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南山(组章)
新疆 秦一
一
在六月,南山是乌鲁木齐的封皮,山峰上的雪及地下绿色的胎痕,在一张宣纸上泼墨。南山在坦荡和尘世之外,试着拥有一切,接受一座山在阳光之上刻意为自己带来满树浓荫与桃红柳绿。
一场热浪下,人们都喜欢躲在南山下翻书,心情不好也不坏,一年四季都是一种恒态。我很享受这块水草丰美的地方。春天来时,草原一夜之间长满了绿色。绿色像披风,一下子爬到了山尖。成群、成片、单只的牛羊很情愿地啃着嫩草,日光、雨水、撒落在南山,从山脚到山顶接力般地响起起牛羊的呼喊。
二
这时,南山像铺开的一张地图,上北下南,右东左西。
草原一年四季都在变化,地图也在变化。绿色表示平原,红色象征荒芜的土地,土黄色则代表草木稀少的丘陵,银色被冠作雪山。有时候骆驼沿着绵延起伏的山峦跋涉,两座驼峰之间驮着一个个移动的毡房。
看不到牛羊的地方就是地图的边界,没有草的地方也是地图的边缘。
三
我喜欢低头翻阅地图,到处寻找草甸、小溪和山上凸显的瀑布。金黄色的草原、洁白的毡房、红顶的别墅,积木般有序地搭配在一起。有时在阳光下、有时在落雪中,有时又在落日下。
在南山阳光很湿、很潮、很静、很懒,处处散发着牛粪味,炊烟一点点升起,悠闲地飘散。夜晚原星空很低,就像在我头的顶端,我从毡房伸出手可以摸到星星。
四
踏入南山,就像打开了一幅地图,唤醒了我的愉悦、兴奋和畅想。原野被风吹着,草木翻动着,显露出远处村庄的白云、河流和远山。
在我起身要离开的时候,我多么害怕将这幅地图揉皱,地图上的一草一木都仿佛是我的珍馐。我想把这幅地图折叠起来,袖珍地放进背囊,我想像蜜蜂,始终围着青山绿水环游。在南山以南,我想还有一副没有被打开的地图••••••
一片晴好之后,阳光下的世界有多大,南山的章节就有多出彩动人,南山远处的博格达峰总让我产生骄阳看雪的喟叹。
南山的雨
一
雨是温凉的大使。在云峰和峡谷间来回奔波,自顾自的陶醉。
看不到阳光的时候,雨正好被用来排遣寂寞。清新洒落一片,除了让庄稼成熟之外,还让山村及漫山遍野的牛羊和马匹浸润在云雾曼妙之中,我的诗句也在南山的雨中着色。
二
雨的叮咛延展于南山,用分明的四季交换名片。于是越来越多的惊喜蜂拥而上,直至把南山挤进起起伏伏和摇晃的清冽中。
南山经过雨水的洗礼 以绿色为标尺,漫山遍野地丈量着南山。就这样一直看好南山的风景,找到的一种感觉无法比拟。一场雨如一个微笑中,悄然一语,就能俘获我的心。
雨声构建的帘幕,打湿南山的轮廓,在一草一木上含情脉脉,历久弥新。雨的舌苔噙满绿色,且接近人性。雨声滴入耳鼓,听雨、躲雨都不是急迫的事,目光之上只为营造一种意境——永恒的绿色。
三
在南山念及果实留下的踪迹,令所有人面对凉爽的世界,及这世界生长着的一切。
从眼前插向云峰的南山,留下一座博格达峰照耀头顶的雨。
只想说,如果没有雨,我的行囊和暂歇的驿站就少了一些云雾缭绕的情调。
一匹马牵引的南山
一匹马牵引的南山,在乎日出日落的遐想,以奔跑的绿,止步于滚动的波浪。
草页上随意坍塌的露水,扑面而来的湿气,轻盈得如一张纸片,便成为风雨之后,噙着泪水的蓝调子深情。阳光在夜间蒸发成响动的月光,移动的步履,或蹲或站、或亮或暗,都让南山挑选的每一个动态的词语富有韵味。
六月在南山,最大限度地翻动所有草甸。自西向东或者自东向西,风和雨在草原齐刷刷的亮相,混入牛羊羊群,或者唤醒牧道,显露湿润的绿色或者蔚蓝的天空。
一片天然浑成的自然景观,一个鲜活自然的生活场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村落、民宿、层楼、大道、小径、麦田、大棚、影院、咖啡馆、酒肆、街巷、寺院、庙观,厚重天然,和谐有致,错落相处,环映成趣,相得益彰。
生活的浓缩版。遇见南山,享受天堂。
在南山,雨和雪的根须,在草木的皮肤上附带种子的作用。而在视线之内大片麦地与天空正好是一对,举手投足间,摇晃旷野与开阔,随之一跃的目光接近蔚蓝。母腹般的南山,佑佐眼睛到心间的距离,履雪的额头始终撮合一地不变质的热忱,正如此之近地融入我的眼眸没有例外。
一匹马渐行渐远,牧人翻越山脊的时候,敞亮在一片云翳之上。风起草涌,我的目光也被牧放,随着牛羊走向远方。
六月的达坂城
一
古城墙上的钟声,把一尊塑像留在云中。一场场风,摇晃不知方向感的草地,把一块湿地吹成一座摇篮,并开始向我灌输稀疏的阴凉。空旷之上的树冠喧哗之间,直接把六月揽入我的怀中。
以幻觉牵动的烽燧,撕碎古镇与角楼之上的烈日。煮沸的石头、负重的云朵与擦肩而过的雷声,时常在夜晚唤醒内心的时光,在风中播下的麦子侧着身子,被沉甸甸地摇晃起来。
二
风的故乡,奔跑的树枝甩动长发。以一种鸟的形状复制城堡,到达新的版图。
古镇张开胸怀,装进一片迁徙的云朵,也叩醒斜长的柳树,绵延百里之外的驿站。一座城堡渗透着众多工匠的心血,并将蓝色民谣和手工饰品,打造得琳琅满目。
三
你用沾酒的手势,烹调出欢快,满城的石头都是五线谱。
在湿地中央的眺望楼上,大风和歌声讲述的故事,无法舍去一个黑胡子老人吟唱的细节。小镇与一首歌是孪生姐妹。我愿意回到小鸟一般的青春,一直打探一位好姑娘的名字。
四
记住了长满古镇的石头、劲道的面食、城墙上的三角旗,最后烙印在我的心中的歌声,不止一次亮出嗓子,砸醒月光一片。
給遐想留下一线天,匆匆的造访者,在夜晚擦亮一枚火种,与一个人的名字在篝火上明灭,与一首歌拥抱的城堡,就不会寂寂无声和沉落······
作者简介:秦一,本名:秦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兵团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中国文艺家》《星星》《绿风》诗刊,《散文诗》《散文诗世界》《散文诗人》《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散文诗精选》《西部》《绿洲》《青海湖》《新疆文学》《中国诗歌》《中国诗歌网》等杂志报刊网络平台。有作品入选《中国当代百家散文诗精选》《2021中国魂·散文诗百家精选》《中国当代汉诗1000首》《中国当代诗人档案·典藏版》《华南诗歌年鉴》《中国现代千家诗选》等;获第四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二等奖,第七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最佳散文奖。著有个人诗集《在那并不遥远的地方》散文诗集《端详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