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1年,吴安良便开始担任王近山的警卫员,伴随他左右。随后,他逐渐晋升为警卫连长、营长以及参谋。长时间的朝夕相处中,吴安良心中对王近山这位首长,有着怎样的评价和感受呢?
1942年,王近山被任命为129师386旅旅长,同时兼任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那时,吴安良担任司令部的警卫班长。正值抗战最为艰难的时期,日本侵略者发起了大规模的“扫荡”行动,加上罕见的严重干旱,战士们的生活异常艰苦。
有一天,王近山开完会回来,带来了中共中央传达的12字方针:“增加生产,改善生活,准备反攻”。为了保证物资储备,经过与几位领导的讨论,决定要求每名战士交出30斤晒干的野菜。此后,战士们只要有空闲时间,便四处挖掘野菜,连王近山也亲自参与其中。
作为警卫班长的吴安良劝说王近山:“首长,您日理万机,不必劳烦自己去挖了,我们警卫班的人多挖一点,帮您完成任务。”但王近山却坚持说:“我就是我,别人是别人,这怎么能一样呢?”
一次,一位团长来向王近山汇报工作,得知司令员亲自下地挖野菜,便被带到田间。团长表示:“战士们带点野菜给您就够了,何必亲自下场?”王近山听后脸色骤变,严厉批评道:“生产度荒是大事,领导怎能只让手下去做,而自己不带头?”这让那位团长羞愧地低下头。
不久的一次大会上,负责挖野菜的管理员郑重宣布:“我们的司令员和政委都亲自下地干活,有些参谋却不闻不问,难道他们的工作比首长还忙吗?”在王近山的带领下,机关的挖野菜任务提前完成。
除了挖野菜,每人还需完成三筐粪肥的积攒任务。那时粪肥主要是毛驴或骡子的粪便,大家都得早起抢着去拾,因为晚了就被别人抢光。王近山每天一大早便挎着筐子去拾粪,即便冬天寒冷,冻住的粪便也会用手一点一点抠起来,毫不含糊。
抗战进入中期,环境越发艰苦,有些同志对抗战前途产生了迷茫和悲观的情绪。一次会议上,指导员在警卫班中讲道:“同志们都是革命的本钱,以后还要带兵打仗。”吴安良却愤愤不平地说:“等轮到我们当干部的时候,恐怕人都死得差不多了!”
恰巧,王近山路过门外,听见这话停下脚步,问道:“安良,你刚才说什么?”吴安良低头不语。听完指导员的汇报后,王近山走进屋,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道:“你们只看到眼前的困难,却看不到胜利的曙光!如今的条件比起红军长征时期好了多少倍!”他肯定了指导员的讲话,强调未来大家都要成为干部,这不是个人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
王近山谈到自己当初参加革命时,是为了穷人翻身,从未想过当官做干部。后来革命需要,他也只能服从安排,担任干部。回忆自己从红军93师师长降级到八路军772团副团长的经历,曾感到面子受损,但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服从革命大局。
这番谈话给吴安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升任警卫连长,去见王近山时,首长打趣道:“连长大人,人都死得差不多了吧!”吴安良连忙检讨:“首长您还记得我以前说的落后话,那时我只是小孩子,不懂事!”再后来,吴安良当上营长,王近山又调侃:“营长大人,现在人死得更多了吧!”吴安良脸红心虚,只能连声道歉:“首长,我以后不说怪话了,您也别再提了,好吗?”从此,这事就成了两人之间的玩笑。
上党战役结束后,党中央决定从部分部队抽调干部去东北支援。386旅被指派组建一个团的骨干干部班子。由于386旅在战役中伤亡不少,且部队需扩编,干部部门不舍得放走精干人员。对此,王近山说:“不要有本位主义。”他和政委商议后,决定派出强有力的干部。
王近山召集一位主力团团长,要求他率先做好榜样。团长当即表示会选最优秀的干部。然而送来的名单中,有一名副营长的表现却不理想——执行任务不坚决,打击敌人总是敷衍了事。王近山当即要求团长退回此人:“我要的是能打胜仗的好干部,不是那种赶羊打狗的!”
事实上,王近山为支援兄弟部队输送了许多优秀干部,他总是以大局为重。有人感叹:“首长真大方。”王近山平静回应:“革命在发展,干部是我们的本钱,军队越强大,我越高兴!”
有一次发放副食品时,警卫班被司务长疏忽漏发,吴安良当场与指导员争吵。指导员解释说这是司务长的失误,保证以后注意。吴安良仍执拗地说:“不管怎样,总是漏我们。”争吵中他说了不少难听的话。
事后,王近山批评了他,吴安良不服气反驳:“我也是为了班里争东西嘛!”王近山问:“就为了这点小东西?把我的分给你们吃好了!”吴安良嘴里嘟囔着,王近山火冒三丈,差点要处分他,幸好指导员出面说情,才未处罚。
不久,王近山找吴安良谈话,严肃教育他:“对政工干部要尊重,不该吵架骂人。在张国焘路线时期,这样是要被枪毙的!”
多年跟随王近山,吴安良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经历极大地帮助了他日后在军队中的职务晋升和思想成长。
冰点历史每天更新精彩的历史文章,期待您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