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语义不变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整体字数控制在原文左右。
---
杨广曾将两个犯错之人贬为奴隶,并赏赐给别人使用,而这两个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其中一人最终亲手杀死了杨广,另一个则因立功帮助建立了唐朝。让我们来详细了解这两位人物,他们经历了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
第一位: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原姓破野头,显然是一个鲜卑族的姓氏。他是宇文述的长子,宇文述是隋朝左卫大将军,凭借父亲的威望,宇文化及得以进入朝廷,成为千牛备身,后来更受晋王杨广器重,始终在其身边保护左右。按理说,拥有这样的背景,前途本该光明无限。但宇文化及性格极端多变,喜怒无常且为人阴险凶残。他仗着家势,在长安这座繁华京城里骑马横行无忌,常带着一群家仆张扬跋扈,因而被人称为“轻薄公子”,这称号就像现代某些“富二代”在街头开着豪车横冲直撞一样,形象十分负面。
杨广对他极其信任,令他屡次贪污受贿,但每次犯事都能轻易免职复用,导致他养成了肆无忌惮的坏习惯。他的弟弟还娶了杨广的长公主,这让他更加狂妄自大,胆大包天。更离谱的是,他私下与突厥人走私贸易,类似今天的跨国非法交易。当时,杨广巡游至榆林时,因他行为过激被杨广怒斥囚禁,回京后杨广打算处死他,幸亏南阳公主出面求情,才免于一死,却被降为奴隶,沦为父亲宇文述的仆人。此罪名堪称史上罕见。
宇文述去世后,他又被重用,官拜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仍旧目中无人,时常辱骂官员,得罪了不少权贵。这与他弟弟嫁入皇室,获得皇亲身份不无关系,他因此变得更加嚣张跋扈。
公元616年,杨广在江都巡游时,被李密截断去路,久迟不归。军队中万余骁果军因思乡心切,有人密谋叛逃。司马德戡是这支军队的首领,肩负保护杨广安全之责。司马德戡原本无意造反,只想抢点财物。宇文化及与弟弟宇文智及合谋,劝说司马德戡不要小打小闹,趁乱立功,掌握禁军权力,趁着天下大乱做一番大事业。经过一番讨论,最终推选性格冲动、无畏的宇文化及为首领。起初,他也被吓得惊慌失措,后才坚定决心发动叛乱。
618年,司马德戡率骁果军从玄武门进入宫中,裴虔通和元礼抓住藏在巷子里的杨广。宇文化及下令令狐行达将杨广勒死。皇宫内大批皇室宗亲与外戚被屠戮殆尽,只留下杨浩,并被拥立为傀儡皇帝。
宇文化及军队西归途中,在徐州抢劫了约2000辆车马。因长途跋涉加上身披铠甲、手持武器,士兵疲惫不堪,军心涣散。大臣司马德戡、赵行枢及大将陈伯图等人先后密谋杀掉宇文化及,却均被他发现并杀死。
不久,宇文化及被李密击败,知大势已去,愤怒杀死傀儡皇帝,自立为帝,国号“许”,建立政权。随后,他遭李神通和窦建德夹击,一路败退逃至齐州。齐州王薄将敌军引入城中,宇文化及被擒获。被押往河间后,窦建德列举他弑君滥杀无辜的罪行,斩首其及两个儿子。
背后的突厥势力痛恨宇文化及,将其头颅献给义成公主,悬挂于突厥王庭,成为羞辱的象征。
---
第二位:钱九陇
钱九陇的一生跌宕起伏,生于公元573年,北周时期,原名永业,籍贯浙江湖州长城县(今长兴县),是大唐开国功臣,著名武将。
钱九陇的父亲是裨将,曾效力吴明彻,兵败后投降北周。杨坚建立隋朝后,钱九陇继承了父亲爵位。不幸的是,他因犯错被除籍,沦为奴隶,且被赏赐给别人,这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他被送给李渊做奴仆,专门服侍李渊,相当于贴身侍卫。
钱九陇技艺高超,善于骑射,英勇无畏,常伴李渊左右,保护他的安全。隋末动乱时,李渊于晋阳起兵反隋,钱九陇在其中立下战功,虽具体事迹不详,但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官拜左监门中郎将。
唐朝建立后,因屡立战功,李渊赐名钱瓛,字贵璋。随军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多方势力,战绩赫赫,累封郇国公。
钱九陇的勇武可见一斑:从未半途阵亡,且死后谥号为“勇”,这是极高的评价,表明他武艺非凡,忠诚无比。
武德七年,杨文干叛乱,李渊派钱九陇与杨师道平定。武德八年,为防御突厥入侵,复置关中十二军,钱九陇被任命为苑游将军。史书中还记载他辅佐李建成讨伐顽敌刘黑闼,战功显赫。随李世民平定洛阳时,助其擒获窦建德,表现勇猛非凡。
钱九陇是否参与玄武门之变史料无明确记载,但变后他被调任眉州刺史,且官至右监门卫大将军。贞观十二年改封巢国公,十九年去世,享年七十三。
---
总结:
杨广的死亡与隋朝的覆灭,与宇文化及和钱九陇这两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宇文化及亲手杀了杨广,而钱九陇则间接促成唐朝的建立。钱九陇曾是李渊的奴仆,靠着过人的能力和勇武一路晋升为国公。他在玄武门之变及李承乾谋反案中未被牵连,体现其精明处事,最终善终。他的后代钱镠更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开国皇帝。
宇文化及则是一个典型的浪荡子,因家族权势而嚣张跋扈,最终在弟弟的陷害下走上叛乱之路,经历短暂的皇帝梦,却被多方势力围剿,结局凄惨。
值得一提的是,《娘子军》中马三宝同样出身奴仆,对唐朝的建立贡献良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
这样改写,你觉得如何?需要调整或者再增加什么细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