能的袭击。

刘备的判断出现了致命错误。孙权派出的大将陆逊非常狡猾,先是不断后退引诱蜀军深入,然后突然发动火攻。

蜀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全军溃败。刘备损失惨重,不仅军队被打散,还丢失了大量粮草和武器装备。

而此时镇守江北的黄权得知主力军败退的消息后,发现自己已经被孙吴军队切断了与刘备的联系。

他带领的部队进退两难,既无法与刘备会合,又难以独自突围回蜀。

无奈的选择

黄权面临极其艰难的处境。

他的部队被孤立,粮草有限,如果强行突围,很可能全军覆没。在这种情况下,黄权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投奔曹丕。

这个选择令很多人感到意外。作为刘备的重臣,黄权为何不选择投奔孙权,而是投向了曹魏阵营?

实际上,黄权的这个决定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对刘备的一种特殊忠诚。

如果他投奔孙权,就等于与刘备为敌,这是他无法接受的。而投奔曹丕,至少在名义上不是直接与刘备作对。

黄权带着约一万精锐投奔了曹丕。曹丕对这位从天而降的蜀汉名将非常重视,热情接待并委以重任。

对曹魏来说,这不仅增添了一位能臣猛将,还获得了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可谓是意外之喜。

而对蜀汉来说,失去黄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不仅损失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还丢失了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

更重要的是,黄权对蜀汉内部情况非常了解,这些信息落入曹魏之手,对蜀汉构成了潜在威胁。

刘备的悔恨

夷陵之战后,刘备退守白帝城,身心俱疲。他不仅失去了大量兵力,还在这场战役中失去了重要的将领黄权。

临终前,刘备发出了著名的感叹:"孤负黄权,权不负孤。"这句话表明刘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承认辜负了黄权的忠诚。

刘备去世后,蜀汉内部一度陷入动荡。

诸葛亮继任为相,开始整顿朝政。但由于夷陵之战的惨败和黄权的离去,蜀汉军事力量受到严重削弱,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叛乱。

诸葛亮用了数年时间才平定这些叛乱,使蜀汉重新稳定下来。

如果黄权没有离去,蜀汉可能不会经历这么多内部动荡。

作为一位资深将领,黄权在平定叛乱方面肯定能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他的谋略才能可以弥补诸葛亮在军事上的不足,为蜀汉提供更多战略选择。

黄权的离去,不仅仅是一位将领的损失,更是蜀汉整体实力的下降。他的价值确实如前文所说,相当于两个魏延。

魏延虽然勇猛,但缺乏谋略;而黄权既有勇气又有智谋,是真正的全能型将领。

刘备在临终前的悔恨,正是对这一重大损失的认识。

如果他当初采纳了黄权的建议,不急于东征,或者让黄权担任先锋试探敌情,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黄权也许会继续留在蜀汉,为刘备和诸葛亮效力,蜀汉的历史也可能因此改写。

《——【·结语·】——》

刘备一生知人善任,却在最后关头犯下致命错误,把黄权这样的超级人才推向敌营。

黄权不仅救过蜀汉,还有改变历史的能力。可惜刘备被仇恨蒙蔽,拒绝了黄权的建议,导致夷陵惨败,失去这位文武双全的将领。

历史没有如果,但黄权的故事提醒我们:冲动是魔鬼,哪怕是明君也会在情绪支配下做出错误决断。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三国志·蜀书·黄权传》《华阳国志》《三国演义》

相关内容

填补早期秦文明通史著述之缺...
近日,著名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
2025-09-21 01:02:54
原创 ...
隋唐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英雄与名将的汇聚地,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了豪杰...
2025-09-21 01:02:42
原创 ...
众所周知,20世纪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两次划时代的事件,一是两次世界...
2025-09-21 01:02:38
书讯 |《困于沙丘》以战国...
几卷得而复失的残简,一段湮没无闻的史实 为何胡服骑射光耀华夏,赵武...
2025-09-21 01:02:28
原创 ...
提到长坂坡之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以及...
2025-09-21 01:02:09
原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在其笔下对靖康之耻的愤怒...
2025-09-21 01:02:06
原创 ...
《北齐书·卷九·李祖娥传》记载:帝高洋怒不可遏,挥刀责骂道:“你杀...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即便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我也要将爱新觉罗家族彻底铲除。”这...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赵匡胤的无奈困局:帝位之争下的悲剧 赵匡胤的悲剧命运,仿佛被无形...
2025-09-21 01:01:38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适度增加细节和修饰,把文章每段重新改写一遍,字数尽量不变。 --- ...
原创 日... “堆坟九仞,抽苗三寸,长悲最是黎民恨。”这句古诗深刻揭示了非正义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灾难。战争也许能让...
原创 张... 三国时期的刘备,若说他没有过人之处,恐怕不太准确。事实上,他在某些方面确实展现出了独特的才能,尤其是...
原创 清...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面积达到21.8万平方公里,是中部六省中面积最大的。湖南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以追...
原创 她... 好的,下面是我根据您的要求改写后的版本,保持了原有的语义,并加入了一些细节描述: --- 大家好,今...
原创 太... 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前国耻。——《清史稿》 提到光绪皇帝,很多人第一...
原创 从... 蓝玉是明朝开国时期的名将,他以勇敢、聪明和战功显赫而著称,在明朝建立后,蓝玉指挥远征军在捕鱼儿海一举...
原创 雍... 在中国悠久的五千年历史中,许多皇帝的死因至今仍然充满谜团。由于史书记载的内容往往不够详尽,导致不少历...
原创 安...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述一下导致唐朝走向衰落的“安史之乱”发起者——安禄山的另一...
原创 清... 2014年5月26日,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在北京因病去世,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这位格格曾在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