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白登之围冒顿为何不杀刘邦?因为杀不了,背后还有复杂的政治考量
创始人
2025-09-16 13:34:18
0

当然,下面是对你提供的文章的改写版本,我保持了段落的语义不变,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丰富:

---

冒顿无法将刘邦置于死地,战场上无法夺得的东西,在谈判桌上永远也得不到。

白登之围,实际上是刘邦讨伐韩王信以及与匈奴交战的延续战役。刘邦知道匈奴势力会参战,但他没有预料到匈奴会动员出全部兵力,倾巢而出,场面极为壮观。

一开始,刘邦连连获胜,多次击败韩王信和匈奴的联军,成功夺取了晋阳(今山西太原)。随后,他继续率领军队追击叛军和匈奴军队,率先攻占了平城(今山西大同)。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高帝率军先至平城,但步兵尚未全部抵达,冒顿单于便率领精锐骑兵四十万将高帝围困于白登。七天之内,汉军内外无法相互救援补给。

最终,刘邦在距离大同城东约五公里的白登山被匈奴四十万骑兵团团围住。发现被围后,刘邦几次组织突围,但始终未能突破重围,只能被困在白登山上整整七天七夜,无法脱身。

关键时刻,刘邦采纳了谋士陈平的建议,秘密派使者送出大量礼物给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阏氏见状,便劝说冒顿说道:

“两个君主不该互相围困。若得汉地,单于也无法真正居住于此。此外,汉王还受到神灵庇护,单于应当认真思量。”

冒顿原本与韩王信的部将王黄、赵利约定了会师时间,但这两人未按约出现,冒顿怀疑他们与汉军有秘密勾结。于是采纳了阏氏的劝告,放松了包围圈的一角。

刘邦命令士兵满弓上弦,面向外侧,从冒顿松开的通道全力突围,最终与汉军主力汇合,白登之围由此解除。

到了西汉末年,学者桓谭和东汉人应劭都记载,陈平送给阏氏大量礼物之外,还绘制了美女画像,说是汉朝准备用美女进献给匈奴单于。阏氏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威胁,因而主动劝说冒顿退兵。

史书中记载,匈奴单于冒顿是杀父夺位,手段极为残忍无情,几乎没有亲情可言。传说东胡王曾向冒顿索要阏氏,冒顿毫不犹豫地将阏氏献给东胡王。

这说明阏氏在冒顿心中毫无地位。以冒顿的性格,听从一个女人的话几乎不可能。

然而,阏氏的话却确实打动了他,她说:

“两个君主不该互相围困。如今虽得汉地,单于终究不能居于其中。且汉王亦受神灵护佑,单于应深思。”

匈奴是典型的游牧民族,频繁侵袭汉地,但从未真正占据汉地,目的主要是掠夺人口和财物。匈奴协助韩王信抵抗汉朝,目的也是为了抢夺资源。

冒顿率四十万大军围攻刘邦,目的并非要杀死汉朝皇帝,而当时匈奴也无力杀死刘邦。

史书记载这场战役,汉军总计动员三十二万兵力,但刘邦亲自带领的主要是骑兵和先锋部队,具体数字未详细记载。

刘邦屯兵于白登山,正值严寒大雪天气,虽然气温极低,但水源充足,军队并不缺水,虽然粮食可能紧张,但在有水的情况下,士兵们不会很快饿死。

即使被匈奴围困,匈奴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够杀死刘邦。

首先,刘邦占据高地,身居山上,匈奴虽有四十万骑兵,但骑兵在山地作战受限,难以发挥优势。

其次,刘邦麾下皆为汉军精锐之师,都是经历多年反秦和楚汉战争锤炼出来的老兵,战斗力极强。

匈奴包围刘邦,并非就能杀死他,双方多次试图突围和攻坚,却均未能占上风,最终形成胶着对峙。

刘邦军中最大的难题其实是恶劣的天气和粮食供应的压力。

最后,如果匈奴真与刘邦硬拼,未必能占得便宜。刘邦虽主力为步兵,但装备强弓利弩,远超匈奴的武器水平,战斗力丝毫不逊色。只要刘邦能坚守山上,外围汉军很快赶来增援。

一旦全面开战,双方恐怕两败俱伤,冒顿单于是为掠夺财物而来,无意与刘邦血战到底。

刘邦虽然被层层包围,却只有拼命才有生路。

硬拼下去,匈奴无论输赢,必然损失惨重。

匈奴求财,刘邦求生。匈奴无法承担重大损失,刘邦则不在乎财物。这是白登之围得以解除的关键。

白登之围最终解除,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匈奴杀不了刘邦,前文已述,不再赘述。

第二,刘邦以财物和和亲换得脱困。

汉军引兵后退,刘敬被派往与匈奴和亲,双方订立和亲约定。刘邦脱困后即派刘敬执行这一和亲任务,且这和亲约定极可能是白登之围时谈妥的。

匈奴更看重和亲带来的财物,汉朝送公主和亲伴随大量财富,这才是匈奴最关心的。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冒顿常来侵扰代地。汉朝为此派刘敬奉送宗室女公主给单于阏氏,年年奉送棉絮、绫缎、酒米等物品,并订为昆弟以和亲,冒顿才稍微停止侵扰。

汉朝送去财物后,匈奴的抢掠行动得以暂缓。

同理,白登之围时刘邦以财物与和亲换取脱困,冒顿自然同意撤围。他出兵求财,不是来拼命。

杀死汉朝皇帝,匈奴得不到任何利益,这是双方达成协议的重要原因。

匈奴与刘邦的具体约定未公开,只有双方少数重要人物知晓。匈奴仅撤走一角包围圈,令刘邦脱困,甚至大部分匈奴军队都不清楚这一秘密。

第三,是神灵庇护。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作战前,会观察星象,月亮圆满时进攻,月亏缺时退兵。

阏氏劝说冒顿退兵时特别提到:

“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

汉王受到神灵的保护,请单于三思。

别用现代眼光看待两千多年前的人们,那时他们极为迷信这些神秘的征兆。匈奴突然退兵,很可能就是因为某种天象变化或迷信影响,比如月亮亏缺。

---

需要我帮你润色成更文艺或者正式的风格吗?还是说想加点什么特别细节?

相关内容

黄山两日游攻略及费用明细,...
黄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2025-09-16 09:05:17
江西婺源玩4天最佳行程推荐...
国庆长假即将来临,相信很多朋友都在计划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江西...
2025-09-16 09:05:02
世锦赛女子链球摘铜,张家乐...
9月15日,世锦赛女子链球决赛中,赵杰、张家乐分别以77米60、7...
2025-09-16 09:04:50
重庆旅游4天旅游路线,国庆...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我和几位好友决定前往山城重庆,开启一场为期四天的...
2025-09-16 09:04:18
原创 ...
1948年10月初,东野主力围困锦州,迫使这座城市陷入孤立。与此同...
2025-09-16 09:04:04
原创 ...
大家都知道,陈毅陈老总以性格直率著称,时常说出让人意外的惊人之语。...
2025-09-16 09:03:46
原创 ...
1946年的晋察冀裁军,成为了中国军事历史上一个充满争议的事件。很...
2025-09-16 09:03:35
原创 ...
小说里的瓦岗英雄个个身手非凡,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原型。比如“贾...
2025-09-16 09:03:33
原创 ...
在《隋唐演义》的高潮部分,李元霸凭借其横扫战场的惊人武力成为了众人...
2025-09-16 09:03:31

热门资讯

光绪银币一两:晚清货币改革的珍...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光绪银币一两(又称“光绪元宝一两”)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晚清“银两制”向“银...
原创 谭... 提到谭嗣同,大多数人对他的事迹应该都比较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与毛主席之间竟然存在着一段不为人知的...
原创 此... 在国民党军中,有一位颇为特别的人物。他是国民党五虎上将之一,位高权重,资历深厚,但他的军事才能却常常...
原创 朱... 嘿哟,今儿咱得好好唠唠天津这地界儿!您可能天天听人说 “天津卫”,可知道这地儿的名字咋来的?跟明朝那...
原创 消... 马抗:从蜀汉将领到亚美尼亚国王的传奇一生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许多名将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国家英勇作战...
原创 李... 李嗣源:一个被忽视的权谋卓越的皇帝,文盲却成功执掌江山八年 李嗣源的传奇故事,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
原创 横... 说到蒙古汗国和大元王朝,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元太祖圣武皇帝成吉思汗铁木真、元太宗英文皇帝窝阔...
原创 苏... 阅读此文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今后可以持续接收到类似文章,同时也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
溥仪退位后,大量被遣散的宫女却... 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大量被遣散的宫女无人愿意娶,溥仪道出其中真相,这其中又有怎样的辛酸故事呢? 溥仪...
原创 典... 当宛城的血色浸染黎明,典韦拄着双戟战死的画面成了冷兵器时代的暴力美学标本。《三国志》里他身中数十创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