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百年只不过是一瞬,但却足以让很多人物和事件化作过眼烟云。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组复色的老照片,探寻晚清社会的历史痕迹和微弱线索。
这位矮胖巨人是云南布政使衙门的亲兵,身高估计超过两米,专责确保布政使大人的安全。他那魁梧的身材,确实令有心作乱之徒望而却步。在古代,地方官员趋向选择身材魁梧的随从,以提升自己的威慑效果。福州巡抚徐宗干的手下有位巡捕官,身高据说有十丈(这个数字显然夸张,实际上也有两米多),骑在骡子上出门时连续压死了七匹马,这足以显示他的体重远超常人。
《荀子·不苟》中提到:“五寸之矩,画天下之方。”木工作为传统技艺的起源,木匠在手工艺行业中被誉为百工之首。在古代,木匠的师徒培训制度十分严谨,所谓“一年磨台面、两年练基本功、三年实际操作”,其培养难度并不低于当今大学生的教育过程。
两人紧紧相拥并合影留念,现今看来似乎平常,然而在那个时期却实属罕见。晚清时期,夫妻关系仍深受传统观念和士族制度的束缚,男尊女卑的思维和夫为妻纲的礼教严重压制了女性表达感情的自由,因此夫妻之间很难公开展现亲密互动。幸运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潮流的变化,女性的身份逐渐提升,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开始更加开放与丰富。
三位男子戴着脚镣,头发凌乱且滑稽,显然已在牢中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面对镜头,他们非但没有显露出悔恨和悲伤,反而露出难以抑制的微笑,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思考。或许他们是重刑犯,在意识到未来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了破罐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
一位父亲肩挑扁担,一边的筐中坐着他的小朋友,另一边则装着待售的货物。母亲随行,由于裹小脚,她走路十分不便,需要拄着拐杖。虽说这张照片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但对于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这样的场景依然是耳熟能详的。我记得在三十多年前,我曾亲身体验过同样的情形。
母女二人都缠着细小的脚,礼教如同枷锁将她们困在深闺之中,给她们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与影响。这样的传统习俗,不仅影响了她们的行动自由,也限制了她们的心理发展。
一位富家的小少爷在家中的院子里端坐,认真地翻阅书本。显然,他是在故作姿态,毕竟为了拍照而摆出这样的姿势,长时间保持必然会感到疲惫。那时,能有机会学习的孩子虽不至于是百里挑一,也算得上是十里挑一,能够接受教育的,往往是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的孩子。无从得知,他是否成功参加科举考试?获得了生意上的成功与名声?
这些男人显然是社会底层的劳工,衣衫褴褛,身上没有一件是完整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抽旱烟似乎成了他们的消遣,但其中有一个人甚至染上了鸦片瘾,倒在地上烟雾缭绕,可想而知,这样的结局他的生活显然已经走向毁灭,微薄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撑他的毒瘾。
在清朝,民众的发型多是长发,部分人又缺乏卫生习惯,所以身上生虱子成为了常事。虱子不仅会叮咬,还会传播疾病,因此人们尽可能地消灭它。于是,捉虱子便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闲暇时,大家会互相帮助捉虱子,成功后迅速捏死,亦或使用一些草药来杀虫。随着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改善,这种虱子的滋生和传播的链条也慢慢被斩断了。
门口静静停着一辆特制的医疗马车,不知道是为了慈禧太后就医而来?它是宫廷御医的专用车,抑或是出自于外国医院的提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