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钴禄氏,作为满洲八大姓之一,长期在清朝政坛占据着显赫的地位。这个家族的历史可谓辉煌,涌现出八位公爵、两位配享太庙的成员,以及141位三品以上的官员。若论清代最为强盛的家族,若要排名第二,恐怕没有谁敢自称为第一。与许多知名的汉族官僚家族如桐城张氏、诸城刘氏、金坛于氏、海宁陈氏等相比,钮钴禄氏的影响力是无法比拟的。这些汉族家族,在钮钴禄氏的光辉面前,宛如萤火之于明月,蜉蝣之于参天大树,难以与之争锋。
钮钴禄氏自努尔哈赤时期便开始崭露头角,尤其在额亦都归附后,家族的声望迅速提升,成为满洲最为尊贵的家族之一。史书上有记载,钮钴禄氏“世居长白山”,这一传承也让他们在满洲贵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额亦都作为清朝的开国功臣,不仅为家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通过与皇族的联姻不断巩固家族的权势。皇太极即位之前,其元妃便是钮钴禄氏的成员,虽然后来皇太极未曾封其为皇后,但这段姻缘无疑为家族的地位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入关后的钮钴禄氏,更是迎来了家族的鼎盛时期。康熙帝、雍正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等多个时期的皇后,都曾出自这个家族,分别有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道光帝的孝穆成皇后、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以及咸丰帝的孝贞显皇后。自顺治皇帝开始,清代共设立了25位皇后,而钮钴禄氏就占据了其中的六席,足见其家族的显赫。
清代的爵位体系中,公爵是异姓贵族中最为尊崇的封号,而钮钴禄氏在这一领域的成就更是卓然突出。清代的公爵爵位数量非常有限,御史大致统计,超品公、一等、二等、三等公,以及追封的公爵,合计不过93位。可见,公爵这一称号的稀缺和尊贵。皇太极即位后,因缅怀额亦都的功勋,特地追封他为弘毅公,并将他与信勇公费英东一同配享太庙。额亦都的公爵封号虽然未明言等级,但从他在家族和历史中的地位来看,弘毅公应当处于超品公的层次。
额亦都一共有十六个儿子,其中有十个在对抗明军和统一中原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为出色的当属第八子图尔格,他在大凌河、松山、锦州等战役中表现卓越,为清朝的建立和疆域扩展立下了不朽功勋。顺治元年,为表彰图尔格的功绩,朝廷封他为三等公。然而,图尔格命运多舛,次年便去世,顺治帝特命赐谥“忠义”,并准其配享太庙。需要指出的是,图尔格的三等公爵并非继承自额亦都,而是凭借个人的战功获得的。至于额亦都的公爵,早在康熙初年便由其孙子遏必隆继承。
在清朝初期,公爵的继承制度尚不完善,尤其是额亦都的公爵继承问题。遏必隆继承了三等公爵,并且其女儿后来成为皇后,按照惯例,他本应被封为承恩公。然而,因其封号过于显赫,最终将其三等公爵升为一等公,并且由其第七子阿灵阿继承。阿灵阿在继承后,尽管支持了八爷集团,但在雍正朝受到了清算,最终其爵位传给了侄子讷亲。这一复杂的继承过程也让钮钴禄氏家族的爵位传承显得较为曲折,尽管如此,家族的权力仍然没有削弱,反而在后世的继承中逐步稳固。
钮钴禄氏家族的功勋不仅仅体现在军功上,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与许多其他满洲贵族家族不同,钮钴禄氏在每次重大战役中都涌现出大量的英雄人物,而这些人物不仅在军事上屡有建树,在文化和教育的培养上也不遗余力。直到清朝灭亡,钮钴禄氏依然在朝政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甚至在乾隆中期之前,家族中的许多将领和官员都在历史的舞台上绽放着光辉。与乾隆朝时期如傅恒家族那样的显赫家族相比,钮钴禄氏无疑在成就上更为突出,尽管家族未曾诞生过异姓王,但其影响力依然是清代贵族中最为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