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隆基政变成功后,为何马上除掉上官婉儿?换作是你也忍不了她
创始人
2025-09-16 14:32:55
0

汉家婕妤唐昭容,上官婉儿在诗赋方面才能卓越,历史将她与千年之境同辉。她自认为才华横溢是天生的,不愿意自愧不如女性之辈。——这是吕温对上官婉儿的高度评价。

在公元710年,也就是唐朝的景龙四年,唐中宗李显在懦弱无能中结束了他的一生,唐朝的历史再一次涌动起波澜。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起了“唐隆政变”,而作为权臣的韦皇后被杀,李隆基随之为登基铺平了道路。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风波中,除了韦皇后,还有一位女性被杀,她正是唐朝著名的上官婉儿。尽管上官婉儿在某种程度上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方的支持者,但她为何也会遭遇杀身之祸呢?

了解上官婉儿早年的经历便能够明白其背后的复杂原因。唐玄宗李隆基绝不容忍身边存在这样一个权倾朝野的女人,这注定了她的命运。

那么,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波折故事呢?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上官婉儿的传奇人生。

公元664年,上官婉儿来到了这个世界。她的父亲上官仪,是唐高宗时期的高官,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上官婉儿确实是出身名门,注定与荣华富贵为伴。然而,命运的转折在一场宫廷斗争中悄然降临。唐太宗去世后,李治继位。在他即位的次年,便将武则天纳入后宫,而她是一个充满野心的女人。

经过种种阴险手段,武则天先后成为皇后,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权势,然而这也引起了唐高宗的不满,李治于是不再掩饰,暗生废后之意。当时,给唐高宗起草诏书的正是上官婉儿的父亲,上官仪,尽管武则天最终并未被废除,但这件事情无疑留给了她深刻的记忆。

唐高宗离世后,武则天控制了朝政,她开始了有仇报仇、与其仇敌算账的计划,上官仪一家因此遭到了清算。刚出生不久的上官婉儿被迫进入掖廷,成为奴仆。在掖廷的岁月里,她的母亲给予了她严格的教育,不仅教她识字,还教授宫廷的礼仪。到了十多岁,上官婉儿已然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聪慧且才华横溢。

在677年时,年仅13岁的上官婉儿被武则天召见并考核,凭借优异的表现,她成功获得了女皇的青睐,立刻被免去奴隶身份,成为她的“贴身秘书”。随着武则天称帝,许多诏书的起草都由上官婉儿负责,凭借这种信任,她逐渐开始参与政务,权力日益增强,逐渐成为武周时期的重要人物。

《史记》中有云:“前有车,后有辙”,唐朝的诸王子均懷有做皇帝的梦想,篡权夺位的理念根深蒂固,致使政局频繁动荡。在武则天执政的后期,她因过度宠信身边的小人,李唐皇室遭到重创。最终,李显联合张柬之等人发动了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辞位,李显顺理成章地登基称帝。

作为武则天心腹的上官婉儿,在这场政变中,选择投靠李显,由此获得了唐中宗的重用。然而尽管她成为了皇帝的宠臣,但唐中宗却因性格软弱,完全被自己的皇后所控制。历史上记载,唐中宗对其妻子、妹妹、甚至女儿都感到无可奈何,这也埋下了政权不稳的隐患,而上官婉儿在其身边,自然寻觅到了良机。

在武则天的统治下,积累了众多政治经验的上官婉儿深知如何把握局势,目标明确。因此在前主的倒台后,她果断决定投靠韦皇后。她开始向韦皇后提出模仿武则天的思路,鼓励安乐公主学习太平公主的做法。权力面前,鲜有人能抵挡诱惑,韦皇后很快就被她的言辞所打动,并开始展开各种专权的布局。

韦皇后首先提出减少民众的赋税,以此笼络人心,随后又扶持武氏族人,对支持李唐的张柬之、崔玄暐等人痛下杀手。可见,韦皇后几乎是按照上官婉儿的剧本行事,使后者在唐朝中找到了立足之地。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发生了变化,太子李重俊对韦皇后的专权十分不满并试图发动政变,几乎令其得逞。

这一事件,让上官婉儿意识到留在韦皇后身边没有未来,因此她开始瞄准另一位极具实力的人物——唐中宗的妹妹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在神龙政变中行动频繁,李显赐封她为“镇国公主”,她的野心与母亲不无相似,韦皇后专权期间,太平公主暗中积攒势力。

到了唐中宗末期,太平公主的权势愈加显赫,上官婉儿于是抛弃韦皇后,投靠了太平公主。二人联手,朝堂上的权力博弈日趋白热化。公元710年,李显去世后,韦皇后掌握了朝政大权,她迅速将朝中的官员调整为自己的支持者。

尽管李显有个儿子,理论上应当由他继承帝位,但韦皇后却受到劝说,试图模仿武则天的做法,自然引起太平公主的不满。发动政变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可能一败涂地,太平公主迟迟无法下定决心。然而,当李隆基的出现给了她信心后,局势瞬息万变。

李隆基的前半生可谓波澜壮阔,他的父亲李旦虽是皇帝,却一直被武则天架空。在唐中宗李显即位后,他终于得以入朝为官,逐渐在地方上崛起。经历了武则天的篡位以及神龙政变的洗礼,李隆基心中暗生一念:“政变成功,我也可当皇帝。”在这一思想的驱动下,他找到了姑姑太平公主,乐于结成联盟。

李隆基在地方上整合了兵力,而太平公主在朝堂中也有势力。得知韦皇后图谋称帝,两人于是携手发起了“唐隆政变”。由于事先周密的准备,此次政变几乎没有受到抵抗,韦皇后及其支持者被一举铲除,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再度成为皇帝。

在唐隆政变期间,有这样一幕:上官婉儿在夜间打着灯笼迎接李隆基,并拿出她与太平公主共同草拟的遗诏,以证明她与太平公主的亲近。然而,李隆基却毫不犹豫,将她处死。或许许多人对此不解,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是盟友,而上官婉儿同样与太平公主结盟,为什么他会杀掉她呢?

实际上,这背后有深刻的考量。李隆基心中早已有皇帝之志,他发动唐隆政变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登上帝位。经由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上官婉儿一直是个玩弄权术的人。她的身影总是在武则天、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间出没,如此一来,政局自是不稳。

试想一下,哪位皇帝会容忍手下有这样的权臣,其权力随时可能被挤压?因此,可以说,上官婉儿的死亡与唐隆政变并无直接关系,而是因为她的权力斗争之路注定了她的悲惨结局。

此外,上官婉儿身为太平公主的支持者也让她处于险境。正如古语所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唯有恒久的利益。”唐隆政变中,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结成了短暂的联盟,但为了今后的权力必然要反目成仇。

事实上,李旦和李显均是较为软弱的皇帝,唐隆政变后,太平公主的势力更是水涨船高,甚至直接插手政策。李隆基之所以彷徨,是因为他清楚敌对的力量始终对他构成威胁,太平公主也不希望一位能力出众的皇帝会对她的权力构成威胁,最终昔日的合作伙伴就此决裂。

面对日益失控的朝局,李旦干脆将皇位直接传位于李隆基,这一举动完全超出了太平公主的预料。为了保全自己的势力,太平公主企图发动政变铲除李隆基,但后者迅速先发制人之计,剿灭了她的一众亲信。

到了公元713年,李隆基策划了“先天政变”案,将太平公主赐死于家中。由此可见,李隆基显然早已预测到自己与太平公主将有此一役。既然如此,何不趁早削弱她的力量?

上官婉儿作为太平公主的重要棋子,其政治手腕和影响力都十分出众,自然将来会成为李隆基登基路上的一大障碍。由此可知,与其等她成为后患,不如尽早动手解决。

总体而言,不管上官婉儿最终效忠于哪个势力,她对李隆基而言都是一大隐患。若她投靠李隆基,李隆基可能会担心她将来会重新掌控权力;若她继续效忠于太平公主,李隆基亦会畏惧她成为潜在敌人。因此,只有将其一举杀掉,才能彻底解除心头之惑。

关于上官婉儿被杀的事实,世人皆认为她是在唐隆政变中遭遇误杀,但事实确实是她在过去的权谋活动中,将自己推入了绝境。用现代的说法来说,这完全是她自作自受。

那么,对于上官婉儿的故事,您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相关内容

黄山两日游攻略及费用明细,...
黄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2025-09-16 09:05:17
江西婺源玩4天最佳行程推荐...
国庆长假即将来临,相信很多朋友都在计划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江西...
2025-09-16 09:05:02
世锦赛女子链球摘铜,张家乐...
9月15日,世锦赛女子链球决赛中,赵杰、张家乐分别以77米60、7...
2025-09-16 09:04:50
重庆旅游4天旅游路线,国庆...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我和几位好友决定前往山城重庆,开启一场为期四天的...
2025-09-16 09:04:18
原创 ...
1948年10月初,东野主力围困锦州,迫使这座城市陷入孤立。与此同...
2025-09-16 09:04:04
原创 ...
大家都知道,陈毅陈老总以性格直率著称,时常说出让人意外的惊人之语。...
2025-09-16 09:03:46
原创 ...
1946年的晋察冀裁军,成为了中国军事历史上一个充满争议的事件。很...
2025-09-16 09:03:35
原创 ...
小说里的瓦岗英雄个个身手非凡,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原型。比如“贾...
2025-09-16 09:03:33
原创 ...
在《隋唐演义》的高潮部分,李元霸凭借其横扫战场的惊人武力成为了众人...
2025-09-16 09:03:31

热门资讯

敦化公安:跑者逐风,警徽护路!... 9月13日,一场备受瞩目的马拉松比赛在敦化市激情开跑。为确保赛事安全、有序、顺利进行,敦化市公安局提...
【文化中国行】万年上山 世界稻...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水稻,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在我国浙江...
学习知行·中国式现代化丨千年瓷... 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从“陶瓷工业重镇”到“文化创意之都”,创新,成为景德镇发展的动力源泉。 “中...
尚织汉服学塾:一株花解锁宋代官... 衣服啊,自古以来就不只是御寒遮体,更像一张无声的“名片”。它无声地展示着身份、修养乃至社会地位。在中...
《大宋风华》——宋代钱币五十枚... # 《大宋风华——宋代钱币五十枚赏鉴 ## 一、引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钱币作为经济交流的媒介,不仅承...
原创 清... 自从皇太极率领清军成功入关以来,那些原本只能在偏远边疆苦苦挣扎的满洲八旗子弟,仿佛一下子飞上枝头,变...
原创 古... 在人类战争史上,战略选择始终与伦理考量交织共生。古代 “穷寇莫追” 的智慧,既包含战术理性,也蕴含对...
南博会上的馥郁茶香架起合作“茶...   19世纪中叶,英国人将中国的红茶树种带到斯里兰卡,此后红茶深受当地人喜爱,他们对“第一株锡兰茶树...
原创 他... 他是一位比朱德资历还要深厚的我军著名将领,虽然在授勋仪式上只获得了大将军衔,但作为大将的他,却享受着...
原创 清... 在一些清宫题材的影视作品和民间野史中,关于后妃侍寝的描写通常是这样的:皇帝在临睡前会翻阅后妃的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