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菲猫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你无法打败你的敌人,那么你就加入他们。” 在当今体育和电子竞技界,类似的“奇招”并不罕见。然而,许多人或许并不知晓,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更为著名的“骚操作”:那就是在1954年,苏联官方提出申请加入北约的事件。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访问美国时,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他那激动人心的“铁幕演说”,这标志着冷战的开端。丘吉尔在演讲中谈及了占领区之间的紧张局势,警告西方国家要警惕苏联的扩张主义。
次年7月,美国开始推行“马歇尔计划”,通过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西欧各国提供了高达131.5亿美元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援助。这笔巨额援助无疑是为了刺激欧洲的经济复苏,但在中国古话“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的原则下,西欧各国也必须展现出相应的合作意愿。因此,在1949年4月,美、法、英等国共同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即如今人们熟知的北约。
美国的这一举动显然让苏联感到愤怒与不快,迅速对北约的成立提出了强烈反对。然而,苏联人的反对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反而促使希腊和土耳其随后获得了加入北约的邀请。如此一来,考虑到北约各国的强大实力,苏联显然无法独自应对这种局面,单凭自身的力量,发动战争是不可行的。那么,苏联该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呢?
正如俗话所说的“你有你的计策,我有我的方法”,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想到了一个激进的思路:既然无法在战场上取胜,不如直接申请加入对方的组织。于是,在1954年,苏联向北约递交了一份正式的申请书,明确表达了希望加入北约的意图。他们的理由也相当简单,认为既然北约的存在是为了防范自己,那么加入北约之后就能消除这种敌对的状态。
这个想法实在是令人拍手称快,仿佛是对敌人施加了一种超乎寻常的讽刺。那么,美国对此有何回应呢?虽然美国并不是那么容易被迷惑,但苏联的这一“骚操作”也确实让美国感到措手不及,一时间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拒绝理由,最终只能干脆地回应称苏联的申请“缺乏现实意义,没必要讨论”,然后正式拒绝了苏联的请求。
既然主动加入北约被拒绝,苏联随即便不再客气,决定在东欧国家中拉拢盟友,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开始加大与西方的对抗力度。因此,随着两大阵营间的对抗加剧,双方的紧张关系提升到危险的程度,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危机,险些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事实上,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也屡次尝试申请加入北约,但每一次都遭到无情拒绝。尽管俄罗斯的加盟请求被拒绝,然而先前苏联的一些加盟国,如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却成功被邀请加入北约。那么,为何俄罗斯的申请屡屡落空?如果当时俄罗斯入驻北约,今日的俄乌战争是否能够避免呢?可惜,答案显而易见是个否定的。
至于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需要在欧洲塑造一个强大的对手,而这个角色从苏联演变为现代的俄罗斯。假如敌人被消灭,外部威胁也随之消失,那么这种情况将让现有的军事同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重组困境。