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人物解读第一百四十三期:有一个女人,她深深憎恨顾廷烨母子,但因其傲骨,顾廷烨始终尊敬她。
她,凭什么?
01
她是杨姑老太太,顾偃开的亲妹妹,顾廷烨的亲姑母。
在原著中,杨姑老太太见到顾廷烨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时,几乎是震惊得愣住了,她愣了好一会儿才尖声质问:“你来这里做什么?”
顾廷烨离开后,杨姑老太太的丫鬟忍不住流泪,旁边的媳妇也显得有些惶恐,而车夫则愣得像个木头人。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顾廷烨与她的关系并不融洽。事实上,当顾廷烨与明兰成婚时,杨姑老太太没有出席婚礼,还曾对顾廷烨冷冷地说:“等你妹妹的亲事定下来,我就再也不踏进顾家的门了,放心,我不会再来装什么姑母的架子。”
那么,顾廷烨为什么没有处理掉这位姑母呢?
02
作为嫁到杨家的妇人,杨姑老太太为何对曾帮助过顾家的白氏充满敌意?
杨姑老太太出嫁后,嫁入了世家杨家,而她的丈夫来自宁远侯府,门第相当。作为杨家嫡长子之妻,她理所当然地承担了家中的管理大任。她的娘家背景强大,父兄能干,所以在杨家,她的地位几乎无人敢挑战。然而,尽管拥有强大的背景,杨姑老太太也遭遇了两件让她感到屈辱的事,导致她对婆家产生了深深的怨恨,尤其是对顾家有恩的白氏恨之入骨,甚至对顾廷烨也心生反感。
首先,她嫁入杨家后一直未能生下嫡长子,反而生了两个女儿,而她的庶子却渐渐长大,成为了家族中的一部分。古代社会对嫡庶子嗣非常看重,嫡子比庶子显然更为重要,这让杨姑老太太感到失落与不满。
其次,在顾家面临困境时,正是白氏带着丰厚的嫁妆帮助解了顾家的大危机。然而,顾家背后的世家大族并不尊重商贾出身的白氏,这让杨姑老太太深受嘲笑。她自己本就不善于与人沟通,又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姿态,将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在了白氏身上,甚至连顾廷烨也没有放过。
03
杨姑老太太深知小秦氏的种种手段,也对顾家其他子弟的不堪心知肚明,但她对顾廷烨的态度却一直冷漠无情。
白氏去世后,顾偃开迎娶了妻妹小秦氏。小秦氏过门后,开始对顾廷烨进行“捧杀”式的管理,给顾廷烨的屋子塞进了好看的丫鬟,安排小厮带他去烟花之地,事无巨细都由顾廷烨背负。可四房的顾廷炳贪图财富,五房的顾廷炀好色,这两个在外惹事生非,甚至涉及人命官司,但小秦氏却一再帮助掩盖。
而杨姑老太太看在眼里,却从未为顾廷烨说过一句话。顾廷烨继承爵位后,她直接对他说:“从一开始,我就觉得你母亲不配做顾家宗妇,加上你日后的所作所为,我越来越觉得你也不配继承爵位。”可以看出,杨姑老太太对顾家继承人的资格充满质疑,甚至对白氏及其遗孀带来的“耻辱”深恶痛绝。
04
杨姑老太太虽然一身傲骨,对大哥有些许歉意,但也因为自己的高傲与无所不知,导致她害了顾廷灿的一生。
杨姑老太太曾告诉顾廷烨:“有些事,我知道,但从未说出来。”顾偃开去世前,他常常提及顾廷烨,甚至在病榻上已经失去记忆时,仍然唤着他的名字。而杨姑老太太却从未告诉过他,顾廷烨是冤枉的。她的沉默,或许是遗憾的根源,也让顾偃开带着未解的心结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份歉意,或许促使她为小秦氏的女儿顾廷灿寻了一个“高门”婚事——庆昌大长公主的嫡三子。然而,这个“高门”并不适合顾廷灿这样的性格怪异之人。小秦氏和杨姑老太太都未能看出顾廷灿性格中的缺陷,以为这门亲事是个美差。
05
杨姑老太太是否可恨?
可以说是可恨!她虽然憎恨顾廷烨,但却并没有直接伤害过他。她的行为更多是遵循了自己的内心,作为顾家人,她从未真正向顾廷烨伸出援手,只是默默地保持距离。她从不去贬低顾廷烨,但也没有站出来为他说话,这种态度或许更令人生厌。
不过,杨姑老太太的一身傲骨,也让顾廷烨对她产生了尊敬。她不愿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阿谀奉承,也不做无谓的攀附,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立场。顾廷烨虽然在某些时候保持距离,但对她的尊重,显然更多出于对她这份傲气与原则的敬畏。
最终,杨姑老太太没有像顾家的其他长辈那样在顾廷烨失势时踩上几脚,也没有在他得势时急于攀附。她的“本分”,让顾廷烨对她保持了相应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