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董竹君与曾任都督的丈夫夏之时进行了一场严肃的对话,坦言自己要离婚。夏之时听后嗤之以鼻,认为以董竹君一个女人,带着四个孩子和两位老人,根本不可能在上海立足生存。然而,他完全没料到的是,董竹君不仅成功地养活了自己和家人,还创办了当时上海最为知名的餐厅之一——“锦江饭店”。在她晚年所写的自传《我的一个世纪》中,她写道:“我从不因他人误解而改变信念,不因被忽视而动摇决心,亦不因年老而停下脚步。”从一个青楼女子到都督夫人,再到知名企业家的蜕变,董竹君究竟经历了怎样一段传奇人生?
1915年,上海的政治局势愈发紧张,袁世凯悬赏3万元捉拿爱国将领夏之时。一天晚上,夏之时与同僚们正商议逃亡计划,准备前往日租界避难。此时,一位身着朴素素衣的年轻女子急匆匆地从黄包车上跳下来,跑向门口。夏之时回头一看,见到这位女子,他激动地与她拥抱:“阿媛!你来了!”这位名叫阿媛的女子,仪态端庄,见到屋内已准备好的行李,吃惊地叫道:“哎呀,如果我晚来一步,你们或许就要走了!”夏之时穿戴着衣服,一边急切地说:“对,必须赶紧走,后面的人应该很快就追来了!”两人匆忙搭乘黄包车飞速前往日租界,董竹君眼睁睁看着后面的追兵愈发靠近,焦急万分,心里祈祷着不要被他们抓回青楼。就在追兵即将赶到时,车子成功进入了日租界。董竹君深深地松了口气,那一刻的自由让她永生难忘,她不禁回忆起自己充满波折的童年。
董竹君生于1900年,上海洋泾浜的一个贫困家庭。父母为她取名阿媛。父亲是个黄包车夫,母亲则是大户人家的佣人。尽管家境贫寒,但父母还是让她接受了一定的教育。由于贫困,董竹君的弟弟妹妹早早因营养不良而去世。11岁那年,中华民国成立,上海的变化波澜壮阔。许多男人纷纷剪去辫子,女人也不再裹小脚。然而,董竹君的母亲依旧试图将她的脚裹得很小,阿媛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坚持拒绝缠足,并多次把缠足布剪断,最终母亲在父亲的劝说下放弃了这个决定。
13岁时,董竹君的父亲因为风寒加重,常年需要母亲的照料,家中巨大的医药费让家庭债台高筑。无奈之下,父母只能将她卖到青楼“长三堂子”,让她学唱京戏。董竹君不愿离开家,母亲痛苦地劝道:“家里为了给你父亲看病欠了许多债,实在没有办法,只有把你送到青楼了。你年纪还小,她们不会伤害你,三年后,我们会来接你回家。”董竹君只得顺从,开始了在青楼的艰难生活。
她天生丽质,嗓音甜美,没多久就成了长三堂子的红人,客人争相要求她唱戏。原本董竹君以为三年后能回家,但她的“保姆”悄悄告诉她,青楼的真正“套路”是,未成年的姑娘通过“清倌人”卖唱是积累名气的步骤,等她们长大了,老鸨会把她们卖掉。董竹君深知这一点,所以始终保持警觉。她意识到,逃离是唯一的生路,必须借助一个可靠的男人嫁出去。在青楼里,她接触了很多思想先进的革命党人,其中包括夏之时。
夏之时是同盟会的成员,也曾担任重庆副都督,经常借住在青楼与同伴商讨政治事务。夏之时非常欣赏董竹君的聪慧与美丽,对她呵护有加,甚至鼓励她好好读书,两人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夏之时提议为她赎身,并娶她为妻,但董竹君渴望自由,拒绝了他的好意。她不想做“买来的物品”,而是决心凭自己的力量逃离青楼。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董竹君假装生病,趁看守离开去买东西时,迅速脱下所有华丽的衣物,取下佩戴的珠宝,将自己挣来的所有钱留在桌上。她换上简单的素衣,急忙打车前往夏之时的住所。一路上,她催促车夫:“快点,再快一点!”最终,她与夏之时成功会面,并一起逃入了日租界。
两周后,15岁的董竹君与27岁的夏之时登记结婚,并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后,二人共同前往日本留学。在丈夫的支持下,董竹君进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理科,三年多便完成了所有课程。在学业的支持下,董竹君逐渐成熟,得到了她新生活的开始。她的老师为她取了新名字“董篁”,字“竹君”,这一名字象征着她坚强且清正的品格。
夏之时回国后,董竹君独自回到上海,开始了创业之路。她开办了女子袜厂,后又创办了黄包车公司,积累了不少商业经验。而后,她在上海成立了“群益纱管厂”,虽然后来因战争遭遇破产,但她并未气馁。朋友李嵩高见她陷入困境,主动借给她2000元启动资金,助她东山再起。
1935年,董竹君终于在上海开设了川菜馆“锦江小餐”,凭借独特的餐饮风格和周到的服务,迅速成为上海的知名餐厅。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她将“锦江小餐”升级为“锦江川菜馆”,同时通过杜月笙的帮助,扩展了餐馆的规模,最大可容纳300人用餐。此时,上海滩的名流人物,包括黄金荣、张啸林等,都纷纷成为了餐馆的常客。
1936年,她开设了“锦江茶室”,并为贫困家庭的女性提供了工作机会,且以健康正派的形象要求服务员接待客人。董竹君深知,女人的独立与自主不仅仅是为了经济自立,更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平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锦江饭店”逐渐成为上海的名牌餐饮企业,吸引了无数政要和商界领袖光临。建国后,董竹君将自己的餐饮事业捐给了国家,成为新中国的首家国宾馆——“锦江饭店”的创始人之一。她不仅是商业精英,也在政治上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