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备陷入绝境时,他的救星刘表及时出现,亲自出城迎接了刘备,让这位无家可归的汉室宗亲终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荆州。在那乱世之中,若没有一定的实力和手下,根本难以生存,刘表能稳稳掌控荆州,显然他身边少不了精兵猛将。那么,这些猛将究竟是谁?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在东汉末年这场群雄逐鹿的乱世中,即使是像江东的孙策、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也会因为敌人暗算而丧命,更何况是身无长物、只有一腔书生气的刘备呢?因此,那时的人们基本都有些武艺,表面上看起来老实无害的人,实际上可能是隐藏的高手。
比如说江东的鲁肃,他虽然是位不擅长亲自上阵的谋士,但却有着一手出色的骑射技艺,擅长弓箭,真是意想不到的全能。而刘备的救命恩人刘表,大家总觉得他是个年老的文人,似乎除了在荆州做个闲职外,并无其他作为,殊不知他也是个曾经独闯敌窝、斩杀贼首的勇士。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初平元年,孙坚被杀,荆州刺史之职空缺,局势变得格外复杂。荆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策》都明确指出,控制了荆州就能掌握更大的战略主动权。蜀汉与东吴之间,因为荆州的问题发生过许多冲突,足见其重要性。各方势力对荆州虎视眈眈,但由于各个郡的势力分散,谁也无法完全掌控它。
当时,董卓的恶行日渐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便决定将刘表派往荆州,然而,这看似是让刘表自投罗网。可刘表也没法拒绝,如果拒绝,董卓会以“欺君之罪”将他处死。于是,刘表便毫不张扬地准备了一个简单的装备——一匹马,一剑,隐姓埋名,孤身一人前往荆州。要是他带着排场来,或许刚进荆州就会被刺杀。
进入荆州后,刘表并没有贸然进入府衙,而是选择先拜访了一些当地的名士,像蒯良、蒯越这两位人选。虽然《三国演义》中他们是兄弟,但历史上并没有这种关系,他们同出蒯氏宗族,刘表向他们请教荆州的现状,寻求解决之策。经过商讨,刘表决定召集荆州的五十五个土匪头子前来,共同饮宴。宴席上,他趁机除掉了这些乱匪,剿灭了这股威胁。刘表并没有一开始就将所有人斩尽杀绝,那些愿意投降的他留下,剩下的不听劝的自然只能送走。
刘表逐步恢复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仅南阳郡仍在他人手中。随着荆州的安定,刘表也开始扩充兵力,逐步稳固了自己的势力,为荆州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时,刘备由于在北方招惹了曹操和袁绍,已经无法在北方立足,于是带着三兄弟南下,寻求在亲戚刘表的庇护下生存的机会。没想到,刘表竟然亲自出城迎接刘备。刘备在刘表的庇护下住进了新野小城,而在这段时间,他拜访了诸葛亮,并得到了这位名将的帮助,打下了蜀汉未来的重要基础。
当时,曹操刚刚平定了北方的局势,准备南下。刘表此时因病去世,荆州大权被他的儿子刘琮继承。刘琮年纪尚小,仅十岁,实际上,荆州的命运掌握在几位谋士手中。这几位谋士建议刘琮投降曹操,最终,刘琮决定将荆州交给曹操,而刘备则被出卖,陷入了困境。
曹操占领荆州后,迅速重新组织了力量,打算为自己分配任务。刘表麾下的七位猛将——魏延、黄忠、文聘、甘宁、霍峻、蔡瑁、张允,这些人分别走向了不同的命运。蔡瑁、张允两位投降了曹操,而其他几位则选择了回归旧地。
蔡瑁和张允是一对奸臣,他们为刘琮的投降操控了整个局面。蔡瑁作为刘琮的舅舅,策划了刘表的废长立幼,直接让本该继承荆州的刘琦被外放,从而使刘琮成为荆州的实际领导人。蔡瑁和张允擅长指挥水军,这正是曹操急需的战力。
然而,周瑜凭借反间计成功引发了曹操的怀疑,最终这两人被曹操处死。文聘虽曾参与投降,但他并不愿再为他人效命,最终选择隐居。
而魏延、黄忠在历史上广为人知,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中,他们的事迹更是英雄辈出。实际上,他们在赤壁之战后便加入了刘备阵营。而霍峻虽然名声不显,但却是一位忠勇之士。在刘琮决定投降曹操后,霍峻毅然选择跟随刘备南下,为刘备效力。
最后一位值得提及的便是甘宁。年轻时,他以水贼身份横行江上,劫掠商船,后来投奔刘表,尽管一度未被重用,但最终他在孙权手下大放异彩。特别是在“逍遥津救主”一战中,甘宁凭借其卓越的水军战术,为孙权挽回了局面,因此他在这些猛将中无疑是最为出色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