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纷纷扰扰的乱世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豪杰和才子佳人,他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书写出一段段辉煌的历史篇章,给后人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常山赵子龙在长坂坡上七进七出,义无反顾地救出年幼的少主;关羽为了蜀汉拓展新领地,过五关斩六将,威震敌军;而诸葛亮则为蜀汉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忠勇与智慧兼备的人物,令后世无不动容敬佩。
然而,除了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之外,还有一位关键人物,他可以说是东汉末年乱局的开启者——汉献帝刘协。可惜,他的存在十分微弱,在这群星璀璨的乱世中显得格外不起眼。尽管如此,他的人生中曾因两句关键话语引起周围人的注意,甚至让权势滔天的曹操为之震惊。刘协到底说了什么?
险些胎死腹中
探究刘协的命运,先得从他的身世说起。他的父亲是汉灵帝刘宏,生母王美人出身官宦之家,自幼才学兼备,不仅长相秀丽,而且学识渊博,可谓内外兼修。难怪汉灵帝对她宠爱有加,宠爱之情绵延多年。然而,皇后何氏心生嫉妒,何皇后出身乡野,性格多疑且妒忌心重。王美人深知宫中险恶,怀孕时刻意守口如瓶,担心宫廷争斗会让自己命丧黄泉,甚至偷偷服用了堕胎药,想要保全自己性命,但最终未能如愿,刘协还是出生了。
生母早逝
刘协的降生本应是一件喜庆之事,但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却让这份喜悦变得复杂。汉灵帝对这个儿子宠爱有加,但何皇后眼见王美人母子安然无恙,心中的妒火越烧越旺。她暗中收买了王美人身边的人,在她的饭菜中下毒,年纪轻轻的王美人香消玉殒。汉灵帝得知真相后震怒不已,然而朝中大臣纷纷替何皇后求情,毕竟她是皇帝的正室。无奈之下,汉灵帝只能压下这件事,表面上息事宁人。
王美人去世后,按理刘协应归何皇后抚养,但汉灵帝念及前因,便将刘协交托给了董太后照料,从此,刘协开始与董氏一族亲近。
汉灵帝去世后,刘辩在何进的支持下继位为帝。然而,皇位尚未稳固,朝中便爆发了“十常侍之乱”,宦官们带着年幼的刘辩和刘协四处逃难。恰逢此时,董卓入宫掌权,刘辩和刘协的命运也随之改变。董卓看重在董太后身边长大的刘协,遂废黜刘辩,立刘协为汉献帝,从此,刘协的悲惨人生正式展开。
董卓挟“他”以令诸侯
刘协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却成了董卓手中的棋子。董卓借助他的名义在洛阳城横行霸道,残害百姓,引发了诸侯起兵讨伐。然而董卓军事实力强大,诸侯们一时难以撼动其根基。直到初平三年,董卓义子吕布因争夺美女貂蝉,背叛董卓将其杀死。董卓死后,刘协失去了靠山,李傕、郭汜等人趁机掌控了皇帝,刘协再度沦为任人摆布的工具。
曹操接掌权柄,继续挟持皇帝
进入建安时期,曹操掌握大权,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将刘协迎回洛阳。然而,曹操心怀野心,实际上与董卓无异,刘协的处境依然险恶。刘协与董卓有一定感情纽带,因为他自幼在董太后宫中长大,对董氏一族有几分亲近。然而,他与曹操相处时便格外拘谨,毕竟他只是曹操手中一枚可以随时更换的“棋子”。
日复一日,刘协心中愈发苦闷,他终于鼓起勇气对曹操说:“若你真心助我,请待我好些;若不愿让我身居人臣,还请赐我自由。”此言一出,曹操震惊不已,没想到这个傀儡皇帝竟有如此清醒的觉悟。
曹操心怀疑虑,暗中严密监视刘协身边的人,生怕有人动了反心。果不其然,刘协的皇后为求自由与安全,密谋联合父亲起兵推翻曹操,改变皇帝和她自己的命运。作为一国之主,受尽桎梏,刘协的皇后早已忍无可忍。
中年丧妻
然而,这场叛变计划尚未实施,便被曹操探知。曹操怒不可遏,下令将刘协的皇后及其家族全部诛杀。
皇后临死前苦苦哀求刘协为她伸冤,但刘协如同泥菩萨过江,已无力回天,只能含泪留下“孤亦不知命留几时”这句话。可叹汉献帝,连最亲近的妻子都护不住,又怎能谈得上统治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