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成武率部入朝,旷伏兆请示:起义将领刘儒林是留守还是一同去?
创始人
2025-09-17 22:34:06
0

1951年2月初,杨成武,时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受邀参加在北京恭王府举行的军民联谊会。就在这场活动进行时,杨成武突然接到了一通紧急电话。电话那头是时任华北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他传达了中央的重要指示:

“中央决定组建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兵团将包括第12、第15、第60、第67、第68等五个军,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你将担任第二十兵团司令员。”

作为一名经历了多场战斗的老将,杨成武一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不禁一阵激动。入朝参战对他来说不仅是一个荣耀的使命,而且也是一场激烈战斗的挑战。他立即表示将严格服从中央的指示,准备赴朝。

然而,尽管接到了这个重大的任务,杨成武还是面临了一个实际问题。原来,第二十兵团的指挥部曾被改编为天津警备区司令部,因此杨成武需要重新组建兵团的指挥部。而天津警备区的工作仍然不能放下,这使得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成武向上级请示,要求从华北军区调拨一些干部来充实新的兵团司令部。

在此过程中,参与编入第二十兵团的五个军也对指挥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为了确保入朝作战的顺利进行,兵团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详细的准备。然而,如何安排各军的指挥机构,特别是人选问题,却成了杨成武面临的一个难题。

有一天,时任67军政委的旷伏兆给杨成武打来电话,询问关于刘儒林的问题:“67军副军长刘儒林究竟是留守还是赴朝参战?”

杨成武并未立即做出回答,而是沉默片刻后说道:“过几天再给你们指示。”挂掉电话后,杨成武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

为什么旷伏兆要特意向杨成武请示刘儒林的去留问题呢?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刘儒林曾是起义将领,这无疑让他的身份变得敏感。刘儒林出身黄埔四期,曾在国民党军担任重要职务,是一位资深的军官。在起义之前,他曾与解放军作战,但在起义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剧变,并迅速融入了新政府的军队,成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将领。

杨成武对刘儒林的评价颇高:“虽然他曾与我军对阵多年,但那是当时的历史环境所致。刘儒林出身贫寒,忠诚爱国,军事才能出众,尤其对炮兵的指挥非常擅长。自从加入我军后,他的思想、作风和人品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尽管刘儒林已经成为解放军的一员,杨成武还是非常谨慎地对待他的安排,特别是在这次入朝作战这样严肃的任务面前。杨成武深知,刘儒林的安排必须慎重,因为任何轻率的决定都可能影响到整个作战的协调性。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刘儒林的身份如此重要,难道曾泽生那样的起义将领就不需要如此考虑吗?事实上,历史的细节揭示了不同的情况。1950年6月,中央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以应对朝鲜局势。当时,50军被急调到东北,执行紧急任务,而该部队的指挥机构在调整过程中并未及时完成。而这与刘儒林的情况有所不同。50军的军长曾泽生虽然是国民党起义将领,但在许多环节上,党内对其的安排较为顺利,且军队领导体制经过了相应的调整。

1950年9月,50军接到调令前往东北后,发生了一些小插曲。曾泽生的健康状况和年龄让党组织在是否让他随军出征方面产生了疑虑,最终经过征询,曾泽生决定随军出征,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然而,到了朝鲜战场,50军的表现并不理想,这让曾泽生感受到一些压力和不满,认为党组织对自己有所不信任,尤其是在军事决策过程中,他常常被要求经过政委徐文烈的审批,逐渐产生了不满情绪。

相比之下,刘儒林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尽管他有风湿病,但刘儒林依然决心随军入朝,甚至特地请中医治疗身体,并准备了防寒的皮袄。他的身体状况和入朝意愿在与旷伏兆的讨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旷伏兆在向杨成武汇报时,强调刘儒林的健康问题已得到妥善处理,风湿病已经好转,而他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杨成武最终决定同意刘儒林赴朝,并安排他分管炮兵。刘儒林随67军一同于1951年6月8日入朝,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尤其在金城阻击战中,他的炮兵指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国后,刘儒林的贡献得到了充分认可,并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河北省兵役局局长、安徽省交通厅副厅长等。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使他在多个岗位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1980年4月,刘儒林在合肥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多年后,旷伏兆回忆起这位老战友时,仍然感慨颇深:“我们67军能在朝鲜战场上打得那么出色,炮兵的作用不容忽视,刘儒林同志在这一点上实在是无人可比。”

相关内容

瑞德智能:公司正积极构建“...
证券日报网讯 瑞德智能9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
2025-09-17 05:04:25
原创 ...
在山东德州的幽深巷陌间,李先生珍藏着一枚别具非凡意义的铜币——中华...
2025-09-17 05:02:33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
2025-09-17 05:02:16
原创 ...
洪武十五年八月,朱元璋的发妻——51岁的孝慈高皇后马氏病逝。这一消...
2025-09-17 05:02:08
原创 ...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中,《论持久战》作为毛泽东的重要演讲稿,成...
2025-09-17 05:02:02
原创 ...
在古代,流传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这一观念导致了许多女性的才...
2025-09-17 05:02:01
原创 ...
“他好歹也是一位司令,喜欢喝酒就喝点好酒,非得喝那些兑水的假酒,结...
2025-09-17 05:01:57
这个三峡地区重庆段发掘的战...
当江风吹起铺在沙土之上的巨大塑料布时,一具从泥土中清理而出的马匹骨...
2025-09-17 05:01:56
花旗家族办公室拥抱私募股权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即使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高企,花旗集团的家族办公室...
2025-09-17 05:01:48

热门资讯

原创 单... 当然可以,我会帮你保持原文的意思不变,同时丰富细节和表达,让文章更生动流畅。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 -...
原创 洪...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晁盖和王伦并未列席,尽管他们在《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中的记载及描写显...
原创 为... 引言:古战场上的地理决定命运 自古以来,战争的焦点常常聚集在奇谋猛将身上,但其实,战争的起始和胜负往...
原创 子... 林则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位高达一品,曾先后担任湖南、陕西和云南的总督,还两度被任命...
原创 日... 许多人或许都看过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不论剧情如何发展,总能听到从日本军官嘴里吐出的那句“八嘎呀路”。这...
原创 成... 当然,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和字数变化不大,同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一些。 --- ...
原创 梅... 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派汝南侯梅思祖到青州训练兵马。梅思祖要求带着家中的子侄一起去见识一...
原创 中... 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汉书·货殖传》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气吞万里如雄鹰的宣言...
原创 朱... 在明朝历史上,如果要说最容易对付的皇帝,性格温和、平易近人的穆宗皇帝朱载坖无疑是最佳人选。但如果要谈...
原创 李... 李涵是李唐宗室中的一位重要大臣,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毫不犹豫地支持李亨即位,凭借着卓越的才能与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