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在17至20世纪,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具有哪些独特的特点?首先,要理解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摩苏尔省是库尔德部落的聚集地,尤其是基尔库克和苏莱曼尼亚地区,两个主要的库尔德部落便分别是贾夫部落和哈马万德部落,其中贾夫部落无疑是最为庞大的一个。
贾夫部落坐落在伊朗与伊拉克的边界,作为库尔德斯坦地区最大的部落联盟之一,贾夫部落在库尔德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贾夫”这一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解释。有一种说法是,贾夫部落的祖先名为贾法尔,库尔德人常将其发音为“贾菲勒”或“贾法”,后来逐渐演变为“贾夫”。另外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贾夫”这个词源于部落首领的头衔,意为“负重者”,暗指贾夫部落在库尔德酋长国中常常充当先锋,肩负重任,展现出他们无畏的勇气与强大的力量。
贾夫部落的历史可追溯至17世纪,他们曾定居在乔安罗地区。大约在阿达拉尼亚酋长国的统治下,贾夫部落的首领与阿达拉尼亚埃米尔之间爆发了严重的冲突,最终导致一场血腥的战争,许多贾夫部落的战士伤亡惨重。战争的后果使得部分部落领袖逃亡至奥斯曼帝国境内,寻求巴班酋长国的庇护,而其他部分则选择留在波斯,继续在阿达拉尼亚酋长国的统治下生活。即便进入20世纪中期,贾夫部落的后裔仍然散居在伊朗境内,大约10到12个贾夫部落依然活跃。
1638年,贾夫部落的首领扎西勒贝格带领着部落人来到伊拉克沙拉祖尔地区,并成功控制了当地的其他部落。此后,扎西勒贝格的后代继续继承首领的位置。在穆罕默德担任部落领袖时,他并未向奥斯曼帝国屈服,也没有听从波斯的命令,而是力图在巴班酋长国灭亡后的废墟上,重新建立一个强大的酋长国。据信,这些移民大约有500个家庭,他们获得了位于波斯边境附近的牧场。随着人口逐渐增长,周围一些小型部落的并入,贾夫部落的总人口不断膨胀,最终发展至约60,000人左右。直到20世纪初期,贾夫部落依然是一个游牧部落,而到了20世纪中期,游牧生活的人数已缩减到2-3000人左右。
有传言称,埃及的阿尤布王朝创立者萨拉丁便出自贾夫部落,但他的库尔德身份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贾夫部落处于巴班酋长国的统治之下。1850年左右,贾夫部落名义上融入了奥斯曼帝国的行政体系,并逐渐过渡为定居的农民群体。部落首领继续掌握着部落的政治权力,他们通常被奥斯曼帝国任命为卡伊麦卡姆,负责维护部落安全以及收税。
作为一个典型的游牧部落,贾夫人每年都要跨越国界进行季节性迁徙,冬天时他们会在伊拉克的苏莱曼尼亚等地区定居,而到了夏季,他们又会返回伊朗。这种跨境迁徙行为常常引发两国之间的外交纠纷,也成为奥斯曼帝国与伊朗边境政治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部落首领们一方面试图挑起两国政府之间的敌对关系,另一方面,内部也常因权力斗争而陷入混乱。贾夫部落每年的迁徙距离大约为250公里,从冬季的平原营地到夏季的高山牧场。
贾夫部落与其他类似的中亚游牧民族有所不同,他们冬季并没有固定住所,而是全年都住在黑色的帐篷里。与农业的接触较少,通常会雇佣农民种植作物,或将牛租给当地农民使用。更常见的是,贾夫人的经济活动呈现一种典型的田园式风格。与其他库尔德部落领袖的互相背叛不同,贾夫部落的首领与部落之间的关系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另一大库尔德部落——哈马万德部落,则是基尔库克和苏莱曼尼亚地区的另一个重要力量。哈马万德部落主要属于伊斯兰沙非仪派。有一种说法认为,哈马万德部落最早源自贾夫部落的一个分支,后来独立成一支部落。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哈马万德部落是从1767或1777年间,从伊朗迁移到巴齐安地区的。
哈马万德这个名字的来源与拉希德家族的拉什万有关,他曾因参与反抗奥斯曼统治的起义而在1884年遭到流放。一部分部落成员被流放到叙利亚的的黎波里,另一部分则被流放到阿达纳。流放到的黎波里的人于1896年返回巴齐安,而流放到阿达纳的人则在1910年由纳齐姆·帕夏领导下返回家园。尽管哈马万德部落的规模较小,但它一直以好战和勇猛著称,甚至被誉为“土匪部落”。他们常常通过突袭和劫掠谋生。阿拔斯·阿扎维曾记录,哈马万德人一方面热衷抢劫,另一方面却也虔诚地遵守禁食和祈祷的规定,即使在战斗中,当祈祷的时刻来临,他们也会停下手中的屠杀,站起来祈祷,祈祷结束后再继续作恶。
哈马万德部落曾多次通过横扫商队来扩大其影响力,尤其是在奥斯曼帝国与波斯之间的政治动荡时期,他们的行动常常得到其中一方的暗中支持。其活动的范围覆盖了巴格达、基尔曼沙与摩苏尔等地,长期威胁着奥斯曼帝国和伊朗两国的统治。哈马万德部落的统治者,阿加家族,大约控制了50多个村庄。
到1850年左右,哈马万德部落曾与巴班酋长国的埃米尔结盟。但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哈马万德与奥斯曼帝国和伊朗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随着他们逐渐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农业生产,部落内部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哈马万德人自豪地声称:“我们用我们的炮火收获了一代人的面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部落的经济才逐步以农业为基础。尽管如此,哈马万德人依旧以勇猛的军事才能和智慧而闻名,部落妇女因其美丽也在周边地区享有盛名。
至于奥斯曼帝国的治理策略,改革始于1839年帝国在土埃战争中的失利。此后,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推动实施坦齐马特改革。直到1869年,米德哈特帕夏在担任巴格达总督时,才将这一改革引入伊拉克,并根据当地部落社会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